文学网 > 武侠:东邪门徒 > 第58章 牛家村

第58章 牛家村


远远便看到一段砖石城墙从地平线尽头现出形貌,巍然高耸、雄厚方正,端的是大城气象。不过细看之下就能发现,那些砖石颇多残缺断裂,偶有烟熏火燎的迹象,诉说着曾在这里发生过的大战。

  白告策马驶近,发现这城池守备森严,城门处一名将官领着两列士兵,都是披甲带刀,挨个儿盘问进出人员。城墙上更有张弓搭箭、巡逻守卫的士兵不知凡几。

  白告虽是单人单骑前来,这些守城将士仍不敢掉以轻心,老远便将他拦下,非得要他出示通行文牒。

  白告莫名其妙。他这些时日沿途进出宁波、上虞、余姚、绍兴等大小城池,都是顺顺利利,也从未听说过需要劳什子文牒证明。

  守城兵士也是无奈,好声好气地详加解释:原来前面几个月清军大举南下,杭州城中竟也有些变节者担当内应。

  这些间谍细作虽最终未能成事,但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战事一停,崇祯皇帝便即下令,要求户部和京营商讨定制专门的通行凭证,严控时限、限量发放。此后进出杭州城的人无论是谁,都需严加盘查凭借证明方可通行。

  清军退兵是在清明节后,崇祯颁下这道旨意后,户部抓紧印制各类证书,内阁诸臣又讨论了各类细节事宜,譬如远行回城领不到证的、临时进出京城的、来往行商镖队等等,对不同人群该当如何处置,谁来牵头管理……就这么扯了许久的皮,终于才正式实行“门禁”政策。

  算起来,也不过四天前的事情。

   一边听着,白告暗自左右张望观察,见城门口确实立着“凭证通行”的官府告示,又见这短短时间,更还有好几拨人被拦在城门之外,大到十数人的商队,小到白告这样的孤身客,全然没有通融之处,显然将士们执行命令极严。

   遇此情形,白告也甚是无奈,好在他此行到杭州也没什么要事,既然不能进城,这便翻身上马准备离去。

  守城的那位士兵也是心善,眼见天色不早了,多嘱咐了一句:“小兄弟,你这样临时进出被拦住的还很多。今日进不到城没关系,从这儿北上走十里路,一直到钱塘江边,有个牛家村——你可以在那里歇息一晚,等到了明儿辰时,自有户部的官员到村子上,向大家问明细节,办理临时通行文书。不耽搁事儿的。”

  白告听得心头一动:杭州城郊牛家村,那不是郭靖和杨康的祖居吗?《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序幕正由此而拉开——那倒是可以去看一看。

  于是他抱拳道了声谢,催马朝北而去。

        骏马奔驰,十多里路也不过瞬息。白告很快听到大江奔流的声音,接着就看到宽阔的钱塘江水浩浩荡荡,往东奔流向海洋。

  而在大江拐弯之处,种植着成片的乌柏树,树丛掩映下,隐然便有一处村落,竟是占地颇广、规模甚大,几乎成了一处小城。白告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方向,策马奔到近处,却见官道上立了一块石头牌坊,中间横额上正刻着“牛家村”三个大字。

  此时已近黄昏,斜阳残照之下,牌坊后的村落屋舍林立,炊烟袅袅、灯火通明,许多屋舍前都栓了马匹,有几间大屋子前还停放着马车,聚拢了一些商队镖行打扮的人,谈笑喧嚣之声甚至盖过奔腾江水的轰鸣,遥遥传到耳中。

  此间,竟到处都是一副繁华盛景。

  白告心头好奇得紧,骑着马左顾右盼,却又被几名衙役模样的人给拦住了。

  “下马,下马!前面人多,牵好马匹!注意安全!”为首的衙役粗着嗓子吼道。白告赶紧翻身下马,他又继续喊道——

  “前村的房舍已经住满了,要住宿请到后村居民家中,价格可以自行商量。村后土地庙里可以打通铺,五十文一晚;明早辰时户部的大人来办理临时入城文书,想要办得快点儿的,可以交五十文铜板先排个队……”

  “对了,郭靖大侠故居就在村子中央的松树广场,你一直往里走,看到两棵大松树的地方就是,故居那间屋子门口有京营的士兵把守——不过郭大侠故居现在已经闭门,想要参观的话也是明儿辰时开门,也是五十文铜板。”

  眼前这衙役头子脸有疲色、目带血丝,却连珠炮般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显然对这些台词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不知说过多少遍。这真是个敬业的人,若放到21世纪,或许也是做导游的好材料。

  白告谢过了他,牵着马向村落深处行去,脸上的表情不禁精彩又复杂——

  郭靖故居什么的……没想到现今这时代已经兴起旅游业了,还设立了官方景点……

  走了没多久,果然见到了两株硕大粗壮的松树,松树周围一片宽敞平地,形成了个天然的活动广场。不过,现在松树下聚集了许多人,男男女女,带着十多二十个小孩,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书生说话。

  白告就近找了一棵树,将马儿栓在树干上,好奇地走上前,却见那书生右手两片木板碰得哒哒有声,左手一根竹棒,时不时敲击着面前一张木鼓。原来是个酒馆茶肆里常见的说书人。

  这时那说书人边唱边说,正讲到:“郭大侠雄姿英发、张弓搭箭,竟是凭着一根箭矢,硬生生射下来两只凶猛雄健的黑雕。饶是蒙古人身强体壮、弓马娴熟,也对其惊为天人。”

  原来这说的也是郭靖的故事!

  白告左右打量,就在两棵松树的另一侧,几间破旧茅草屋前果然有兵士在严加把守,屋前还立着一块石碑。昏黑天色下看不清石碑上的字,估计是“郭大侠故居”之类的没跑了。

  他是真没想到,郭靖竟然在这杭州区域有如此崇高的声望,竟是带动起一片产业来。也不知郭靖黄蓉夫妇俩是否清楚这里的情况。

  此刻左右无事,白告便挤入人群,一起听起来。郭靖的这些事迹他当然是了然于胸的,但此刻听人以说书的方式讲解出来,那到又是另一番滋味。

  这是说书人已快将“蒙古射雕”这一段讲完了——

  “那鞑子大王成吉思汗当即欢喜,送给郭大侠一柄金刀,又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因此郭大侠就有了‘金刀驸马’的称号。但郭大侠最令世人钦佩之处也正在于此,他心系汉室,始终记得自己身上流淌着我汉族血脉,于是放着一辈子荣华富贵不享,放着好好的驸马爷不做,来帮助咱大宋大明镇守河山!”

  “天生郭大侠,正是我汉家百姓之福也!——好了,今天……”

  话讲到这里,按惯例该是说一番结束语,拿起木盘子团转行礼,收取一些过生活的铜板钱。哪知这时人群中忽然响起个小姑娘的声音,打断了说书先生:“不对,你说得不对!”

  众人一惊之下,都向发声处张望去,借着夕阳余晖和附近灯火,却见是一个清雅秀丽的小少女,身上穿着淡黄色袄子,颈项上挂着一串明珠。那些明珠个顶个的大,戴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却没流露出半点庸俗,只显出一份与生俱来的贵气。

  许多人一看到她难以移开视线,心头不由得生出自惭形秽的感慨,暗想:这么出众的少女,是什么时候来的?刚才怎么竟没有发现?她又怎么会跟大家同样挤在这小村子里……

  那说书文生也是稍一愣神,皱起眉头问道:“这位小姑娘,不知鄙人刚才所说有哪里不对?难道郭大侠不是为国为民,放弃了蒙古国驸马之位?”

  “嗯,这些倒是基本都对……虽然也还有些细节差异……”少女完全不理会周围人灼热的目光,笑着回答起来,仿佛真在探讨问题一般,“我是说‘金刀驸马’的由来,你搞错啦——那才不是射雕儿获封的呢!”

  她声音清脆,众人听在耳中都觉舒服,只盼望她再多说几句。说书人却更惦记着自家的饭碗儿,连声追问道:“哦?那不知这‘金刀驸马’之称是从何而来的呢?”

  郭大侠的故事是说书先生背记过许久、讲过许多遍的东西,他不断练习,就为了能在这“郭大侠故居”谋个位置、混口饭吃。倘若真被人指正出来是错误的,那他今后还好不好意思在这儿讨生活了?

  黄袄少女微一沉吟,说道:“数十年前,铁木真快要一统蒙古各部的时候,草原大巫祝突然降下预言,大意是说:草原的王必要得到金刀,金刀襄助之日则成王,金刀背弃之时则身死。”

  “那时铁木真还不是成吉思汗,他正与宿敌王罕以及草原乃蛮部打得难解难分、战事焦灼,闻听大巫祝之言,便对一众亲信传下号令,谁要是找到了金刀,必定大有重赏。”

  松树下众人面面相觑,大都觉得这小丫头容颜乖巧、声音好听,可怎么脑子似乎不好使。这种无稽传言也相信?


  (https://www.50331.cc/chapter/45236152/9576964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