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杜绵绵来到听雨轩,  她来寻二嫂嫂冯氏问一问明个儿出发北上的事情。

        明二奶奶冯氏对于妯娌前来,她自然是满脸笑意的相迎。冯氏说道:“四弟妹来了,快,  屋里坐。”

        “我是来打扰一回二嫂嫂。”杜绵绵笑着回一话。

        二人进屋落坐后,  丫鬟送上茶果点心。然后,明二奶奶冯氏端起茶盏,  她道:“四弟妹,尝尝今年的新茶。”

        “二嫂嫂屋里的茶,  我自然得好好的吃一盏。”杜绵绵笑着应一话。待得吃几口茶后,  杜绵绵搁下茶盏,她说道:“我来听雨轩打扰二嫂嫂,  也是有一件事情要二嫂嫂帮衬一回。”

        说罢,杜绵绵拿出自己准备上的出行清单,她道:“我头一回给夫君准备远行的行礼,我怕哪处不够妥当,这写着一份清单,还请二嫂嫂帮忙斧正。”

        对于杜绵绵的请求,  明二奶奶冯氏听后,她说道:“自家人说什么帮忙的,  都是一点子小事情。我替四弟妹瞧一眼就是。”明二奶奶冯氏这等时候自然是挺有嫂嫂的热忱。

        明二奶奶冯氏最近一直在府中挣一个好名声。

        明二奶奶冯氏哪怕没得着夫君朱弘明的肯定,可她听着夫君的一些暗中提点。她当然懂得夫君想当未来的忠勇侯。现在二房的名声就不能出现慢点的污名。最好还得是一个好名声。

        这友爱妯娌的嫂嫂,这等孝悌之名,  明二奶奶冯氏一定要手把手的拽紧。

        冯氏接过弟妹杜氏手中的清单,她在瞧后,笑说道:“四弟妹这太仔细了。”

        “我瞧着,  我倒不必画蛇添足给四弟妹添一笔。这般挺妥当。”冯氏夸一回后,  又道:“只这处,  这准备的药丸子,这里还得备上一些药材。外头不比府中,有些药材咱们府上常备。外头却是一药难寻。”

        冯氏又是简单的讲一回备哪些个药材。

        杜绵绵自然是认真的听着。似忠勇侯府这一回的出行,朱弘明领头,那自然不是会是简单的队伍。

        那肯定要有随行的护卫,长长一列队伍。总之不缺着装药材的位置。

        在朝明阁里,杜绵绵是与二嫂嫂冯氏是聊着出行的事情后,二人又是谈起一些话来。杜绵绵夸的自然便是二嫂嫂冯氏的一双嫡出子嗣。

        甭管是二哥儿朱佑礽,又或者是五哥儿朱佑禧,这会儿杜绵绵都是夸一回。

        谈起子嗣问题来,这时候的冯氏听着妯娌的商业吹捧,她是非常受用的。要说在一众的妯娌里,冯氏是觉得自己挺骄傲。当然主要还是二房的子嗣多。

        这在侯夫人魏氏这一个婆母跟前,也是加分项。

        “都是哥儿自己争气。”冯氏笑道:“要说我这儿倒没有严加管束过哥儿。”

        冯氏嘴里说的谦虚,她肯定不会讲,她暗中给教导二哥儿朱佑礽的师傅那是年年送大礼。就要教学的师傅一定得好好教导。更是有重重的许诺在后头。

        便是五哥儿朱佑禧那儿,也有奶娘给起蒙,如今三岁半也是识得几十字来。

        “我瞧着都是随二嫂嫂,子像母。”杜绵绵顺嘴夸一话。

        “当不得四弟妹的夸赞。”明二奶奶冯氏笑得开心,哪一个当娘的听着别人夸自家的孩子,都会心头特别的舒坦。

        二人谈起子嗣来,杜绵绵顺嘴就是问道育儿经。这当然是杜绵绵故意寻的问题。她只是在暖场,想让屋中的气氛变好。

        又是谈了大半个时辰的话后,有婆子来寻着明二奶奶冯氏,说是府中的府务上待明二奶奶冯氏处理。

        杜绵绵就是识趣的起身,她道:“我打扰二嫂嫂这般久,倒是叨扰二嫂嫂一回。”

        “都是自家妯娌,哪有什么叨扰的。”明二奶奶冯氏笑着回一话。

        “也是二嫂嫂好说话,那我这便是告辞。二嫂嫂,您先忙。”杜绵绵说着告辞的话后,她就是真离开。

        待杜绵绵离开后,明二奶奶冯氏是脸色一变,她收起笑容来。她与嬷嬷说道:“府务要紧,走吧,我要去一趟管事房,倒是仔细的都理一理。”

        嬷嬷听着吩咐,当下是应诺。

        当天夕食前,杜绵绵与朱弘光一起去庆晖堂、庆熙堂请安。

        在庆熙堂时,杜绵绵与朱弘光夫妻又是留到最后。彼时屋中就是剩下太夫人与朱弘光、杜绵绵。

        朱弘光说道:“孙儿有一件事情要禀明祖母。孙儿跟二哥求得话,得着二哥同意。明个儿一早就出发北上,去北边迎回父亲与大哥的棺椁。”

        “北上啊。”太夫人司徒氏听得这话后,她神色间是愣了一瞬间。然后,太夫人是回道:“你做儿子的是应该去迎回你父亲的棺椁。”

        “孙儿不在府上,祖母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孙儿不孝,不能天天在您身边进着孝心。”朱弘光给太夫人磕了头。杜绵绵这时候自然也是跪下来,她跟丈夫朱弘光的态度自然是一致的。

        太夫人司徒氏瞧着孙儿、孙媳的模样。她是虚扶一下,她道:“快起来。”

        “你们一对夫妻有孝心,我是心头皆有数儿。”太夫人在孙子、孙媳是起身后。她才又说道:“真论起没孝心,还数着你们的父亲,他如何就让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太夫人说到这儿时,她又是伤心一回。

        “祖母,您万万不可多哭,府医那儿孙儿去问过了话,府医说您得平心静气,您是要保重身体。府上可不能缺着祖母您这等镇海神针。”朱弘光在太夫人近前落的坐,这时候他是递上帕子替太夫人擦试眼泪。他又是劝解着话。

        “祖母,孙儿是盼着您长命百岁,盼着您将来瞧着七姐儿成婚,七哥儿娶妻。最好还是七哥儿再与您生下玄孙。”朱弘光是捡着好听话。

        “听你这般说,我都要活成老妖怪了。”太夫人司徒氏是破涕为笑。

        杜绵绵这时候说道:“祖母,我可听说,那是老寿星,是福气,是祥瑞。这是家门兴盛的好兆头。孙媳和四郎一样的想法,就盼着祖母寿数长长久久,盼着祖母一定吃上七哥儿的媳妇茶。”

        太夫人司徒氏说道:“你们一个一个的就会哄我开心。”当然孙子、孙媳的话,太夫人司徒氏却是非常受用的。

        这一回待着杜绵绵、朱弘光夫妻二人从庆熙堂离开时,天光已经暗下来。

        二人的身边有丫鬟提着灯笼照明。

        从庆熙堂回到稻香轩后,杜绵绵与朱弘光夫妻又去瞧一回已经睡着的一对龙凤胎。瞧着两个小孩儿睡得熟,夫妻二人当然没有吵醒孩子的意思。夫妻二人是动作轻轻的离开,然后又是回到二人的寝屋。

        简单的梳洗,再是沐浴一回。

        待得一身轻松时,杜绵绵与丈夫朱弘光二人单独在寝屋中相处。杜绵绵说道:“此一去,四郎一定要保重身体。我和七姐儿、七哥儿在府上盼着四郎平安归来。”话落时,朱弘光已经握住妻子的手。

        “放心,这一回的事情就是走一趟,真没有难处。”朱弘光安慰妻子。

        既然丈夫这般说,杜绵绵也就是信了。当然还是因为杜绵绵从二嫂嫂冯氏那儿打听了一回出行的人数。确实是随行护卫不少。这才是杜绵绵安心的原由。

        此时稻香轩里,杜绵绵、朱弘光夫妻诉心事。

        那么在听雨轩里,朱弘明与明二奶奶冯氏也是在谈论着府上的事情。

        “我这一去,府上的一切就要托给奶奶。”朱弘明对于嫡妻冯氏是相信的。这些年里,这一位嫡妻做的一切让朱弘明很满意。

        “二爷放心,我一定给二爷一个稳固的后方,绝对不会拖着二爷的后腿。”明二奶奶冯氏是保证一话。

        “我自然是相信奶奶。”朱弘明笑着回一句。

        这一晚,听雨轩中自然是一片温馨。

        次日,忠勇侯府内早早的就是热闹起来。因为今个儿朱二爷、朱四爷要北上远行。

        也是出发时,杜绵绵在送行时,她确定一件事情,就是朱三爷没有一起北上。杜绵绵的目光是不经意间打量过一回三嫂嫂贾氏。

        杜绵绵瞧着送行时,三嫂嫂贾氏出现了,三哥朱弘晴也出现了。

        “三弟,如今府上就你一个成年男丁。万事待三弟多操劳一回。”朱弘明待朱弘晴的态度还不错。

        朱弘明心头一直琢磨着,若不是三弟朱弘晴的神来一笔,再加上父亲一心想振兴侯府。想是他未必有机会求秦王,求一个侯府的继承人之位。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是,全听二哥的。”朱弘晴在朱弘明的跟前,他是低眉顺目的很。

        杜绵绵瞧着这一回朱三爷似乎一幅全部唯朱二爷马首是瞻的模样。这时候的杜绵绵心头已经有些猜测呢。看来朱三爷也是一位识时务者啊。这等时候是摆明立场的投靠嫡出兄长过日子。

        要说一众女眷里,晴三奶奶贾氏是态度还算得平静,只能说一幅对此早有预料的模样。

        那么杜绵绵在大嫂程氏的眼中,她是瞧过一瞬而散的怒火与憎恶,只是大嫂的表现是隐藏的很好。

        若不是杜绵绵的眼神好,她一定会以为是自己眼花的瞧错了。

        稻香轩里。

        杜绵绵发现朱四郎离开一日后,她逗弄一对儿女渡日很快活。

        只待晚间时,杜绵绵发现有一点点不习惯。可能是她真的觉得夜晚的屋中少一点子人气,缺着一个暖炉在身边躺着。她居然觉得夏日里也不适应起来。

        明明暖炉在身边时,那是热得慌。

        可一旦这一个暖炉的热源,那一个活生生的枕边人离开后,杜绵绵又真的是心里空落落起来。

        这时候的杜绵绵在夜里是少睡一些时间。总要想着许多的事情后,把注意力是转开后,她才会沉沉的睡去。

        杜绵绵在思量丈夫时。

        一路快马加鞭,已经离开承天府范围的朱弘光一行人,他们是露营在一处郊外。

        帐蓬里,朱弘光倒是没缺着睡意。主要是白天赶路挺累人的,这是累着了,人就想得少,然后一倒头就能睡着。

        只有待次日醒来后,朱弘光会回望京都的方向。

        “四弟在想家。”朱弘明瞧着眼晴一直望着京都的四弟,他是笑着问一回话。

        “我是离府上这般短的距离,又是思念府里的媳妇与儿女。让二哥笑话了,我这般实是没出息。”朱弘光老实的回一话,他这说的心里真话。

        “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怜子如何不能是大丈夫。”朱弘明却是反驳弟弟的话。

        朱弘明对于府上的两个庶出弟弟一心想靠上来,想巴结他的态度,朱弘明是很满意的。这时候的朱弘明已经有侯府当家人的心态。

        这是一个宗族社会,家族里的子弟自然是抱成一团,方可集中力量成事情。

        特别是在朱弘明的眼中,忠勇侯府的子嗣太少。

        忠勇侯府出身江南,也是最早投靠乾元帝的心腹。当然这等乾元帝的心腹是朱弘明的祖父。是第一代的忠勇侯。

        那一位在战场上可是拿命保护过乾元帝。也是如此,第一代的忠勇侯是战场上受伤太多,最后伤着根本,如此方才是会英年早逝。

        明明是江南出身,如何会投奔到乾元帝的麾下。自然是因为第一代忠勇侯的出身不算好,他是没什么家族的。朱弘明的曾祖是一个流浪儿,于是第一代忠勇侯出身可想而知。

        当年第一代忠勇侯一旦发家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去提亲。“提亲”二字是美誉,真相是抢亲才对。

        司徒氏在江南是有家有业的大户。

        第一代忠勇侯最初的出身,那就是给司徒氏这一支大户当过佃户,当过家丁。后来还当过逃奴的存在。

        若不是第一代忠勇侯是翻身奴仆把歌唱。这是一朝当上从龙之臣,如何可能娶上他当年的主家姑娘。

        许是出身太低的原故,许是第一代忠勇侯对于如今的太夫人司徒氏是真爱。总之这二位是恩恩爱爱一辈子。

        只能说是第一代忠勇侯是强扭的瓜,也算甜。

        打从第一代忠勇侯没一个兄弟姐妹,那么往后算,到第二代的朱侯爷还是独子。一直到朱弘晔、朱弘明、朱弘晴、朱弘光这一辈,这兄弟才是多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朱侯爷娶着侯夫人魏氏后,他会向着侯夫人魏氏的原由。多子多福,在朱侯爷的眼中,侯夫人魏氏是一个不捻酸吃醋的贤妻。让朱侯爷得着嫡出二子,庶出二子,庶出四女。怎么瞧着朱弘侯都是不缺子嗣。

        对于这一个时代出生的朱侯爷而言,这就是好嫡妻。特别是两个嫡子都是有出息的。

        可如今的情况,侯府一旦由朱弘明继承的话。

        朱弘明瞧着四房人里,长房暂时不得用。余下三房、四房的子嗣都算不得多。一数人丁后,侯府主子里人太少,朱弘明自然是想着拢络住两个庶弟。

        “四弟,二哥知道你是一个志向的。我琢磨着你出孝期后,也当为侯府出一份力。”朱弘明在暗示一些话。这是朱弘明准备改一改母亲侯夫人的态度,他不会打压弟弟,他准备让弟弟们做一些实事。

        “二哥。”朱弘光的态度有点不敢相信。

        “自家兄弟,我不相信自家,难不成去相信外人吗?”朱弘明伸手,他是拍一拍兄弟的肩膀,他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等话若是早些年听到,朱弘光一定是感激至极。可现在听到啊,朱弘光却是心头的滋味是万分复杂。

        朱弘明心头也是感慨。他当然瞧出来庶弟眼中的情绪,那是叫一个精彩的利害。

        可朱弘明也是心头苦楚多,他是没法子与人细说。

        哪怕是继承忠勇侯府。朱弘明不是正统的继承人。他手头的人脉是缺失一部分。他没能完整的继承父亲手中的全部底蕴。

        特别是侯府的暗帐,朱弘明与母亲侯夫人魏氏是专门盘过帐册。里头太多的东西对不上,这说明侯府里还有暗帐。

        可惜啊,哪怕是内外大管事处,也是只知道一部份帐册往来。一部分更深的底蕴,一些暗中的人脉,可谓是随着朱侯爷、朱世子的死亡,已经像是断线的风筝,不再是为忠勇侯府掌握住。

        朱弘明知道的,等着他掌握侯府后。他更应该琢磨的事情是孝期后如何起复。

        东宫没了大皇孙,定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跟定国公府有姻亲关系的忠勇侯府也会有损失。哪怕是秦王那一边能帮衬到多少?

        朱弘明是心头直打鼓。

        可朱弘明没得选,他让太子指派到秦王身边做长史时,太子就给朱弘明指定一个立场来。

        朱弘明想在官场上立稳脚跟。侯府的许多庶务,那就需要人手去整理,去经营。

        谁去经营?

        朱弘明的子嗣尚年幼,这能给朱弘明打一打下手的自然便是两个庶弟。这二人里,三弟因为父亲与大哥出事,三弟就差被人锤。三弟那儿低头低的一个顺溜儿。四弟这里瞧着态度,如今也是能用一用。

        朱弘明自然就准备抬举两个弟弟。当然是抬举着管起府中的一些事务。朱弘光对于母亲侯夫人魏氏一些做法,他不赞同,也不反对。

        朱弘明只是默认了。

        在朱弘明的眼中,侯府不缺了银子使唤。给两个弟弟将来一份家业也成。但是两个庶弟得知道分寸。

        至于朱弘明的子嗣,那自然也是在仕途上走一走。府中的庶务,那肯定不会沾手。

        倒是庶子那儿,朱弘明觉得将来可以让庶子学一学他们的三叔、四叔。这时候的朱弘明越想越远,他已经在做未来的侯府规划。

        京都内城,忠勇侯府。

        稻香轩内,杜绵绵算一算日子,这是丈夫朱弘光离开的第七天。此时她在逗着会爬的七姐儿、七哥儿是一道玩耍时。

        奶娘来向杜绵绵禀话。

        “四奶奶。”奶娘小心的说道:“是庆晖堂里传来的消息。”

        “嬷嬷,是什么事儿啊。”杜绵绵的态度是挺淡然的。奶娘却是觉得喉头有一点点的干涩,她说道:“东宫的太子妃娘娘突然殁了。”

        杜绵绵愣在当场。她是逗弄两个小孩儿的拔浪鼓,这时候被七姐儿是一下子的抓到手中。然后七姐儿是对着弟弟摇啊摇。

        一对龙凤胎是玩得挺开心。他们的小脸蛋儿上是没有烦恼与愁绪的。

        杜绵绵却是与奶娘说道:“这消息一出来,庆晖堂的母亲那儿怕是又要伤心一回。”杜绵绵能说什么吗?

        杜绵绵知道的,太子妃殁了不是小事情。可这些于忠勇侯府暂时都没太大的关系。因为忠勇侯府在守孝。

        当然也不能说全然没关系,杜绵绵知道这于庆晖堂的嫡母是一个打击。毕竟太子妃可是侯夫人的嫡亲姐姐,更是侯夫人背后的大靠山。

        “嬷嬷,你留在稻香轩,你盯紧着七姐儿、七哥儿。我要去一趟庆晖堂。既然母亲都使人发了话,我如何都得去孝顺一回母亲。”杜绵绵嘴里说得敞亮话。可杜绵绵心头最清楚的,她去了也是一个凑数的。

        奶娘听着杜绵绵的话,她是忙应一声。

        杜绵绵带着丫鬟往庆晖堂去。杜绵绵到了时,三嫂嫂贾氏在。

        杜绵绵给嫡母问安福礼。侯夫人魏氏只是神色怏怏的坐在软榻上,她轻轻摆摆手,便是示意杜绵绵起身。

        杜绵绵谢一话后,她方是起身。

        就是这等时候,大嫂程氏、二嫂冯氏也来到庆晖堂。

        “儿媳给母亲请安。”程氏、冯氏二人是一起行礼问安。

        “起吧。”侯夫人魏氏的声音里没什么精气神儿。程氏、冯氏二人是应下话后,方是起身。

        “母亲,儿媳这让人请府医前来,儿媳瞧着母亲的气色不太好,可一定得让府医开些温补的药膳方子。”冯氏开口提一话。

        “就如二嫂说的,当请府医来给母亲瞧一瞧。”程氏是附合一回。

        这等时候杜绵绵和三嫂嫂贾氏自然是一样的态度,都是好儿媳的关心模样,顺道再是附合两个嫂嫂的请府医之举。

        四个儿媳你一言,我一语的劝着。

        侯夫人魏氏说道:“罢,也是你们的孝心。”然后侯夫人魏氏唤一声旁边的大丫鬟。

        侯夫人说道:“听着你们四位奶奶的话,去把府医请来庆晖堂。”大丫鬟得着话后,恭敬的应下差事。

        就在府医来前,太夫人坐着小轿子来到庆晖堂。

        “母亲,您如何来儿媳这里。”侯夫人魏氏瞧着太夫人来了,她赶紧的起身迎一迎。

        “我瞧着你这气色不好,你赶紧的坐着歇一歇。”太夫人这会儿挺好说话的。

        “母亲,您请上坐。”侯夫人魏氏当然不可能真的不识抬举,她还是走上前是搀扶着太夫人落坐后,侯夫人魏氏方又是落坐。

        侯夫人魏氏说道:“儿媳是旧疾犯了,没甚大碍。只是四个儿媳妇全是孝顺的,都是劝着儿媳请府医来瞧一瞧,诊一诊脉相。”

        “她们这些小辈说的对,你就得让府医瞧一瞧。”太夫人同意四个孙媳的话。太夫人还是执起坐旁边的侯夫人魏氏的手。

        太夫人说道:“我知道你受的打击一桩又一桩,你心头是不好受的。只是我这一个老婆子是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我这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心头更不好受。”

        “儿媳妇啊,你掌着府上这般多年的府务。你当是知道,你还得给弘明,给这些小辈们多撑一撑。府上可不能缺着你。”太夫人说着好听话。

        “也是母亲赏识儿媳,儿媳这些年全得着母亲的疼爱。”侯夫人魏氏自然是说着好听话。

        太夫人、侯夫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二人都是夸一回对方,再是宽慰一二。

        便是此时府医来。

        太夫人吩咐府医一定能看好侯夫人的病情。太夫人说道:“大夫你给仔细的瞧瞧,我这儿媳可是要吃一吃药方子。她这般气色不好,我当母亲的心头着急。”

        “太夫人,老朽先为夫人诊一诊平安脉。”府医不敢多应话,只道是诊脉后一定给开出治疗的药方子来。

        太夫人满意的点点头。

        府医先给侯夫人诊脉。待仔细的请过平安脉后,府医才是提笔写一道方子。

        “夫人是心病,这养气的方子是一道药膳。夫人还要心平气和,心宽方能气壮。”府医这时候说的话,自然还是劝了又劝。

        “劳大夫走一趟。”侯夫人让旁边的大丫鬟赏着府医。

        至于药膳的方子自然有丫鬟收好,那是给侯夫人每一日的备上新的养生药膳。

        待得府医离开后,太夫人让侍候的丫鬟婆子全退下。太夫人瞧着屋中没有旁人,太夫人才是说着掏心窝子的话。她道:“庆晖堂里全是咱们自家的女眷,儿媳妇,我就与你实说。我知道太子妃殁了的消息让你打击太大。”

        “只咱们忠勇侯府是世袭的名爵,只要立身正,只要儿孙们能挣气,自然又会挣回一切荣耀来。”要说太夫人不可惜太子妃殁了吗?那也可惜啊。毕竟太子妃在,忠勇侯府在宫里也是多一条人脉。

        奈何天命是如此,太夫人也没什么话能多讲。

        只如今侯府的继承人一事上,皇家一直没给一个准信儿。

        这让太夫人担忧着。她自然就想侯夫人撑起来。甭管什么结果,这等时候侯夫人不能倒。

        要知道太夫人多年不管家,侯夫人魏氏一直拿捏着府务上的大权。

        在朱侯爷、朱世子一下子都去了的情况下,太夫人不想侯府上蒙受更大的损失。侯夫人魏氏在府上盘根错结的,一定能查出侯府更多的暗帐来。

        到时候这些全是太夫人的孙儿,又或是曾孙继承。这于侯府是好事。

        侯府是大树,是庇护所有人的存在。

        太夫人是想着侯府的子孙们一直传承下去,那是子孙绵延。这时候的太夫人就会识大体的撑侯夫人。

        不管是做戏给外人看,还是做戏给府里人看。这要让人瞧见的就是婆媳和睦,这是一家人相亲相爱。

        杜绵绵这是看戏人的一环,她自然看懂了许多的东西。可她不会多嘴,她只是当一个合格的观众。

        等着太夫人、侯夫人是相互关心的彼此都满意后。太夫人就是准备离开庆晖堂。她老人家要回庆熙堂。

        这时候侯夫人发话,她说道:“弘光媳妇,你亲自送一送。”

        “好的,母亲。”杜绵绵应一话。她赶紧走上前亲自搀扶太夫人。

        “祖母,孙媳陪您一道回庆熙堂,孙媳可要去打扰一下您的清静。”杜绵绵陪着笑容,温声细语的说着话。

        太夫人没拒绝,她是让孙媳妇搀扶着。

        待杜绵绵陪着太夫人离开后。

        侯夫人的目光是望着另外的三个儿媳妇,她说道:“弘晔媳妇,你留下,我有话要与你说说。”

        程氏自然是应下话。

        冯氏、贾氏告辞时,贾氏是走得一个干脆利落。倒是明二奶奶冯氏是忍不住的想回头,她歹她忍下自己的心思。

        明二奶奶冯氏是带着心头的许多疑惑,她去料理今个儿的府务。

        庆晖堂的正屋中,侯夫人魏氏是望着长媳,她说道:“这些日子是苦了你。”

        “儿媳不苦,只是苦着禛哥儿。”程氏这时候提着儿子。侯夫人魏氏一听后,她叹息一声,她说道:“禛哥儿是我的嫡长孙,我自然亦是疼爱他的。”

        “只是如今的境况,弘晔媳妇,你也是瞧见了。大皇孙殁了,如今太子妃也殁了。禛哥儿的前程……”侯夫人魏氏话到这儿,她是一声叹息。

        “我只怕你们母子受到委屈。弘晔媳妇,我是弘晔的母亲,禛哥儿我是真心疼爱着。往后禛哥儿那里有什么缺着,有什么想要的,你尽管来与我讲。”侯夫人魏氏是这般与儿媳交心的说道。

        “儿媳替禛哥儿谢母亲的关心。”程氏赶紧的福一礼。

        “你是一个好的。”侯夫人说一回话。

        其时这一对婆媳之间有一些话没讲,但是彼此都是心头有数的。在太子妃殁了前,在大皇孙殁了时,朱佑禛的前程就有些困难起来。当然,也只是困难而矣。

        只要朱佑禛能多吃苦,在文举又或者武举上出头,自然还是功名拿到手,仕途里有侯府的帮衬,自然能做出一番能耐。

        只是这里面的苦楚,比着大皇孙在时,那等光明一片的未来,那是万万比不得,也没得比了。

        庆熙堂。

        杜绵绵送着太夫人回来后,太夫人的态度挺慈祥,又是与杜绵绵问一问七姐儿、七哥儿的近况。

        杜绵绵赶紧识趣的说道:“得祖母的关心,七姐儿、七哥儿都是有福的。若是祖母想瞧一瞧两个孩子,我这差人送两个小家伙来庆熙堂。”

        “小孩子年岁太小,不用左挪右挪的。且在稻香轩里好好的护着。”太夫人摆摆手,她拒绝杜绵绵的提议。

        杜绵绵面上说道:“是孙媳考虑的不周到,还是祖母提点的对。”可在杜绵绵的心里,她是暗示庆幸,这一回是她猜测错。这猜测错的好。

        依着杜绵绵的性子,她也不想把孩子总是带到稻香轩外面溜达。主要是孩子太小了,这时候天又正热着呢。她是怕孩子过暑气。

        只是太夫人是侯府的最高长辈。这一位暗示一下时,杜绵绵是不好拒绝的。

        可这杜绵绵一旦意识到是自己猜测了。她当然不介意认一个错。

        “我瞧着七姐儿、七哥儿的近前,还是缺不得你当娘的护着。你且回稻香轩吧。我这儿,你不必一直陪着。我乏了,想歇歇。”太夫人说道。

        杜绵绵一听后,她是赶紧的福礼,然后杜绵绵是识趣的告辞离开。

        等杜绵绵回到稻香轩时,她瞧见的就是两个小孩儿是凑到一起。瞧着二个小崽崽坐一堆,他们正在说着婴儿语。你一言,我一语,外人是听不懂,倒是他们说的有趣极了。

        这时候还是一起分享着拔浪鼓,还是一起你摇一摇,我摇一摇的笑呵呵。

        杜绵绵在外头走一趟,她是觉得暑气重。

        明明心头热的紧,一进屋后,她瞧着两个孩子的快乐小表情,她的心头又是舒坦起来。那些暑气似乎也是减轻许多来。

        这时候的杜绵绵是站在旁边,她是嘴角含着一抹笑容,她是瞧着小孩儿的玩闹。她觉得这般静静的瞧着,也似乎是一片的岁月静好。

        稻香轩里能岁月静好,那是杜绵绵心情好,她是得着儿女们的安慰。

        定国公府。

        现任的定国公却是大受打击。因为太子妃殁了。这未来东宫的格局一定会变化。等着定国公守完长宁郡王的孝期后,那又是一番新的局面。

        “大皇孙殁了,太子妃娘娘殁了。”定国公是望着东宫的方向,他觉得自己的心头在滴血。这些全是定国公府的支柱,如今是全没了。

        “父亲,咱们为太子殿下做那般的多事情,如今全是投进水里,儿子……唉。”最后定国公是一声叹息。

        在东宫上面,定国公府下的筹码太多。可谓是把老本都是压上去。如今的这般一个局面闹出来,定国公心头哪可能有半分的平静。

        又或者说他面上越平静,他心头的火越是大。

        “是谁?”定国公总有一种直觉,一定有人在算计定国公府。或者说大皇孙与太子妃都殁了,这怎么可能是意外,这一定是有人在坏大事。

        本着谁得好处,谁就是幕后真凶的想法。

        定国公准备再瞧一瞧,他必然是不会放过这背后谋算之人的。

        “真的当父亲不在了,我就是一个软柿子,真当定国公府是泥捏的不成。”定国公的目光是望着东宫的方向,他的眼睛是红通通的。

        这时候的定国公是恨太子的。他真的恨太子,太子为何连大皇孙都不护住。还有太子妃娘娘,如何这般突然就殁了。

        明明当初太子迎娶太子妃时,那等保证,那等诺言,还是愰在耳边。

        这些年里,定国公觉得国公府待太子一片赤忱,可太子殿下就是如此给予回报的吗?

        “真的失望啊。”定国公叹息一回。可是选的路,一旦选了就没得反悔。除非太子上位,不然的话定国公府注定要没落。

        在被人念叨时。

        东宫的太子殿下这时候很伤心,他是先失去嫡子,然后又失去嫡妻。

        太子司马楧待嫡妻是有感情的。这时候太子妃魏氏一去后,东宫的气氛很低沉。乾元帝让人传话来,太子妃的身后事自然是大办,给着一份极大的哀荣。这一切都是乾元帝乐于给定国公府的体面,也是给太子妃最后的一份体面。

        当然这些全是做给活人看的,没了的人,那自然是一了百了。

        东宫的偏殿。

        吕侧妃在与两个儿子说话。她道:“瞻儿、眺儿,您们嫡母妃过逝,你们父王很伤心。你们为嫡母妃守孝,万万记得孝悌之道。一定要尽心给嫡母妃尽得庶子的一片孝心。记下了吗?”

        吕侧妃殷殷叮嘱。

        其长子二皇孙司马瞻说道:“母妃放心,嫡母妃处,我和五弟一定记着孝悌之道。万不敢有半分的不恭敬。”

        “好,瞻儿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我最是放心于你。只是你五弟这儿,我不怎么放心,还要你多处盯紧些,也多提点你五弟。”吕侧妃又是交待话。

        “母妃放心,儿子一定盯紧五弟。”司马瞻是拉着五弟的手,他给出自己的保证。

        “母妃。”五皇孙司马眺却是仰一仰小脸蛋儿,他说道:“母妃,我一定听哥哥的话。”

        “好孩子。”吕侧妃又是夸一夸小儿子。

        “今个儿你们得跟在父王身边,瞻儿,我是放心于你。就是要辛苦你了。”吕侧妃对于长子是非常的满意。

        “母妃。”司马瞻是回一个笑容,他得着亲娘的夸赞,他自然是非常高兴。

        对于当一个好兄长,司马瞻自然有心德。主要是他这一个弟弟是一个闹腾的。这时候他是牵着弟弟的手,他要去劝父王。

        司马瞻可是听母妃讲了,因为嫡母妃去了,父王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这怎么能成,父王一旦病了,东宫就是要塌一片天。

        当然司马瞻不会只牵着五弟去见父王,他还要去喊上三弟、四弟。他要做一个懂得孝悌之道的好兄长,这三弟、四弟自然也要在他的关爱范围内。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499028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