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隐侠梁天机 > 第五十一章 真相大白

第五十一章 真相大白


  眼见守卫倒下,梁天机立刻返回到平台,向下拉了拉绳索。于是,悬崖顶上的顺子和高丛也攀着绳索下来了。

  之所以由梁天机先下来解决守在洞口的守卫,是因为以高丛的武功很难一招制敌。毕竟他与那守卫都是同教中人,大家武功路数基本相同。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放倒守卫,那守卫就会立刻启动机关,如此,梁天机他们再想进入太乙教可就难了。

  看到梁天机出其不意,在顷刻之间干掉守卫,高丛心中敬佩不已。这让他更加义无反顾地坚定了“反水”之心。平时,他是一个很骄傲和自负的人,在太乙教中专司巡夜和对外追杀之职。江湖上虽然没有他的传说,但江湖上被他杀掉的人却不在少数。

  湘南之霸,甄金刀甄广域,公然叫嚣要对付尸蛊教发出的血蛊令。于是,高丛在甄金刀叫嚣后的两个时辰内,摘掉了他的头。湖北水道绿林总瓢把子陈羽林竟敢为尸蛊教的“仙果”提供庇护,于是,高丛疾行五日,一夜之间杀掉陈羽林全家二十余口。黔东彝族首领阿天朵纠集滇、黔、川三省数十位高手和隐士前来湘西寻尸蛊教决战,被高丛带领五大护教半路截杀,尽数打死......

  雁过要留声,但高丛却从不留名。江湖上,剩下的,只有“尸蛊教”的传说。

  直到现在,高丛一共只败给一个半人,那半个人是风震,因为他的疏忽让风震成了漏网之鱼。而另一个人就是降服他的梁天机。

  放倒了守卫,三人又悄悄地潜进太乙教的腹地。

  按照计划,高丛带顺子将去放火烧掉太乙教豢养的所有毒蛇虫蛊,而梁天机则直插太乙教的绝密之所,也就是安放历代天目的墓室。

  在与顺子和高丛分开后,梁天机便按照风震事先画好的地图,向太乙教的墓室摸了过去。但因为风震叛教二十余年记忆已经模糊,并且他也不是太乙教的核心成员,因而对太乙教的核心区域也是知道得不多,所以,他画的图其实并不准确。这导致梁天机在太乙教迷宫一般的群洞内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通往墓室的路。

  “如果今夜事情不成,明天天一亮,事情可就不好办了。”梁天机心里暗暗地着急。

  “师父的图怎么跟我找过的地方完全对不上呢?难道这里面的布置改动过不成。”梁天机接着分析到。

  但转而一想,他又否定之前的想法:“这些山洞和通道都是天然形成的,并非人力所能改动,既然师父的图与这里的结构完全对不上,那是不是说,师父也从未到过这里。”

  如此一转弯,梁天机立刻想通了:“是了,师父是太乙教的下人,既然是下人,他平时只能在干杂役的场所活动。而现在这个地方明显是太乙教高层活动的地方啊。”

  一想到这里,梁天机心中豁然开朗。他赶紧原路返回,回到刚才与顺子和高丛分开的地方,接着又朝着他俩行进的方向跟了过去。因为顺子和高丛正是要去太乙教中打杂役的场所。饲养毒蛇虫蛊的地方,当然就是杂役工作的地方。

  在走过一段又暗又湿又长又弯又逼仄的小洞后,梁天机进到了一个较大的山洞内。此时,一阵浓重的腥臭味扑面而来,他几乎要被熏得晕倒。

  此刻,梁天机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横贯于山洞之中的天然石桥上,石桥的两边装有护栏和扶手。而腥臭味则是从石桥的下方传上来的。借助洞壁两边插着的火把,梁天机努力向下方察看。

  这一看不要紧,他的头再次一阵眩晕。是起鸡皮疙瘩的眩晕。

  原来,在石桥的下方,有好几个用石头垒成的池子。这些池子是向上敞开的,既没有水,也没有盖子,只是用一些麻绳编织成的大网给覆盖住。透过网眼向下看去,梁天机看见那些池子里密密麻麻的养着毒蛇虫蛊以及老鼠。有的池子专养毒蛇、有的池子专养蟑螂、有的池子专养老鼠、还有的池子中各种毒物掺杂在一起相互撕咬。

  巨大的腥臭味一阵阵地从下方传上来,刺激得梁天机心里直犯恶心。虽然他的心态异乎常人的稳重,但看到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毒蛇虫蛊,他的心脏也止不住地哆嗦了起来。

  更让梁天机觉得受不了的是,在这些池子里,在那些密密麻麻四处爬行的毒物中间,时不时地露出森森的白骨。这些白骨,东一具、西一具,有的完整成形、有的散落多处,每个池子内都有白骨。少则十几具、多则几十具、上百具。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从形状上看,无疑都是在活着的时候被毒物疯狂的撕咬,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才死亡的。

  看到这里,梁天机明白了,太乙教把这些毒蛇虫蛊当成最严厉之刑罚。一方面,用它们来惩罚教内的叛徒,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威慑。另一方面,又可以用犯事的人来饲养这些毒蛇虫蛊以增强它们的毒性与人体之间的亲和力,从而培养出蛊毒来。

  难怪梁天机当初用“喂蛇”吓唬高丛时,高丛立马选择投降了。

  “这他妈不是苏妲己的‘虿盆’么?”梁天机忍不住地骂道,“太乙教竟然对人用到如此残忍的刑罚。现在是时候要铲除这个邪教组织了。否则,不但师父与我难以安生,世人还会继续遭到太乙教的祸害,呸,该死的‘尸蛊教’。”

  虽然梁天机被眼前的景象气得发抖,但他还有更要的事要做,所以他只能继续向前寻找太乙教的墓室。毁灭这些毒蛇虫蛊的事,自有顺子和高丛负责完成。

  穿过石桥,梁天机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原来,他已经走出了山洞,他的面前是一块较为平整的露天山坳。直到这里,梁天机才松了一口气,刚才那种郁结和沉重的心理,似乎得到了释放。

  因为,这块山坳,明明白白地被风震画在了地图上。

  “总算找到地方了。原来,师父一直是在这里长大和耕作的。这块山坳被群峰完完整整地包围在其中,真是太乙教天然的种植之所。难怪太乙教可以与世隔绝,全然因为这块面积挺大的耕田帮助他们自给自足、自产自用。”梁天机心说道。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梁天机按图索骥,又穿过山坳进入到周围其他的洞穴中,期间,也零星地碰到太乙教内的杂役、下人在忙碌干活或是在走动,但听力异于常人的梁天机都能事先听到动静,从而很好地进行了规避。

  此外,他之所以能自由穿行而没有被人发现,全因为太乙教的杂役和下人不是聋人,就是盲人。这一点,风震已经事先告诉过他。所以他也能放心大胆地快速行进。

  最终,按照地图的指示,梁天机找到了太乙教的核心重地,太乙教的书库。上书:重畿之地,擅入者死。

  因为风震打小就经常来这里查阅图书,所以他对这里的安全路线也是相当的熟悉。也正是风震将它们都事先标记在地图上,梁天机才得以顺利地进入到书库中。

  再从书库的角落中找到了机关。

  拧动机关,书架后的一扇暗门开启。

  里面正是太乙教历代天目的遗体。

  这些遗体全部经过特殊的处理,表面上看去,象活人一般,栩栩如生。

  “终于见到你了,李雪衣大人。”梁天机虽然痛恨太乙教的邪恶和残忍,但当面见到了传说中的太乙教创教大首领,他还是禁不住肃然起敬。

  眼前的李雪衣,端端正正地坐着。身穿一套蓝色镶金蟒、并配有锦绣牡丹团花的锦衣卫飞鱼服,头戴金翅麒麟圆形钹笠帽。两只手握着一把长长的绣春刀,绣春刀的刀头又顶在地面上。他的脸略显方正,两只眼如卧蚕一般修长,再配上一双星目。整个人看上去,不怒自威、威风凛凛。

  梁天机的视线从李雪衣的身上离开,作为一个风水以及环境勘验的专家,他又仔细地打量起眼前这座墓室。

  此处端得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不但干湿适宜,而且通风透气,温度宜人。环视整座墓穴,甚至连霉斑和灰尘都没有。简直就是风水术中的极品墓穴。再加上后人对这些逝去的大首领做了一些尸身上的处理,所以他们看上去才栩栩如生,而身上的穿戴以及墓穴中其他的纱帐帷幔和纸张、木饰之类,在几百年的时光中也是保存的相当完好。

  当然,梁天机不能只看热闹和表面,他还要认真、仔细、小心地查看这墓穴中是否存在机关、暗器之类的潜在威胁。

  但旋即,他又释然了。以眼前这座墓穴的极佳风水来看,这座墓穴被人为地设计和安放暗器、陷阱等机关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太乙教这样做了,那这间墓穴浑然天成的风水格局就会被破坏。那样,太乙教历代天目的尸身就会腐烂和坏掉,这里面的一切物品也就会腐朽。

  此刻,梁天机放心地在墓室中来回走动。因为他想看看这里是否有什么碑文、石刻的记载,可供窥探太乙教的秘密。

  风震年轻时,曾因机缘巧合而误打误撞地进到这间绝密的墓室,只是他那时心里实在过于害怕而急匆匆地退了出去。这便导致,他对太乙教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历史使命,仅能知道个大概,而未知其详。

  现在,既然梁天机已经深入太乙教的重畿之地,他无论如何都想搞清楚太乙教背后的秘密。

  在经过一番细致地勘验后,梁天机真的在墓穴的暗角处发现了一块石刻,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大明东宫都指挥使司,锦衣卫千户,李雪衣,训曰:鄱阳湖大战,余全家上下一十五口尽丧于陈氏乱兵,惟余以幼龄而得逃生天,蒙中山候汤和相怜,养于府内。及至九岁,入亲军都尉府,秘习功法战阵及勤王护驾之法,后,入于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专司密查、缉捕之事。洪武二十八年,奉吾皇之命,携五瑕珠及诚意伯太乙真经潜入此境,并创太乙圣教,以备不测。后......”

  看到此处,后面的字迹突然模糊了起来,像是被人磨掉了一样。

  梁天机正看得起劲呢,这太乙教的秘密眼看就要真相大白了,谁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却突然没了下文,这让他此刻的感觉如同吞了苍蝇一般的难受。心道:“为什么后半部分会被销毁,难道此中还另有秘密?”

  “师父曾说过,这个邪教其实是在守护三个秘密,第一个秘密是一本可以经天验道的预测奇书。第二个秘密是一窟富可敌国的重宝奇珍。而第三秘密则未知其详。”梁天机回忆着风震曾经说过的话。

  “现在看来,这第一个秘密就是石刻中提到的‘诚意伯太乙真经’,既然此书被冠以‘诚意伯’的名号,那自然是刘伯温写的书。再结合这个邪教的真实名称叫‘太乙教’,那就说明这本书与‘太乙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太乙式’原本由唐代天官星占家王希明创制,的确是一部可以预测朝代更替的奇书。那么‘诚意伯太乙真经’当是刘伯温在王希明的基础上写成的书。想必这本书能更加准确地预言朝代的更替喽?”梁天机分析道。

  “只是,李雪衣为何要奉洪武皇帝朱元璋之命把这本书当宝贝一样地藏在此地呢?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梁天机想不明白。

  “那么,洪武皇帝为何又要在此处藏匿大量的重宝奇珍呢?难道,这是他自己的‘私房钱’不成?可是,话又说回来,他身为开国皇帝,总是心系穷苦百姓,对于贪官痛恨至极,怎么他反倒私藏了这么多珠宝呢?”对于第二个问题,梁天机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就是五瑕珠了。关于这一点,风震讲得很明白,这颗珠子是用来找到上面两个秘密的关键线索。所以,关于五瑕珠,梁天机并没有多想。反正他已知道,五瑕珠就在汪敬贤的手上。

  梁天机此刻,最关心的是第三个秘密。那第三个秘密是不是石刻中已经被磨掉的部分呢?

  好不容易进来一趟,梁天机当然不想放弃。于是,他掏出了峨眉刺,用刺尖循着被磨掉字体的残余痕迹缓慢地滑动,一边滑动,一边闭着眼睛,用自己的心随着那峨眉刺移动的轨迹,慢慢地勾勒出那些已被磨掉的字体。

  渐渐地,他的心里又零零星星地蹦出“靖”“又”、“聿”“文”、“复”“立”、“珍”

  “玉”等字眼。

  梁天机闭着眼睛,任凭自己的思绪在当下已知的线索中飞快的穿梭,突然,他的眼睛睁开,他黑色的星目立即爆射出闪闪的精光。此刻,他的头脑中仿佛已经勾勒出了第三个秘密的轮廓。

  “这第三个秘密,莫不是与建文皇帝朱允炆有关?”他在心中大胆地进行设想。

  要知道,在朱元璋过世后,他的儿子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从北京攻入南京,赶走了朱元璋的孙子,也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从此开辟了永乐盛世。而建文皇帝朱允炆则象人间蒸发了一样,永远地消失,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悬案。几百年来,关于朱允炆的去向,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但也都拿不出真凭实据。

  “前文,李雪衣说他奉洪武皇帝之命携带五瑕珠和诚意伯太乙真经来到此处创立太乙教,以备不测云云。现在已知,五瑕珠可能是找到宝藏的线索,而诚意伯太乙真经则可能是刘伯温利用太乙式推演明朝的气数和皇位更迭的情况。这是不是说,当初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得知刘伯温推演的结果后,未雨绸缪,将一批很值钱的珠宝藏在这苗疆,以备后世在出现不测之事时,避居此地呢?”梁天机的内心在飞快地算计着。

  “并且,在那些被磨掉的残字中,‘靖’就是‘靖难’的‘靖’。‘又’是‘难’字的‘部首’。‘聿’则是‘建’的残留。‘文’难道不是‘建文’的‘文’?‘复’与‘立’可以组成‘复立’......这可就不是“靖难”、“建文”、“复立”么?”不用再迟疑了,梁天机几乎要在心中欢呼了起来。

  “若这第三个秘密,指的是建文皇帝曾经藏在此处。那太乙教背后的整个秘密则是:李雪衣是老朱亲自挑选出来,秘密保护太子朱标或皇太孙朱允炆的,老朱可能与刘伯温事先预见燕王朱棣会谋反,所以在此处藏匿大量珠宝,并将藏匿的地点放在五瑕珠中,交给了李雪衣保管。后来,燕王果然谋反,李雪衣一定是携带五瑕珠和刘伯温的太乙真经,一路保护败走南京的朱允炆避居此地。而为了掩人耳目,李雪衣创立了太乙教,对外则以尸蛊邪教的面目示人。”梁天机的推断,简直再合理不过了。

  “只是,为何建文皇帝避居此地的内容会被磨掉呢?”梁天机却再也想不出原因了。毕竟这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个中原委,实已不可考。

  


  (https://www.50331.cc/chapter/60573680/71965847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