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76章 第76章

第76章 第76章


杜绵绵听得丈夫的话,  她轻轻摇一摇头。对于外头的流言扉语杜绵绵听入耳中,她当然知道不堪入耳。司徒氏一族的人,  有许多没占着便宜的自然是传着小话,  都是编排出好些个版本。官府的辟谣,想让民间的普通人相信的话有一点难。主要是大家伙更加相信弱势的一方。

        在杜绵绵瞧来,颇是我弱我有理。

        “咱们将要离开江南,  这等事情按说本来可以不理会。只是咱们这一支司徒氏的祖坟在此。四郎,  你总要想法子去一去流言扉语,三人成虎,众口烁金。我不想咱们这一支在江南祖地还留一个坏名声。”杜绵绵是在提醒丈夫,  有些事情应该做时,那就不能手软。

        “是啊,  咱们退不得,总不能给儿孙辈留一下坏名声在祖地。”司徒弘光听懂妻子的话中深意。三人成虎,众口烁金。古往今来,这等事情不曾少见。

        “我会好好安排的。”司徒弘光肯定的回一话。

        “咱们在京都有书铺,  有茶楼,  有说书人。四郎,  何不让外头人听几出戏曲,  知道一下这一桩过继之事的背后往事。”杜绵绵在提点。

        “对,  我倒忘记这一出。戏曲传唱广,  说出人来一段精彩曲折的故事。咱们得给淮水府治下的百姓一些新鲜的传闻。”司徒弘光来了兴趣。

        他的目光是望着妻子,司徒弘光相信妻子提这一话,妻子已经有一些准备。

        果然不出司徒弘光的预料。这时候杜绵绵是笑着提一话。

        “我提前写过一段故事,  能给说书人用一用。至于写戏曲,  如今也有一份初稿,  不若请四郎与我一道修订一回。”杜绵绵与丈夫的兴趣爱好相同。二人这等时候自然也是要一起参加,  这等事情里最值得深究的就是荣誉感。

        司徒弘光听着妻子的话,他是答应下来。

        又过几日,在银子开道,在司徒弘光自己发钱请人说书,请人唱曲后。淮水府治下,一时间兴起一段新的戏曲与故事。这一折故事说的表面上跟司徒家分宗的事情无关。

        可暗却是处处引喻。这等若引若现的法子,在淮水府是引得不少人听一个热闹。有了热闹瞧,自然就有了传唱度。

        司徒氏的老族长得从儿子听中知道这一样一出新戏后,他是连连叹气。

        “这事情能不能压一压。”老族长与儿子商量一回。

        “广德县里,咱们司徒氏一族是大族,还能有些说话的份量。一旦出广德县外,怕是难。再则说这也没指名点姓的指着司徒氏一族,咱们一旦反应过于激烈,倒向是对号入座。”司徒文吏是对父亲说道。

        “去请族老来家,我要与族老们商议一回。咱们不能再与你那出宗的族叔祖斗下去。再斗下去,司徒氏一族的名声要毁了。”老族长是在意族里的好名声。

        “儿子这去安排。”司徒文吏应下话。

        要说广德县的百姓听着最新的戏曲,唱什么“一莲二花一条根,分宗欢喜一个姓”。这真是大戏连连,听一听,那是再传一传司徒氏一族的一些小道话,更是让人有一种偷窥的癖好。

        淮水府,忠勇侯府的祖宅。

        暂时居住于此的司徒老太爷也是听过一回戏曲,他回来后,那是乐呵呵的与司徒弘光、杜绵绵夫妻是讲一讲外头的流言。

        “还是有明眼人,这是一眼瞧出忠奸善恶。”司徒老太爷是高兴。这把他这一支的名声是洗白得漂亮。

        杜绵绵与丈夫对视一眼。

        杜绵绵一直就承认一个道理,天下间没什么巧合,如果有,那一定是人为的。现实就是如此。现在舆论就是翻转。司徒老太爷这一支的名声洗白,那是杜绵绵和丈夫一起修订出的戏曲与故事。

        这是花银子开道请小戏班与说书人一起传开的。

        “是啊,善恶有报。”司徒弘光在老太爷的跟前,他当然也是配合的说着老人家爱听的话。

        这一桩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杜绵绵夫妻的预料,这把自家的名声闹得好好的,典型的又白又干净,顺道把对方是踩上一脚。

        如此又是这般过两日。

        到请仙师算的吉日时,司徒老太爷这一支迁坟之日。一家子人都是披麻戴孝,在请得冥师班子的陪同下,这是正式的在吉日吉时开始迁祖坟,立新祠堂。

        司徒氏一族的老族长出面,那些族老们也是来了。

        司徒文吏还是帮衬着,一直按排人手拦住一些司徒氏一族的族人。免得这些人闹起事来。

        这一回衙门来是派了差役来。这是司徒弘光使过银子请来压阵的。主要还是怕司徒一族的那些穷族人真的闹起事情来。有衙门的差役在,那就代表衙门的一身官皮。

        迁坟,当然是顶顶一桩大事。搁哪一个宗族里,那都是要开会议上许多回。奈何司徒老太爷这一支在官府的做主下,那与嫡支分宗另立。

        如今的司徒老太爷这一支人丁单薄,勉强算是靠着忠勇侯府的名声在撑着门户。好歹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司徒弘光有一个官身,哪怕是从九品,那也是官。

        杜绵绵在这等迁坟大事里,她只能是一个背景板。

        倒是在这一日迁坟结束后,在新的祠堂里供奉上新的宗谱后。司徒老太爷正式的录入他的新孙儿司徒弘光,以及孙媳杜氏,还有曾孙司徒佑祺、曾孙女司徒滢滢。

        “各位老祖宗们,望尔等多保佑弘光,保佑咱们这一支的香火绵延。”老太爷在宗嗣跪下来给老祖宗们的牌位磕头时,他就求这一话。

        杜绵绵在今日也是做为女眷,她是难得的入一回宗祠。今日她的名,正式入这一支的司徒氏一族上。杜绵绵望着宗祠内,那一排一排的牌位,她的心情有一些的沉重。

        杜绵绵能做的就是多给祖宗们磕头,盼着跟老太爷一样的想法,就是丈夫与儿女们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在司徒弘光这一支迁坟后,再是新立宗祠后。

        他们这一支从借住的忠勇侯府的祖宅搬走,在宗祠旁边的新祖宅安家下来。这一座祖宅不大,是与宗祠一道新建的二进小院落。

        这一住时间不长,很快杜绵绵一家人都要进京都。如今只是在整理江南的一些产业。

        夫妻二人晚间小对话,这自然就是谈到这些事情。

        “养珠一事,目前看来是不知道如何送出去。”司徒弘光提京都的一些事情。他是从朱管家口中打听过。杜绵绵则从周嬷嬷的口中打听过。夫妻二人一合计,这发现里面有麻烦。

        “是啊,京都如今的风声不太对头。”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

        “忠勇侯府能搭上线的是东宫与秦王府,这一回四郎你得到工部从九品的官职,这是东宫给的恩典。秦王回秦藩,二哥还能得着秦王的眷顾,由秦王出面替二哥谋一个五军都督府的差事。咱们这里就是两难。”杜绵绵想说,这是把养珠的事情送上去,这送给谁能利益最大化。

        “晋王、宁王都在藩镇。偏偏咱们原来的谋算,就想让四郎你谋一个官位。如今四郎你已经是官了。”杜绵绵当初给四堂妹杜婉婉去信,她送着好处时,她是想着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

        哪料想真打成了。朝廷,准确的说是东宫得着十四皇子的求话,这是真给了一道小后门。

        “那就缓缓。”司徒弘光的态度是缓缓。

        “可养珠场在这里,咱们一旦离开江南,我怕有变故。”杜绵绵说着大实话。

        “咱们已经有经验,那些养珠的老手全是一家子人整买下来。那就都带去京都。养珠一事,咱们暂时不养了。”司徒弘光说道。

        “四郎的意思是官位有了,就不必再继续发财。也不必献财求官。”杜绵绵听懂丈夫的意思。

        “养珠的利益太大,咱们守不住。上头的没忠勇侯府替咱们遮风挡雨后,咱们就更得小心谨慎。钱太多,会是灾。绵绵,咱们往后的儿孙都是姓司徒氏。”司徒弘光的语气里带着决断。

        杜绵绵听懂丈夫的话。

        “好,那依你的话,珠场关了。只要有人在,一切都不重要。”杜绵绵心头在滴血,这些全是钱啊。可惜再多的钱,也不是自个儿的。

        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珠场利益太大。他们既然保不住,倒不妨是停下。一切待将来。

        “那些人都带去京都,也成。那我就要提前安排一下,倒时候咱们进京都后要到忠勇侯府做一回客人。这些养珠相干系的,全是送到我的陪嫁庄子上去。”杜绵绵有着打算。

        “这般成。”司徒弘光同意妻子的话。

        待着真上京都时。一行队伍人多。于是司徒弘光是包的一艘大船。一行人坐船回京都。

        一行人在途中就是花掉两个半月时间。待到京都时,已经是秋季,天气最是明朗时。

        在一个晴天的时节,杜绵绵一行下码头。在码头来迎接的人里,杜绵绵瞧着眼熟的。那是早前回京都的周嬷嬷。这瞧着是祖母,不,如今的杜绵绵和丈夫得改口叫“姑祖母”身边的陪嫁。

        “周嬷嬷。”杜绵绵唤一声。

        周嬷嬷见着杜绵绵一行人时,她是赶紧的行礼。

        “舅老太爷,您来京都,老祖宗是一直盼着。”周嬷嬷先给司徒老太爷行的礼,然后是给司徒弘光、杜绵绵等人一一行礼。

        周嬷嬷又是赶紧的安排好仆人把司徒家的行礼是搬上马车,这一行人里的主子自然是要坐马车去忠勇侯府。

        至于司徒家带来的下人,杜绵绵早是有安排。哪些能带去忠勇侯府,哪些去她的陪嫁铺子与庄子。这时候就是分流为两堆,有跟着周嬷嬷安排的,也有杜绵绵奶娘来领走人的。

        京都内城,忠勇侯府。

        司徒氏知道今个儿弟弟来京都,她是心情激动的。出嫁几十年,姐弟再难相见。如今能相见,司徒氏是非常激动。

        等着司徒老太爷一行到侯府时,侯府开的侧门。从侧门进,又有人抬来小轿子。主要还是老太爷年纪大了,怕累着老太爷。

        庆熙堂。

        一众忠勇侯府的主子全在。司徒氏一见着弟弟时,她是当场落泪。

        “弟弟。”

        “姐姐。”

        姐弟二人相见,都是有花白的头发。人老了,却是容貌依惜如旧影。

        “老祖宗,您今个儿是喜极而泣。”旁边的侯夫人冯氏是劝话。这一位如今是侯府新的女主人。倒是旁边的太夫人魏氏,这一位没多话。

        “姐姐,这些全是侯府的各房晚辈吧。”司徒老太爷是带着礼物进侯府的。这时候他瞧着姐姐院中,那些个小辈们,特别是一众的男丁,司徒老太爷是眼中有羡慕之色。

        “姐姐家的儿孙多,这般好,这般好。”司徒老太爷连连夸话。

        司徒氏听着弟弟这话讲,她是高兴的。

        要说等着小辈们一一见礼时,杜绵绵与司徒弘光这里最尴尬。他夫妻二人的身份变了,原来是忠勇侯府的主人之一。现在变成了客人。特别是称呼上,那也得改一改。

        原来唤一声“祖母”,眼下就成为“姑祖母”。

        偏偏司徒氏听着,她还是乐呵呵的模样。司徒氏在一众的小辈们见过司徒老太爷后,她是发话,让一众人都到院子里听堂戏。

        “这是当年在家时,弟弟你最喜欢的一出堂戏。我专门让小戏班子排了,今个儿咱们姐弟一起听。”司徒氏是笑着招呼话。

        司徒老太爷一听姐姐的话,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就是戏开始,这是伊伊呀呀的唱起来时。丫鬟来禀话,说是杜家老太太来了。然后又是一众相迎客人。

        这一回来的自然是杜绵绵的娘家人。杜家老太太来了,她还带着三房的三儿媳崔氏。

        杜绵绵见到娘家的祖母,她当然是高兴的。一别三载半,再见着亲娘崔氏时,杜绵绵都是忍不住的红起眼框子。

        杜绵绵寻着机会,那没听戏,她就是与亲娘一起回的稻香轩。

        在忠勇侯府里做客,侯夫人冯氏还是安排着杜绵绵一家子人继续的住一住稻香轩。说是这里他们一家人住习惯了。如今自然是照旧。

        在稻香轩里,崔氏瞧着女儿,她这时候与女儿说些私房话。

        “你瘦了。”崔氏感慨一回。

        “哪瘦了,是娘心疼我。”杜绵绵笑着回一话。

        “可惜我回来,这先住侯府。倒想回一趟娘家,只顾及着如今的祖父大人。祖父大人的意思是待京都司徒家的新居一切安排妥当后,倒时候是要开小家宴。到时候我也能请娘家的亲人一起在新居做客。”杜绵绵说起司徒老太爷的打算。

        “那便是好。”崔氏点点头。

        “你们夫妻这一走,我的好外孙,外孙女也不在眼前,不能瞧一瞧啊。”崔氏感慨一回,她又是说道:“倒是你们这一回来,我瞧着弘光得到官职,这是好事。往后盼着弘光出息,我儿也能得一个诰命。”

        “官家女眷的诰命,女儿是不敢想。能得一个敕命就心满意足。”七品官员的女眷就能得到敕命。诰命至少得五品。这中间差距太多。

        杜绵绵哪怕是望夫成才,她也不会逼迫过甚的。

        “娘,我瞧着三妹妹、四妹妹皆已经出嫁。敦弟的婚事,您如今是一个什么打算。”杜绵绵是关心起来弟弟的婚事。

        “上一回你弟弟参加院试,惜败。”崔氏简单的说起几字来。这眼中是满满的失落。儿子没考中秀才,崔氏心头当然是觉得婉惜。

        “你弟弟一心想再考一回后,再谈婚事。前头我与你祖母张罗过,倒底有些不尽人意。”崔氏说起一些经历来。杜绵绵一一听了。然后她是心头怨起堂姐杜贞贞。

        若非杜贞贞插手,她的敦弟如今有一个好贤妻。奈何……,杜绵绵能怎么办,她只能心头一声叹息。

        “既然娘和祖母心头有打算,也愿意再给敦弟缓一缓,那我就不多话。娘放心,我等着搬到新居后,往后我会尽量多结交一些女眷。倒时候瞧一瞧,能不能够给敦弟寻一个更适合的姻缘。”这是亲弟弟,杜绵绵对于杜敦的婚事是真的上心了。

        “不提你弟弟的事情,你得与娘说说,弘光如何就是过继回司徒家。”崔氏是挺好奇这一件事情的。

        杜绵绵能怎么办?她当然不能说,她是害怕忠勇侯府将来被抄家。所以这里面有她的一些做为吗?肯定不能够。

        “做为侯门子,四郎当然能得一些富贵,可到底是一个白身。四郎也想做一些事情来,给一双儿女将来谋一些好姻缘。”杜绵绵只能寻着好话讲。

        “恰巧这去江南守孝时,舅祖父,不,如今是祖父。祖父老人家瞧着四郎人品好,这是巴巴的想四郎做孙儿。”杜绵绵继续说着好话。

        最后杜绵绵还是向亲娘漏一些口风。说出一些里面的操作。

        “这般说来,你四妹妹倒最出了一份力。弘光才是得着一个从九品的官职。”崔氏是问道。

        “是啊,四妹妹是出力了。”杜绵绵肯定的回道。

        “也是司徒老太爷舍得。”崔氏得感慨一回。

        “那般大的一份家业啊,瞧着就全舍了,谁都得替老太爷心疼一回。”崔氏就是心疼那一个人里面的一个。特别是想着那等大的家业,那可能是女儿家的。那更是心疼了。

        “娘,若非舍了那一份家业,祖父想过继四郎,那没可能的。司徒氏一族可不是好相与的,当初过继与分宗,那是官府在上头压着。官府乐意压一压司徒氏一族,那是朝廷得着大好处。更何况,非是如此的话,四郎如何能得着一个从九品的官职。这是皇家赏下来的。”杜绵绵提一话。

        崔氏一听女儿这般讲。

        “也是,还是当官好。”崔氏是商贾人家的媳妇。在崔氏瞧来,这还是当官好。比着官帽子,那等钱财舍了,便是舍了。毕竟若不舍了,依着女儿的说法,女婿还真没可能过继。

        “只是你们夫妻怎么会同意过继。在侯府的日子多好啊。往后你们与侯府可是两姓人。”崔氏还是替女婿婉惜一回。侯府是一颗大树,女婿居然舍得丢开,崔氏替女儿还有外孙、外孙女心疼。

        “便是不过继,早晚嫡房庶房也要分家的。”杜绵绵说句大实话。

        “再说四郎乐意,我做妻子的,我自然得支持他。娘,祖母当年可说过,让我与夫君一条心,一个立场。”杜绵绵笑着提了话。

        “成吧,反正你是有主意的人。”崔氏是不再多话。

        当天,忠勇侯府开的家宴,那是操办的热闹。忠勇侯朱弘明还是表态,他待过继的弟弟司徒弘光,还是一如既往的亲近。当然这里面有多少做戏的成份,忠勇侯朱弘明自己最清楚。

        说是在忠勇侯府上小住,就真是小住。

        不过三日后,司徒新宅已经安顿好。然后,司徒老太爷就跟亲姐姐说一回好话,这是要搬到司徒新宅去。

        “如何不多住些日子。”司徒氏难得的见着弟弟,她是舍不得人搬走。

        “姐姐,你想见我那容易,我常来窜门子就是。”司徒老太爷是笑着说话,他是态度挺乐呵呵的模样。

        “只是不搬不成,弘光要去衙门报到,他正式当差,没得还一家子人住在侯府的道理。”司徒老太爷是提一话。

        司徒氏一听弟弟这般讲后,她又不是真不讲道理的人。

        “那成,这一回我不能留了。”司徒氏舍不得,却也是只能随着人意。毕竟司徒弘光是她的亲孙儿,孙儿过继回娘家姓司徒,司徒氏这心头更显得亲近几分。

        在告辞前。杜绵绵这儿也去向侯夫人冯氏提了一话。这一位如今是侯府的女主人。当然其它的各房,杜绵绵自然也得走一遭。

        冯氏听着杜绵绵的话,她笑道:“既然是四弟要到衙门当差,那确实不好挽留。四弟妹,往后你啊,也是能自个儿当家做主。”冯氏是笑得提一话。

        “小小家宅,比不得侯府的尊贵。您是打趣我了。”杜绵绵的姿态很低。

        “四弟妹,你啊,还是这般的谦虚。”冯氏的态度很好,对于杜绵绵一家子人要搬走,她是态度非常和善的安排着此事。

        在冯氏这一位曾经的二嫂嫂这里告辞后,杜绵绵又去大房。如今的大房人口少,曾经的大嫂程氏如今是一个守寡之人。这一位如今就是闭门,待杜绵绵来时,程氏的态度算得同样的和善。

        “四弟妹,请坐。”程氏的态度好,只是她如今是素色衣裳,一袭打扮上全是寡居的模样。整个人也不再施了脂粉。她的神色平静,似乎不觉得寡居的日子有什么难熬的。

        “嫂嫂,一直在抄经。”杜绵绵瞧着程氏搁下的笔,还有那抄着的经文。杜绵绵寻问一话。

        “我佛慈悲,入佛中世界,寻一些安宁。倒让四弟妹见笑了。”程氏说的淡然。可杜绵绵一时间却是不知道如何回话。

        佛是不是慈悲?

        这是人云亦云。杜绵绵知道的便是程氏失去侯府的管家权,如今禛哥儿在府学念书。大房一脉注定在侯府失势。

        “这般也好,嫂嫂想的通透,日子也是能好过起来。”杜绵绵只能这般讲一话。

        “禛哥儿最是聪慧的,我瞧着嫂嫂将来的好日子全指着禛哥儿。禛哥儿一定会给嫂嫂争一口气。”杜绵绵这时候能夸一夸的,在这一位曾经的长嫂面前,怕就剩下来朱佑禛。

        “禛哥儿是好。那孩子现在真的非常用功。我都劝过话,偏偏他是一个小人儿,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唉。”程氏是叹一回。

        “禛哥儿长大了,知道他是长房长孙,这能挑起担子来。这般有担当的男儿,将来必然是大丈夫。”杜绵绵知道这一位大侄儿是了不得。至少没少听着丈夫的夸赞。

        在长房这里小坐一些时间。然后,杜绵绵是告辞。

        在杜绵绵离开后,程氏是继续抄经文。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无波澜。

        在大房说谈片刻后,杜绵绵又去三房。

        三房的三太太贾氏见得杜绵绵,她笑道:“四弟妹来了,稀客。”她邀请杜绵绵赶紧进屋里落坐。

        杜绵绵当然不拒绝。在屋里落坐后,丫鬟送上茶果点心。

        “嫂嫂这里的茶,我吃着好。”杜绵绵拿着茶说事。

        “好吃的话,四弟妹多吃一盏。”贾氏是笑着说道。杜绵绵瞧着贾氏的神色不错,看起来在侯府的日子过得好。杜绵绵听丈夫讲过,如今的三哥朱弘晴在料理庶务。如今得着侯爷朱弘明的重用。

        三房有存在感,又拿着庶务的大权在。侯府里的仆人都是有眼色的,这自然就是要好好的巴结一下。于是三太太贾氏的日子,那是过得又非常顺心起来。

        “我来是向嫂嫂告辞。这马上就要搬到司徒新宅去。还有便是落请贴,新宅暖居,嫂嫂一家人请参加一回。”杜绵绵笑着说话。

        “四弟妹这般快就要搬走。”贾氏惊讶。

        “暖过新居,我家夫君要去衙门当差。这不好再担搁下去。”杜绵绵赶紧提一话。

        杜绵绵一提这话后,贾氏是愣神一下后。她才是说道:“是啊,我忘记了,四弟如今是官身。我要恭喜四弟妹一回。”

        “区区从九品,芝麻大的官。这是让嫂嫂见笑了。这在京都,这等小官就是一个谁都不在意的小角色。”杜绵绵实话实说。

        “有官身在,凭着四弟的踏实肯干,将来一旦升上去。一定给四弟妹请封诰命。”贾氏是挑着好话讲。

        “不敢想,嫂嫂,你说的过了。莫说诰命,便是敕命,这离着夫君的官阶也太远。这样的话不能讲,一旦让外人听着,只道夫君是飘了。”杜绵绵赶紧的谦虚一回。哪怕她心头是非常想当敕命太太。她也不敢说啊。

        这一个时代讲一个谦虚。至少表面形象得如此。这是大家伙都追求的。杜绵绵从来不当异类人。她是从大流。

        “你啊,就是太谦虚。”贾氏却是摇摇头。

        “我只羡慕四弟妹,你啊,如今就是官家太太。”贾氏一直想当官家太太,可一直没成功。如今她的丈夫是不可能走仕途。瞧着四弟这当上官,贾氏是真羡慕的。

        “这算哪门子的官家太太?”杜绵绵连连摇头。

        “嫂嫂,你这话夸过了。我倒觉得嫂嫂如今的日子不错,瞧瞧三哥走出去,那是多少人巴结的对象。我家夫君走出去,那是办实事,还得听上头吩咐的。”杜绵绵这般说实话。

        忠勇侯府的牌面在,朱弘晴打着忠勇侯府的名头做事情。那外面自然是巴结人多。司徒弘光这里是从九品的小官,多少人是懒得理会的。

        “官小,那也是官。与白身不同的。”贾氏这般说道。

        这话杜绵绵得同意,要不然她急急给四堂妹杜婉婉写信做甚,她就是想让夫君当官。小官也是官。

        “嫂嫂,你走出去,你是侯府儿媳。你这等身份,那是多少人盼不来的。我和夫君往后可不能打着侯府的名声半分。”杜绵绵说道。

        “当初四弟过继,四弟妹你如何不劝一劝。”贾氏好奇的问一回。

        在贾氏眼中,司徒氏一族当然比不过侯府。侯府的富贵不要,去过继给人做孙儿。这当然让贾氏不理解。

        杜绵绵心头感慨一回,她心头嘀咕到,如果不是知道忠勇侯府会被抄家,她一定不会跟丈夫提一嘴什么过继的。实在是为了将来啊。

        当然杜绵绵嘴上不会这般讲。她只道:“是祖父喜欢弘光,觉得弘光是一个踏实可靠的晚辈。也是弘光觉得祖父为人好,加之弘光打小是姑祖母养大的……”话到这儿,杜绵绵不多讲。有些话够了,再说就过了。如今可以让贾氏慢慢去揣测。

        贾氏听着杜绵绵这一般讲,她果然是有一些想法。

        杜绵绵从三房这里离开后,她回着稻香轩。

        在当晚,杜绵绵与丈夫聊起今个儿各房瞧见的情况。司徒弘光听后,他是一样的看法。

        “只能说时移世易。”司徒弘光也感慨世事无常啊。

        “四郎,你去新宅瞧过,情况如何?”杜绵绵问一回话。

        “托着三哥给买下来的,还买在内城,这当然非常好。”司徒弘光笑着回一话。

        “真就那般的好?”杜绵绵迟疑的问一回。

        “比着侯府,那比不得。可比着一般的人家,在京都能买到这般好的宅子,那已经不错。”司徒弘光是笑着回道。

        “那成,总算有一个属于咱们自己的家。”杜绵绵笑着说道。

        等得真搬家的那一天。杜绵绵是带着对于新天的渴望。

        待见到司徒家的新宅时,杜绵绵瞧见的是一个两进的小宅院。进去后,杜绵绵发现二进宅子里,还有一个小花园。

        “这花园子真漂亮。小而雅,瞧着好美。”杜绵绵瞧着比一进院更大的二进院,瞧见那一个小花园时,杜绵绵特别满意这一座新宅子。

        “当初请三哥挑好这一处新宅,就是看上这一座花园子。”司徒弘光笑着说道。

        “三哥费足心思了。在内城想买到这般便宜,又是实惠,又是合心意的好宅子。当真不容易。”杜绵绵还是知道的,内城的宅子最稀缺。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是啊,三哥是花足心思了。我瞧着一定得请三哥吃一回酒。”司徒弘光的心情不错。

        “那暖居后,你瞧着一个合适的时间,你请三哥单独吃一回酒。可要在家中,若在家中吃酒,我提前准备一桌席面。”杜绵绵寻问一回。

        “请三哥吃酒,当然在自家。我如今当官了,哪怕是从九品的小官,总要懂得避讳。在外头吃酒总容易招麻烦。”司徒弘光决断从当官起,他就要在乎起自己的形象来。

        杜绵绵听着丈夫的话,她自然是笑着同意了。

        新宅暖居。

        忠勇侯府的各房来了,杜宅的各房来了,便是出嫁的杜家女儿们也是来了。

        杜贞贞是头一回上堂妹的新家。

        杜贞贞在见到堂妹杜绵绵时,她是送上贺礼。然后,杜贞贞仔细的打量过一回堂妹杜绵绵。

        搁着杜贞贞的前世,没这么一个堂妹在。如今瞧着堂妹在,忠勇侯府里的变数倒不老少。当然这等司徒新宅暖居的时候,杜贞贞不是主角,她就是一个背景板。

        就是在最热闹的时候。

        杜绵绵都以为今个儿的客人来齐时。十四皇子登门,十四皇子不光是自己来,他还把杜婉婉也带来了。

        十四皇子一来,这一位一下子成为焦点。

        杜绵绵这时候自然是招呼女眷,她请着四妹妹去后宅落坐。一众的女眷在后宅招待。

        杜婉婉的一出场,杜绵绵是头一回瞧见着,打扮得挺是华丽的四妹妹。与杜绵绵往昔印象中的大大不同。

        “四妹妹,你能来,我这太高兴。”杜绵绵赶紧招呼着这一位妹妹。还准备给当一个介绍人。这自然是给四妹妹引路先去拜会一下姑祖母司徒氏,太夫人魏氏,如今的忠勇侯夫人冯氏、候府嫂嫂程氏。这几位可是有诰命在身。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4937463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