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义弟 > 第41章 青州一时粮草贵(二)

第41章 青州一时粮草贵(二)


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于梓心中十分喜欢这份难得的宁静。

        隐隐约约听到草木深处传来“咿咿呀呀”的戏曲声,于梓自来了明朝还没有听过明朝的戏曲,当下脚下寻着戏曲的声音追去,转过几处石子路,又拐过一条长长的长廊,终于走到了戏院。

        戏院向南一面戏台,台下放置了很多茶座供观者喝茶、看戏,二楼四面则设了几间雅座。

        茶座都坐满了人,没有空位子,一个点头哈腰的小二将二人引到一处四座的桌子上跟另外两个年轻人拼桌落座。

        于谦要了一壶碧螺春,自斟自饮起来,他向来对听戏不感兴趣,逢年过节时母亲常请了戏班子在家里唱上几处,他只听得戏台上咿咿呀呀一片,听不出半句话讲的是什么来。

        今日不过是不忍扫了于梓的兴致。

        戏台上唱的是《琵琶记》,于梓上辈子也听过几回,但对这个戏剧着实喜欢不起来。

        《琵琶记》讲的是书生蔡伯喈进京赶考中了状元,牛丞相就把自己的女儿强硬的嫁给了蔡伯喈。蔡伯喈老家中的妻子赵五娘一面苦苦等待进京赶考的相公回家,一面尽心侍奉公婆。

        后来公婆因为思念久不回家的儿子相继去世,赵五娘只好抱着琵琶一路卖艺乞讨,赶到京城中找寻负心的相公。

        此时正唱到赵五娘进京寻夫的唱段,戏台上一位穿着黑色丧服的花旦面容悲戚,控诉负心汉:

        “唉!夫君你责怪我声声怨气,你可知三年来我苦苦支撑……自从你与为妻长亭别离,从此后天涯渺渺再无消息……一路乞讨千万里,抱琵琶相府来见乘龙婿……”

        于梓老神在在的听着戏,扮演赵五娘的花旦唱功还算不错,只是终归年纪有些老了,声音中的一丝苍老掩也掩不去。

        台下的看客听得十分专注,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

        于谦听得无趣,小声问于梓说:“这戏唱的很好吗?”

        于梓歪头小声说:“论唱功倒也不错,只是声音有几分苍老,有几处调没有唱上去。只能说是唱的平平实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于梓只是小声跟于谦评论两句,却被同桌的另外两个年轻人听了去,两人中一个头戴黄色方巾的公子哥开口讥讽道:“一个毛头小子好大的口气,你认得台上的是谁吗?”

        “不认得。”于梓实话实说。

        那年轻人脸上的嘲讽之色愈盛:“连苏州鼎鼎大名的戏曲界第一人苏梅帘的名号都不知道,还敢在这里对苏大师评头论足,有些人的脸皮真是比猪皮还厚。”

        另一个年轻人也配合着哈哈笑起来。

        于梓向来最瞧不上那些一味追捧大师的人,上辈子她作为国家泰山级戏曲大师的孙女及内门弟子,就常被人因她爷爷的名声而刻意吹捧,她为了不给爷爷丢脸,硬扯出来一个笑脸,心里却是骂骂咧咧一片。

        于梓反唇相讥道:“我只是就她唱的这段戏来评价,管她是不是什么大师,唱的一般就是一般。”

        黄头巾的公子哥笑道:“听你口气这么大,定然唱得比苏大师还好,不如你上台去唱一段,让我们听听是不是比苏大师唱得好?”

        于谦将茶杯放到桌上,悠悠说:“公子这话便是不准他人评论是非了,难不成公子日后嫌弃自家老母鸡不下蛋,还非要自己先下出个蛋来,才能跟别人抱怨自家老母鸡不下蛋吗?”

        于梓听得哈哈大笑,公子哥一时被他说的找不到话来反击,只瞪大了眼说:“你……反正你唱不过苏大师,就别说他坏话。”

        “哦?那如果我唱的比她好呢?”于梓说道。

        “你要是唱的能比上苏大师一根手指头,我就在戏院里跪着爬三圈。”

        于梓笑眯眯地给他加上一句:“还要边爬边喊‘于梓是我爷爷’。”

        黄头巾的公子哥想着眼前这个毛都没长全的小子怎么会唱得过二十多岁就名震江南红了二十年的苏梅帘,满口答应道:“好啊!只怕你没胆子班门弄斧。”

        正好台上的一出戏唱完了,黄头巾的公子哥高声喊道:“班主,这里有个小子说自己唱得比苏梅帘苏大师要好得多,要唱上一段让大家评评呢。”

        满座宾客立时哄堂大笑起来,台幕后的老班主以为有人要踢场子,气势汹汹的走出来,见到要登台唱戏的人只是个十二三的小娃娃。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么个小娃娃恐怕基本功还没练好,能唱出什么名堂了。

        老班主怕污了一众听客的耳朵,大度的说道:“小公子,你还是再练上几年再来吧。”

        “老班主,不如让他唱上一段,也让我们乐呵乐呵。”

        “是啊,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该让他出个丑,从此也知道天高地厚。”

        “……”

        老班主低估了听客们想看别人出丑的心里,想着既然听客想看,让他唱上一唱也无妨,权当一乐,遂说道:“既如此,不知道小公子要唱什么戏?我也好让乐班配合你奏曲。”

        于梓站起来说道:“你们这里没有那曲子,也不妨事,我清唱就好。”

        黄头巾的公子哥在一旁嘲笑说:“要是奏了乐,他怕是连乐点都跟不上。”

        老班主瞧着于梓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一哂,面上却是不显,又问道:“那要准备些什么道具?”

        于梓眼睛转了一圈,拿起一把唱戏用的粉色折扇说:“要接您这把扇子一用,其他都不用了。”

        戏台下议论纷纷,于梓也不管他们,兀自登上台,对着台下的于谦点了点头,先吊了几声嗓子开声,又引得台下哈哈大笑。

        于梓全然不理,对坐在台下的老班主作揖道:“多谢老班主,小生这就开唱了。”

        于梓横执了折扇,迈了几步小碎步,全换了一副女儿家的姿态,开口唱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她一开口,就是一副娇媚的女儿声,执着折扇落寞的看着“眼前”的花草: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她又迈着小碎步走得几步,眼波流转,活似一个在自家后花园闲逛的闺家小姐: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溅!”

        折扇打开,她抖着折扇,半遮面容。

        于梓虽然穿着一身男子的黑蓝直裰,可她的神态和声音都让人觉得台上的唱戏人就是自己梦中多情的千金小姐,台下原本吵嚷的看客此时皆寂寂无声。

        向来不喜戏曲的于谦也看得入了迷,他忍不住想起来诗经上他曾不以为意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戏台上。


  (https://www.50331.cc/chapter/49677826/5252263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