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腊月是新年前夕的最后一个月份。杜贞贞嫁为李家新妇,  三朝回门时,她是以一个出嫁女的身份再归娘家。

        京城,杜宅。

        新婚后的杜贞贞是衣衫换上新色,  发髻籫上新钗,  她整个人面貌一新。杜绵绵打量着这一位堂姐,她瞧得出来堂姐眉眼间有一份喜意。

        “大姐姐是眉眼弯弯,笑脸盈盈,  我觉着大姐姐在夫家的日子,一定过得非常舒坦顺心。”杜绵绵笑着说一句讨喜话。

        “娘这几日还担忧大妹妹在娘家是否有不适应的地方。”大奶奶全宝珠笑着附合一句,  她道:“如今瞧着大妹妹的气色,  娘不必再担心。大妹妹一定过着好日子。”

        一众女眷凑一起,当然是小辈们坐一堆。长辈们又在另一处。

        此处是全宝珠在主持。她这么一说,  二奶奶佟氏就是笑着添一句,  她道:“大妹妹嫁得如意郎,  咱们已经吃过喜酒。一开年后,还要再吃一盏二妹妹的喜酒。”

        听着二奶奶佟氏的话,  杜宁宁、杜婉婉捂嘴偷笑。

        杜贞贞的目光是落到杜绵绵的身上,她说道:“我欢喜着遇上一位如意郎君,二妹妹也是一样的。我这儿也是盼着吃上一盏二妹妹的喜酒。”

        “三妹妹,  四妹妹,  你们应该也跟我一样的想法。”杜贞贞的目光是挪到杜宁宁、杜婉婉的身上,  她笑问道:“对吧?”

        “当然,跟大姐姐一样的,都是想着沾一沾二姐姐的喜气与福气。”杜宁宁是笑着回一话。

        “对啊,对啊,  开年就能吃上喜酒,  一年新春必定是喜事临门。”杜婉婉的目光是挪到二姐姐杜绵绵的身上。

        杜婉婉说道:“二姐姐高嫁,  三哥哥再是科场显名。我如今就盼着来年的杜家是双喜临门。”

        杜贞贞听着杜婉婉的话,她神色之间的笑意是微微收敛。

        杜贞贞想通一些事情。若是她不能嫁一个做官的夫君,她就要培养一个能读书的子嗣。杜贞贞想着这些时,她是伸手轻轻的抚一下小腹。

        杜贞贞盼着生一个儿子。

        在此同时,杜贞贞的心头升起一桩担忧来。前世的杜贞贞嫁到忠勇侯府,她跟前世的夫君有过一段不错的感情。

        杜贞贞嫁进忠勇侯府的次年,她生下一个女儿。

        这就是让杜贞贞如今心中为难的事情。打从生下一个闺女后,她就没有再怀过一回胎。那些年她是什么法子都使过。

        求神拜佛,各家寺庙的香火,从不缺着杜贞贞的施舍。更不消说杜贞贞是喝过多少的求子汤。一想到前世喝过的求子汤,杜贞贞觉得舌间全是药汤汁的苦意。

        在生下一个闺女后,十多年没有再传出一回喜讯。杜贞贞对于膝下唯一的闺女,从欢喜疼爱,从爱若珍宝,慢慢的变成讨厌与憎恶。

        一切的变化,要从杜贞贞向高人求一回批语。高人替杜贞贞与其女算一回八字。批语是女儿与她的命格相冲。

        长女的命格压住了杜贞贞的子嗣缘份。最初杜贞贞不太相信。奈何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杜贞贞真的全盘信了高人的批语。

        杜贞贞的女儿十四岁那一年,定亲男方的长辈重病。双方都怕担搁婚期。于是杜贞贞的女儿是婚期挪前,双方举办大婚之礼。

        次年,杜贞贞传出喜讯,她是怀上一胎。杜贞贞的腹中孩子一显怀,杜贞贞请到京城有名的产婆看胎。对方称杜贞贞的肚子尖尖,这一胎一定是个男孩。

        结果如何,胎中的孩子是男是女,杜贞贞不知道。因为她在抄家现场受到惊吓,然后遇上难产而亡。杜贞贞就是重活一回,再度回到闺中少女之时。

        “大妹妹是心急着想快些怀上子嗣。”大奶奶全宝珠瞧见小姑子杜贞贞的动作,她是笑着打趣一句。

        “你莫急,你瞧瞧你嫂子,我就没有怀上。我且都不着急,你急什么。都说子嗣讲一个缘份,一旦来了挡是挡不住的。”大奶奶全宝珠倒是能镇定自若的态度。

        二奶奶佟氏听着嫂嫂的话,她又是瞄一眼小姑子杜贞贞。佟氏笑道:“大嫂嫂,大妹妹是新婚,她的脸皮薄,哪受得住你这般打趣。瞧瞧,大妹妹脸红了。”

        “唉哟,瞧我这一张嘴。”二奶奶佟氏的目光是挪开,她又瞧一眼杜绵绵、杜宁宁、杜婉婉三人。她说道:“看我糊涂的,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待字闺中。我这话说的,得让三位妹妹羞恼了。”

        “在这里,我向三位妹妹赔一个不是。”二奶奶佟氏起身,真就福一个礼。

        “二嫂嫂,不必如此。自家人哪有羞恼的道理。”杜绵绵、杜宁宁、杜婉婉三人同样起身,一起回一个礼。

        “对,二姐姐说的对。”杜宁宁附合一句。

        “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杜婉婉是回一话,道:“二姐姐说的对。”

        杜贞贞这一趟回娘家,她与嫂嫂和妹妹们谈一些趣话。当然她多讲着李家的一些见闻。杜绵绵乐得当一回听众。

        只是在这一日杜贞贞要留开前。大太太顾氏还是留着女儿说些私房话。

        “你往后就在李家过一辈子,娘瞧着你今天的气色不错。看来女婿待你挺好。”大太太顾氏笑着说道。大太太顾氏这会儿的神情是满意的,她觉得女儿的新婚生活应该很好。

        “嗯,李家人待女儿挺好。”这一点杜贞贞得承认。前世她嫁进忠勇侯府时,天天都要忙着立规距。忠勇侯府里的条条规规,哪一条在杜贞贞瞧来都是对她的示威。

        今生嫁到李家又不同,婆母在杜贞贞的跟前,可没说让她这一个新妇立什么规距。

        小姑子李青樱与她的关系还不错。李二郎长的模样挺好看,最主要是会低下身段的讨好人。除着李家是商贾人家,这一点让杜贞贞觉得心头不舒坦外。旁的都还好。

        李家的生活当然没忠勇侯府的奢靡,李家日子跟杜家差不多,算得一般人家。

        偏偏就是商贾这一个低人一头的身份,这让杜贞贞假装不在意,实则在她的心底,她就是很在意。

        杜贞贞心头有什么想法。

        杜绵绵是不知道的。反正三朝回门后,这一位堂姐的生活往后与杜家没太大的干系,与她更是如此。

        乾元十四年,一眨眼就是过去,迎来新的一年。

        乾元十五年,元宵节。

        京城每一年都会有灯火通明的游龙一夜舞。护城河边,一到夜晚时分更有许多的游人来赏花灯,来放花灯许下一年的新愿景。

        这一天,杜绵绵起一个大早。

        杜家今天会来许多的女客,都是来参加杜绵绵的及笄礼。三太太崔氏早早的来寻女儿。杜绵绵瞧着同样起一个大早的亲娘,她有一点小小的惊讶。

        “娘。”杜绵绵福一礼。

        “我家绵绵真俊,今个儿忠勇侯会来宾客。”三太太崔氏早得着忠勇侯府给的消息,杜家的长辈也没有瞒着杜绵绵。

        “是未来的三嫂嫂一个人来。娘,咱们不必过于的隆重。”杜绵绵倒算得淡定。毕竟忠勇侯府其它的女眷没兴趣来杜宅做客。

        至于侯府三奶奶贾氏,杜绵绵大概有一个了解。娘家的爹是正六品的吏部主事,她嫁到忠勇侯府前是贾家的庶女,得着忠勇侯府的婚事后成为记名嫡女。

        贾氏这一个未来的三嫂,要说一点不好奇,杜绵绵倒不至于。可说多好奇,也是未必。杜绵绵的态度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光是忠勇侯府来人,唐家太太这一位正紧的官家女眷,朝廷的诰命恭人,今个儿是你的正宾。”这事情让三太太崔氏的脸上带着为女儿高兴的一份骄傲。

        特别是唐家太太,还请来一位有着朝廷敕命的李孺人做女儿的赞者。

        两位正紧的官家女眷做女儿及笄礼上的长辈参加,一人正宾,一人赞者。三太太崔氏觉得今个儿来参加女儿及笄礼的娘家嫂嫂一瞧见此等情况,她在娘家人面前更是添一份光彩。

        想要人前显圣嘛,三太太崔氏不能免俗,有一点点的炫耀心情。

        杜绵绵瞧着亲娘的高兴,她不再多语。要知道为着今天的及笄礼,杜家上下都是准备良久。至少在请宾客一事上,长辈们是多有操心一翻的。

        杜绵绵这儿是顺从长辈的心意,等着今日及笄礼的开始。

        来参加这一回及笄礼的杜贞贞,她在一回娘家后,她就是心头有点小嫉妒。她见着堂妹杜绵绵时,杜贞贞嘴里说着恭喜。至于这心中嘛,杜贞贞是空落落的。

        杜家的一家子女眷,今个儿是齐齐上阵。有招待来客,与人谈些趣事。有忙碌稍后的小宴,在盯紧此事。各人都有分配的一桩事情。

        等着及笄礼现场是布置妥当。这事情杜家有提前彩排过,这会儿倒是不慌不忙。请着宾客就位。

        吉时到,自是一切就绪。杜宁宁、杜婉婉当一回乐者,给姐姐的及笄礼演凑一曲。她二人是乐得凑一个热闹。

        杜贞贞就是真的旁观者,她就是一个观众。在杜绵绵穿着新的少女锦服出现时,她眼中满是羡慕。毕竟她及笄时,可没有这一场盛大的及笄礼。

        刚到娘家,听着亲娘顾氏讲一讲,这一场及笄礼杜家没掏一分钱财,全是忠勇侯府填补的银子。杜贞贞一口银牙就差点咬碎。

        杜贞贞心头只能嘀咕着,太欺负人,前世她出嫁前,为何就没有一场盛大的及笄礼。

        不关乎杜贞贞什么心情。及笄礼开始。乐声响起,一切就位,当是开礼。

        杜绵绵是及笄之人,她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出来,她向诸位来客福一礼。然后,跪坐于布置好的小席上。

        李孺人这一位赞者为杜绵绵梳头。

        杜贞贞一眼瞧见李孺人,她看见李孺人带的孺人冠。一顶小冠,偏偏只有官家女眷才可以戴得。杜贞贞的手是不自觉得握紧。

        羡慕与嫉妒,杜贞贞心头的滋味,在这一刻是特别的复杂。

        初加之礼,唐家太太这一位朝廷的诰命恭人出现,她为杜绵绵颂唱祝词,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唐家太太的声音动听,常年的养尊处优,她的官眷气度在杜贞贞的眼中是优雅从容。这是杜贞贞最羡慕的地方。

        哪怕是重生一回,杜贞贞一心想嫁进唐家,想给唐家太太做儿媳,为的就是当一回诰命太太。偏偏唐家太太瞧不上杜贞贞。如今呢,唐家太太是巴巴的给堂妹杜绵绵做正宾。

        这算什么?

        这一刻的杜贞贞有一点点的后悔,哪怕知道十多年后的忠勇侯府会被抄家。奈何如今的风光,还有那一份让人眼热的权势,这般的富贵加身,杜贞贞想对自己说她不后悔。

        杜贞贞有点说不出来啊。

        其时忠勇侯府会被抄家,应该可以改变吧?

        这一个答案在杜贞贞的脑海里隐约浮现。杜贞贞思绪万千,她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她以为是不是不太妥当。

        等着杜贞贞回过神来。

        初加结束,杜绵绵离开一回,再度出现时,杜绵绵换上新的襦裙。杜绵绵向爹娘一拜,谢谢父母之恩。此时已经是再加之礼。

        正宾唐家太太再唱祝词,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杜贞贞看着唐家太太为堂妹去发髻小冠上的籫子,此籫子名叫笄。再度带上新的籫子,由赞者李孺人添福,为堂妹杜绵绵扶籫。

        杜贞贞这一刻深深的体会到一种情绪,是的,后悔。

        哪怕是后悔,杜贞贞还是握紧自己的双手,她在心中默默的述说,她不后悔,忠勇侯府的未来注定没一个好收场。是的,没一个好收场。

        重复的话,在杜贞贞的心中来回的默念着。

        杜绵绵再度离开一回,又是再一次的换衣、换籫归来。此时杜绵绵向唐家太太这一位正宾行一个拜礼,这是对唐家太太的感谢。

        初加之礼,二加之礼,此时当是三加之礼。

        做为正宾唐家太太又是净手,再捧上及笄之冠,再唱祝词,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

        唐家太太唱着祝词,做为赞者的李孺人为杜绵绵去发髻上的籫子。此时再加新的及笄之冠。

        杜贞贞瞧着堂妹再度离开,再换新服,再带新籫。

        杜贞贞莫名的觉得有点凉。

        “许是寒气没散尽,暖春还有没到。”杜贞贞自个儿小声的呢喃一回。等着杜绵绵再度出现后,再是行第三回的拜谢之礼。

        杜三老爷、三太太崔氏对于及笄的女儿,自然是一翻欢喜。二人各说一翻祝福。杜绵绵做为及笄的女儿,她自然聆听长辈的祝福与教诲。

        杜三老爷是简单的几句。

        三太太崔氏说话时,她是满面红光,她是早早背好台词,这会儿全是表演。杜绵绵听着亲娘讲完最后一个字。

        杜绵绵拜一礼,道:“儿虽不敏,敢不袛承。”

        一场及笄礼后,自然是宴请来客。

        这时候的杜绵绵进入一个新的圈子。这里的宾客有唐家太太,有李孺人,有未来的三嫂嫂贾氏。总之这一个小圈子,在杜宅这一等的小宴上,那是一个高端小圈子。

        当然拉着杜绵绵来参加的人,自然是杜家大奶奶全宝珠。

        杜宅的来客中,一些女宾客是识趣人,没来凑这一个热闹。这些人里上了年纪的陪着老太太司徒氏说说话。

        一些小辈儿又有二奶奶佟氏拉成小圈子谈些趣事儿。杜宁宁、杜婉婉就在这儿凑热闹。杜贞贞自然也是一个陪客。

        人一分等,阶级不同。

        那等区别,让人如何能忍着羡慕嫉妒恨。

        “大姐姐,你在瞧什么。”杜宁宁小声的问一句。

        “对啊。”杜婉婉回过头,顺着大姐姐的眼神望一眼。杜婉婉凑近些,她说道:“大姐姐,你不必担心二姐姐。今个儿二姐姐是主角儿,再说还有大嫂嫂在呢。大嫂嫂会来事儿,又是说话好好听的。”

        “……”杜贞贞哪里担忧堂妹。杜贞贞是羡慕嫉妒罢了。

        从未曾有过的,这一刻的杜贞贞再度的想到了,她要有一个儿子。她要有一个读书人的儿子。将来儿子做大官,她就是母凭子贵的做敕命,做诰命,做一个官家老太太。

        杜贞贞这儿是狠狠的心头立誓言。

        杜绵绵头一回遇上侯府的贾氏,这一位将来要做妯娌的人。

        “妹妹长得真好看。”贾氏一见着杜绵绵,她就是伸手,她一扶着杜绵绵手,一边打量,一边夸赞,道:“我家四弟好福气,能娶着妹妹这般的人物。”

        “您谬赞了。我担不得。”杜绵绵福一礼。

        “妹妹不必多礼。”贾氏笑着说道:“我这嘴最是老实,从不说假话。我瞧着妹妹与四弟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儿。”

        “恭人,孺人,二位是长辈。您们评评理儿,看看我说的可有一句假话。”贾氏把目光望着唐家太太、李孺人,她是笑着问一句。

        李孺人的夫君是唐府丞的属下,她今个儿会来全是唐家太太的体面。这会儿李孺人的态度,自然全是瞧着唐家太太的意思。

        “晴三奶奶的话,说的准,说的妙。咱们这一位未来的光四奶奶,瞧着就是一位美人儿,长得这般俊俏,等着嫁进忠勇侯府后就与晴三奶奶做一对好妯娌。”唐家太太说的场面话,自然捡着好听的讲。

        “是啊,恭人说的对。晴三奶奶的话没毛病,杜家二姑娘是又俊又好看。”李孺人也是夸一回话。

        这一刻,杜绵绵真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

        当然杜绵绵心中很清醒,她不相信自己这般好命。她又不是世界之子,都把自己当做有主角光环的人物,这未免太自大。

        “诸位莫夸,再夸我就要膨胀了。”杜绵绵福一礼,她笑着说道:“我的心尖儿小,真是一膨胀,就是担不起,真的担不起。”

        杜绵绵摆摆手,她真不是谦虚,她是瞧得清楚自己的斤两多重。

        唐家太太招呼着杜绵绵和贾氏落座。

        诸人又是一起吃茶,又是说些小趣事。这聊着话,自然又到各家的情况。也是这一会儿杜绵绵着着一个消息,朱三爷到国子监读书。

        做为朱三爷的发妻,晴三奶奶贾氏自然是非常高兴。这一位眉眼里笑的欢喜。杜绵绵一琢磨后,她是想通透。

        等着朱三爷从国子监一出来,有着晴三奶奶贾氏这一位的娘家操作一翻。到时候一定能谋一个官帽子。

        官。

        杜绵绵在心中念着这一个字。在这一个时代里,这一个字眼儿是有魔力的。

        一回及笄礼,一场小宴席。

        杜绵绵见过诸位来客,一一谢答一回。杜绵绵认识不少新人物,同时也得着不少京城的新消息。

        在结束这一天的时光时,杜绵绵躺在榻上歇息。她的脑海里还在想着不少的事情。

        “忠勇侯府……”那会是什么模样呢。杜绵绵睡觉还在琢磨着一回。

        似杜绵绵这一般不平静的人,那当然是不老少的。

        晴三奶奶贾氏回着忠勇侯府,她是与丈夫朱三爷商量一回。她道:“今个儿我去杜宅一趟,那一位未来的妯娌模样真俊,看来一定会得着四弟的欢喜。”

        “四弟还跟我讲,他没见过未来的四弟妹。偏偏又是待杜家这一个妻族过于的亲近。我是有些闹不懂四弟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朱三爷这时候随口说几句话。他不怎么在意杜家,一个小小的商贾之家。

        朱三爷更在意的还是国子监的情况。在里面混日子有点不容易。谁让朱三爷就是滥竽充数的一个,他没一个硬实力啊。他心虚着。

        “好歹杜家的老太太跟庆熙堂的祖母是亲姐妹。四弟妹的娘家背景弱,嫁进侯府里能得着祖母的一点怜爱,这就会是一份依仗。就因为四弟妹出身于商贾人家,四弟待四弟妹又是一翻诚心。我才想着拉拢一下。”贾氏跟丈夫说着她的打算。

        “只不过嘛,我心头有点不踏实,说到底大嫂嫂、二嫂嫂的背景太硬。我和四弟妹凑一堆,还是不够人瞧的。”贾氏在一众妯娌里,那是没法子比较。谁让她的出身不敢攀比着两个嫂嫂。

        “是我无能,让你受苦。”朱三爷握着妻子贾氏的手,他是心头有点酸。

        “三爷,您已经是监生,等着从国子监读书出来,往后会有一个好前程。眼下一点小困境,我是不在意的。我相信你的将来一定会有一翻做为。”贾氏给夫君鼓励。

        “……”朱三爷心虚。

        忠勇侯府,庆晖堂。

        侯夫人魏氏听着魏嬷嬷的禀话,她轻轻挥挥手,笑道:“不必在意一些女眷的小事。杜氏还没嫁进来,咱们不必过于担心。”侯夫人真不在意一个庶子给未来的庶媳举办什么及笄礼。

        “内宅这点子事情,我是瞧着一众儿媳妇,哪一个都翻不起浪花。”魏氏很淡定。她把持忠勇侯府内宅的这些年,各处要害的地方都有她的眼线。

        或者说识趣的丫鬟婆子都是知道头顶的女主子是侯夫人。旁的想收买,一点子眼线罢了。都在侯夫人的眼皮子底下。

        “嬷嬷,外头更要紧。”侯夫人魏氏说道:“莲子轩的那一位,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奴婢当家的讲,三爷在外头结交一些新友,都是国子监的武勋二代、三代。”魏嬷嬷小心的禀话。

        侯夫人魏氏一听,她的神色变了。

        “看来老三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我往前倒是落下他啊。”侯夫人魏氏很重视这事情。

        “夫人不必过于担心。三爷结交的全是一些纨绔子弟。真是有本事的,三爷一个也没有攀附上。”魏嬷嬷赶紧回着要紧的话。

        “不,哪家的爷们没一个纨绔子弟的年月。只要将来有本事,这就是一桩趣谈,不甚要紧的。”侯夫人魏氏摆摆手。

        “嬷嬷,我不想等下去。老三继续在外头晃悠,我心头不踏实。还是让老三早些回府里做一个让人捧着的爷们,这般就挺好。”把庶子压在侯府里,至多让他们到府学里作威作福。

        侯夫人魏氏是不想让庶子在外面出头,让侯爷把人脉与资源分一部分到庶子的头上。

        “那……”魏嬷嬷比较一个手势。

        “太粗糙的手法。”侯夫人魏氏琢磨一下后,她摆摆手,说道:“算了,我回一趟娘家。我的嫂嫂应该也不想定国公府的庶子在国子监里读出一个官帽子来。”

        “有些事情,我可不能做。还是让嫂嫂这一位急性子的动手为好。”侯夫人魏氏表示,有其事,嫂嫂服其劳。

        次日。

        杜绵绵接到忠勇侯府的一份礼物。当然是未婚夫朱弘光相赠。

        杜绵绵打开奶娘呈上来的匣子。然后,她瞧见里面装着的是一本书籍以及一封信。杜绵绵打开信粗略一读,她是心头有数。

        “有点好奇呢。”杜绵绵轻声呢喃一句。

        杜绵绵是真好奇,朱弘光给杜绵绵的书信里,讲到他自己琢磨着写出的第一回小说。当然是初试一回,朱弘光不太自信。

        杜绵绵打开书籍,她快速读上一回。

        时间过了多久?杜绵绵没一个数儿。她只是在看完这一本书籍后,她是搁下。尔后,杜绵绵闭上眼睛,她伸手揉一揉太阳穴。

        杜绵绵揉一揉太阳穴,再是做一做眼保健操。待觉得眼睛舒坦,杜绵绵才是又眼开眼睛。她是望着小说,她笑一声。

        “这般挺好。”杜绵绵是真的高兴。夫妻二人寻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将来有更多的话题能聊聊。

        于是杜绵绵提笔,她准备给朱四表哥也是写一回批注和读后感。当然是夸一夸,给朱四表哥更多的鼓励。

        《风尘侠客》是朱弘光写的第一本小说的第一章回。小说写着一个侠客仗刀走天涯的故事。这一个侠客世界里,一刀会致命,很有一份军中撕杀的壮烈气度。

        至于侠客为何闯天涯,说好听点叫游览山川,增涨见识。真实情况是官场失意,才会去行侠仗义,抱打不平事。

        杜绵绵读出一个意思来。朱四表哥的心头还有一个梦想。

        “风尘侠客,这算是原谅我这一生放纵爱自由吗?”杜绵绵准备也回敬朱四表哥一整本的读后感想。所以她是一边写,一边挺欢乐的吐槽。

        等着朱弘光拿到杜家表妹的读后感,已经是五天之后。朱弘光看着杜家表妹送来的一整本的读后感,他莫名有一种熟悉的记事感觉。

        “表妹……”朱弘光摇头一笑,他当然懂得表妹的趣味何来。想是回敬他当初的一本读后感。

        “有趣,有趣。”朱弘光倒是挺高兴的,这般的交流,彼此纸上你来我往。朱弘光对于书中的世界有上一翻欢喜与兴趣盎然。

        初提笔,写下自己的故事。

        朱弘光与人分享时,自然带着一种小骄傲,还有一分小忐忑。

        翻开杜家表妹的读后感,字字之间,全是鼓励。

        “我应该没那般小心眼儿吧。”朱弘光觉得自己是一个大气之人。可在杜家表妹的读后感中,朱弘光没发现一字批评之意。除了夸,还是夸。

        过于夸赞,让朱弘光不好意思起来。他真的写得那般好。

        在杜家表妹的来信中,朱弘光读着表妹的打算。

        “开一家书铺吗?”朱弘光想一想,他琢磨着这般也不错。将来与表妹一起打理书铺,把自己喜欢的小说出版成册。

        能做一个留名客,能把自己写的故事与人分享,还是许多人。朱弘光有一份喜悦。

        “盼着与表妹早日成婚,到时候我二人一起开书铺。”朱弘光是觉得真不错。他是盼着当书铺的东家。

        “书铺、茶楼、说书人。”朱弘光一一念叨一回。他觉得这般挺好。自己喜茶,自己写书,再是让说书人传开美名。

        朱弘光觉得自己有一份小小的事业,他觉得整个人有一种盼头。那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是一种得到尊重的感觉。

        当侯府的蛀米虫,看着舒坦的日子,朱弘光过得有一点的腻味。他觉得换一种生活没什么不好的。

        “嫡母应该会很高兴,我这等庶子去打理一个书铺的生意。哪怕添一个茶楼,茶楼里多一些吃食生意,添上说书人,添上戏曲人。应该都只是小事。毕竟商贾一道,在侯府眼中都是上不得台面。”

        朱弘光知道哪些事情,他去做了,嫡母会装着瞧不见。

        “指不定父亲来骂我这无能的儿子,嫡母还会拦一拦,给我行一些方便之门。”朱弘光在自嘲。

        亲爹什么性情,嫡母什么模样。这些年朱弘光是瞧一个清楚。

        朱弘光琢磨着自己的快乐。

        他的目光是望向莲子轩,他忍不住嘀咕一句,说道:“不像是嫡母的手段,三哥在国子监一直妥妥当当,难不成真的能混上一顶官帽子?”

        朱弘光有点怀疑嫡母是不是改了性情。他觉得三哥去试探一下水深就挺好。如果有机会,朱弘光不介意去捧一捧祖母的开心。

        只要三哥能混着一顶官帽子,朱弘光就能给自己也挣来一顶。都是侯爷的儿子,都是庶子出身,三哥能办到的事情,朱弘光瞧见空子,一定也要钻一钻的。

        被朱弘光念叨的三哥,莲子轩的朱三爷。

        这会儿朱三爷在跟发妻贾氏商量话,他道:“成国公府的曾四爷做得局,我入一股。这一回保证能发一笔。”

        “会不会惹来麻烦?”贾氏有点小担忧。

        “不怕,上头有人顶着。”朱三爷倒不太担忧。京城这地方什么都缺,就不缺着有背景的主儿。

        “我觉得还是安生待到国子监结业就好。拿着国子监的考评,再运作一个官位,目的就是达成。旁的小事都可以缓缓,咱们这等人家,哪会真的缺银子使唤。”贾氏以稳字为重。她觉得如今还是老实一些的好。

        万事以稳,不犯错,就是最大的利好。

        “咱们哪可能不缺银子。”朱三爷摇摇头,他道:“我若不结交人脉,光靠着泰山大人那一边也是一个难字。官缺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是人在巴巴儿的盼着。”

        朱三爷没讲的是,他在国子监里被人孤立。他不是不想混到精英圈子里去,实在是自己的家世背景,还有学问一途,那真就拿不出手。

        朱三爷是没法子,这才会混到纨绔子弟这一个小圈子。

        小圈子进来不容易,想出去更不容易。朱三爷不想得罪人,他更不想把好不容易结交的人脉是挥霍掉。

        “可是……”贾氏还想劝话。

        “你放心,这一回还有定国公府的小公爷。”朱三爷说着背后的靠山。

        “这怎么可能。”贾氏吓住了。

        定国公府,忠勇侯府的侯夫人魏氏的娘家。定国公府的小公爷是嫡出,是东宫太子妃的亲弟弟。这一位妥妥的未来国舅爷。

        这等身份的人做靠山,贾氏的心是不再提着。毕竟贾氏觉得这一回不可能出事。就是出事儿,也是算不到自家头上。实在是小公爷的身份太够份量,能挡风浪,能压仓。

        “小公爷如何没跟大哥、二哥走得更近?”贾氏有点不明白,这一位小公爷应该跟亲表哥朱世子、朱二爷走的更近才对。

        “哼,大哥、二哥都是正紧的官老爷,他们忙着朝廷大事。小公爷如今还是混在国子监里读书,他们之间压根儿就不是一拔人。”朱三爷表示混不到一堆去。

        对于大哥朱世子、二哥朱弘明,朱三爷是羡慕又带一点点的小嫉妒。没法子,哥哥们太优秀,把弟弟衬成渣渣。

        弟弟朱三爷是自卑的很。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5005353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