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乔胜利急慌慌地穿过一片瓦砾堆,找了个相对安静点的地方,对着电话那头说:“当然不服了。你去翻翻镇里的党建报表,平均每天就要一张。年度镇党委党建工作报告前后总共修改十几遍,就因为一个格式标准不对,就要问责。主任,你也是从基层干出来的,你说谁能服气呀?”

        又是一阵机器轰鸣,乔胜利把手机换了个耳朵听,接着说:“几个处分,我都无所谓,我是因为镇里那些兄弟姐妹们叫唤。今年要搞省级示范镇,除了感冒,发烧,他们没睡过一天的整觉。举全镇之力,四面开花,99%的工作都做得没话说,就因为一项全县重点工作落了后,考核就排到了全县倒数第四,差一分就是倒数第三了,哥,反正我就一句话,这个处分决不能给分管副镇长,就给我,要不我就不干了。”

        “又给你?乔胜利你可想清楚了,你身上背过多少处分了?”电话那头反问道。

        “哎呀,我早习惯了。一把手肯定要挨打的,别打要害部位,别打死就行了。”

        正说着,忽然一只手从后面推了一把,把乔胜利推了个趔趄。他匆忙挂断电话,刚想骂娘,转头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乔胜利骤然想起,早上俩人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事儿还呛呛了两句,没想到这会儿妻子竟然找到了这里。

        周围几个同事都在默默地看着,乔胜利拉着脸,硬着头皮问道:“是不是门钥匙又锁家里了?说好几次了,要是怕记不住,你就提前——”

        啪,妻子二话没说,把一个白色小药瓶扔到了乔胜利的身上。乔胜利慌忙接住一看,原来是自己每天必须服用的降压药。他的语气也跟着软了下来:“忘带了。上你的班吧,你还大老远送过来。”

        妻子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高血压不好好治,以后就是个脑血栓。你自己不怕,别害儿子和闺女以后伺候你。”

        说完,她扭头就走,把乔胜利晾在了原地。

        同事在侧,乔胜利也有点挂不住脸,冲着妻子的背影,嘴硬地喊了一句:“光知道送药,水呢?”

        吕青山紧锁的眉头在梅晓歌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所以,他一早吩咐范太平整理县里的经济数据去办公室等他。

        “这是蒋县长来的那年,一直到现在的数据。”范太平坐在梅晓歌对面小心地说。

        梅晓歌边看边问:“以前的有吗?最好把历年所有的经济数据都拿过来,包括出问题的那些,我都看看。”

        范太平点点头,正准备起身离开,一阵敲门声,联络员小周走进来汇报说:“县长,主任,有几个上访的。”

        “找信访局呀。按程序走,怎么一来就找县长?”范太平有些不快地看着小周责问道。

        “郝局长也在外面。”小周的脸色有点为难,“这些上访的有些不一样,都是县医院的大夫。”

        梅晓歌意外地一愣,起身说:“走吧,去看看。”

        会客室里,八位退休专家,不卑不亢地坐在梅晓歌对面。梅晓歌认真地看着一页手写的情况说明,上面清楚注明了几位专家被拖欠退休工资的日期、数额等等情况。

        “这个月初,发的只是四个月前的退休工资。我看看,从去年一过春节开始就是这样了啊。”梅晓歌边看边念,心情也愈发沉重。

        一位领头的医生坐在梅晓歌身边,正色道:“其间还曾有过多次不间断的情况出现。医院的返聘门诊补贴也有拖欠。”

        “院长怎么说?”梅晓歌问。

        “院长的工资和我们是一样的。大家收不到,他也收不到,都没办法。”

        梅晓歌明白了,院长还在任上,有苦难言。退休专家扛不住了,只好自己出头。院长和专家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下面的人呢?医生连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怎么安心给病人看病呢?

        一连串的问题涌入了梅晓歌的脑子,不过他没有像吕青山一样紧锁眉头,反而加倍和蔼耐心地说:“我小时候得过肺炎,就是史主任给治好的。当时连着发烧,老人不懂,给乱用药,安乃近,到了县医院才知道有风险,您可能都忘了。全县三十万人的身体健康都得拜托大家。放心,今天这个事情,必须有个说法。”

        此时,范太平从门外走了进来,坐在最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冲梅晓歌微微点了点头。梅晓歌知道,此刻他要找的人马上就要到了。

        县财政局局长叶昌禾在县政府大楼的楼道里一路小跑,半路上遇到几个熟人,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因为怕下面乡镇的干部拿着条子来要钱,叶昌禾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连电话都不敢接,可他今天偏偏错过了一个最重要的电话。财政局办公室的吴主任急冲冲地跑来告诉他,新来的县长要找他。

        叶昌禾一边跑一边盘算着对策。不论谁找他,其实都是一件事——要钱。下面的人要钱,他可以躲一躲,县长找他要钱,他躲不了。可钱去哪儿找呢?

        来回思量之间,叶昌禾已经到了会客室门外。他推门进去,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除了梅县长和范太平,还有常务副县长明路,分管医疗的副县长兰茂林,甚至连县卫健委主任、县医院院长也都来了。叶昌禾本想找个不显眼的下首处坐下,可是早已没有空位了。范太平冲前面指了指,叶昌禾只好硬着头皮坐到了梅晓歌旁边给他预留的位置。

        此时,会客室里气氛颇为凝重,梅晓歌尽力轻松地玩笑着:“平时想聚这么多专家可不容易,你们谁想咨询什么医疗问题抓紧了,义诊啊。”可惜这个笑话显然不足以稀释空气中的紧张,好在此时叶昌禾进来了。

        梅晓歌一见他,马上说:“财神爷来了。具体情况,范主任电话里和你说过了吧?今天咱们这样,卫健委也在,一起商量个办法,拿个方案出来。工资缺了咱们自己,也不能缺了救命的人。”

        叶昌禾刚想说话,县医院的院长抢先说了一句:“医院的工资一直是七三开,今天回去我们就把三十补齐,返聘补贴以后也准时发。”

        医院抢先表态,下面就轮到政府这边了。卫健委主任看了看分管副县长兰茂林,兰茂林又看了看常务副县长明路。明路不能再看梅晓歌了,他只能转向叶昌禾,问道:“剩下的七十,叶局长能补吧?”

        叶昌禾手心都冒汗了,他深吸一口气说:“这个事情之前就研究过,我也知道,真的不是故意拖着,实在是……”

        “知道你也不容易,”梅晓歌轻轻打断了叶昌禾的话,“想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先挪一挪。要不哪天组织去医院体检,咱们过去量个血压也没人管啦。”

        此时,不光是手心,叶昌禾连后背都开始冒汗了。他犹豫了两秒钟,艰难地开口说:“县长,前面的雪球滚得实在太大。最多,我真的只能挪一半。”

        会客室里静得只剩下众人的喘气声。几个专家眼巴巴看着梅晓歌,单看他如何决断。梅晓歌看了看明路,思考片刻,对叶昌禾说:“那就这样,和拆迁以后建的商品房一样,按揭。剩下的一半打个包票,分批发放,最多不超过——”

        叶昌禾看了一眼梅晓歌,咬牙说出了时间期限:“三个月。”

        乔胜利终于可以下班了。

        上午还算好的,帮着已经签字的住户搬搬家,拉拉东西,身上虽然累,总归心里有点着落。想想自己,从半夜里忙到半晌午,没有媳妇送来的降压药,怕是真的要犯脑血栓了。乔胜利看看时间,还来得及,于是破天荒地去了趟菜市场,买了几样孩子爱吃的菜。

        一片好心扑了个空,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乔胜利拿起手机刚想给妻子打电话,猛然又想起早上妻子的冷脸。他迟疑了一下,拨通了老丈人的号码。

        “爸呀,小曼回去了吧?我知道我知道,孩子们老想去你们那儿,没人管他们玩手机呀。我刚到家,这两天有点忙,过了这阵子我去看你啊。我陪你喝一杯。好,好。”

        老丈人年纪大了,接电话习惯性免提。乔胜利仔细听着,虽然妻子在那边没搭话,但情绪大概还不错,还惦记着送药,那就是没真生气。乔胜利一边默默安慰自己,一边轻轻舒了口气。

        既然是一个人的午餐,那就不必费事了。冰箱里常年备着的速冻饺子,足够填饱肚子。可是热腾腾的饺子还没送进嘴里,咣当一声巨响,一块石头飞进来,把窗户玻璃砸了个窟窿,玻璃碴子溅得到处都是。乔胜利气得噌的一声站起来——刚回来的时候,他就看见自己放在外面的电动车被人扎了车胎,现在发展到砸玻璃了!

        他三两步冲到窗户旁,大骂道:“别跑!上来单对单,你也来拆我的房!扎车胎、砸玻璃,我日你祖宗!”

        可惜骂也没用,人早跑没影了。看着满地狼藉,乔胜利叹了口气,自己干的事儿真这么遭恨吗?不过没等他想明白,肚子已经咕咕叫着抗议了。乔胜利也顾不上收拾,捡了捡盘子里的玻璃碴,接着吃起来。

        半盘饺子下肚,乔胜利稍稍稳住了神。这时,在一旁充电的手机响了起来。走过去只看了一眼,乔胜利便忙不迭地接了起来:“嗯嗯,嗯嗯,好,好,下午就能签字是吧,我吃完马上就过去。好——”

        这个电话比饺子还香。

        林志为第二天的工作内容和第一天差不多,总结下来八个字——跑腿传话,倒水打杂。不仅是昨天和今天,还有明天和后天,乃至今后的很多天,林志为的工作大概率都是这些内容。

        对这些,林志为早有心理准备,哪个基层公务员不是这样起步的?他也不甘于此,林志为觉得自己也不是个白痴,他现在缺的主要就是经验。

        所以,在打杂的间歇,林志为特别注意学习和观察。比如一早,见赵乐恒趴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键盘写稿子,林志为就悄闷声地凑过去,看看这县长的发言稿是怎么炼成的。

        “紧盯目标抓落实。要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自我加压,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实现。力争全年发展法兰出口销售翻倍,打造乡村游示范村11个,新增养殖奶牛200头,种植中药材1万亩,确保所有产业扶持户都有管当前、保长远的产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叩门招商等形式,力争签约项目32个以上、总引资额努力进入全市前六名的位次……”

        一串串的句子在电脑上跃然而出,林志为看得入神,却不料赵乐恒突然一回头,俩人都吓了一跳。

        “你站这干什么?”赵乐恒问道。

        林志为赶紧谦虚地回答:“没事没事,看见你在写稿子,就想学习学习。你敲你的,我就看看。”

        赵乐恒回头瞥了一眼:“这有什么可学的,要是看一眼就能学会,倒简单了。”

        林志为没有计较赵乐恒的傲慢,依旧谦虚地问:“是啊,这个,挺难的吧。”

        “梅县长的发言稿,第一次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县政府未来要干的工作重点,你说难不难。”

        “以后等你时间方便,还得多请教。”

        “小赵?”范太平的声音从楼道里传来,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一听到主任的召唤,赵乐恒立马换了个人似的,起身迎着范太平走过去,嘴里还忙不迭地连声叫着“主任主任”。

        “县长的发言稿怎么样了?辛苦一下,今天必须赶出来啊。”

        “好的,好的,不睡觉,我也把它赶出来。”

        范太平赞许地点点头,又对坐在一旁的江霞吩咐说:“之前找的那些数据,县长还要看再往前的,越全越好,好吧。”

        江霞点点头,看了一眼林志为,但什么也没说。

        虽然没被点到,但林志为还是一直看着范太平。万一呢,主任也派给他点任务,看上去好像有点重要的那种任务。可惜万里无一,范太平说完这两件事就从林志为身边走过去了,好像根本没看见他似的。

        失望吗?也谈不上,当然肯定也不会太高兴。林志为回到自己的座位,漫无目的地整理着桌子上的几张纸,似乎想让自己看上去忙碌一点。座位上的江霞又悄悄看了他一眼,但还是什么都没说。

        一直熬到中午十二点,《我的祖国》的歌声回荡在楼道里,这是下班的信号。林志为随着人流来到电梯门口,见等待的人多,便转身进了侧门的步行梯。刚走没两步,身后忽然有人喊他的名字,转头一看,正是江霞。

        “你好。”一见到同事,林志为不自觉地抻了抻衣服。

        江霞倒没那么端着,直接走到他身边说:“历任县长的发言稿都在资料室,你要是想看,可以自己去查。”

        几个女同事也走进了步行梯,江霞说完便很自然地加入了她们的行列。林志为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还未道谢,但此时江霞早已经走远了。

        一辆满是泥点子的轿车,七拐八拐,停在了城乡接合部的一个农户家的门口前。李来有从车上下来,轻车熟路地走了进去。这里是一处隐秘的农家乐,专门招待那些不方便在外面吃吃喝喝的干部们。

        此时的东厢房里已经坐定了三个人。主位上的是物价局局长刘亚军,左侧是原平乡党委书记李保平,右侧的位置留给李来有,而最下首坐的是鹿泉乡供电站站长曹建林。

        李来有进门的时候,热气腾腾的砂锅刚刚揭开盖子,饭局的组织者李保平正拿着勺子给大家分肉分汤。见李来有走进来,他揶揄地说:“回回都是你最迟,又不是叫你捐款助学,请你喝蛇汤还不积极,装什么领导?”

        “他妈的真的要忙死了。”李来有一屁股坐下,摸着自己的下巴说,“天天应付检查,我连胡子都没时间刮。省里的那些人脑袋里不知道都在想什么,老人住老房,非要找第三方评估。找没经验的大学生就算了,还找北方人来评估南方农村,墙上有个缝就说房屋开裂。毛娃娃什么都不懂,你还得跟着装孙子。”说着,他接过李保平递过来的蛇汤,吸溜着喝了一口,“哪像保平书记潇洒,守着山林子不是吃蛇就是吃蛙,补得两眼放光。”

        李保平嘿嘿地笑:“到了我这个年纪,吃老鼠药也没用了,好东西还是给刘局长吧。”

        在机关单位待久了,刘亚军习惯性地板着脸。不过在场的毕竟都是老熟人,他一张嘴便都是些没轻重的玩笑话了:“你给曹站长少盛点,他火力本来就壮,别补得鹿泉乡全是丈母娘。”

        曹建林是四个人里最小的,说话更放得开:“鹿泉乡的妇女被来有哥看得太紧,我连说句话都得打摩斯密码。有哥,你别那么辛苦,太累了,要注意身体啊。”

        “屁。幸亏你不是县委书记,你要当了主官,我就完蛋了,一年下来跑断腿,到你这还不领情。”李来有说。

        “来有书记这是大智若愚。”刘亚军接过话茬,“什么叫官场秘籍?什么叫政治投资?就四个字——投其所好。古往今来,哪个不是?和珅、纪晓岚也是一样的。什么叫投其所好,你能干,你熬夜,你不要命地加班,这也是投其所好。”

        一番话说得几个人哈哈大笑,曹建林有点兴奋起来,提议说:“我后备厢里有酒,红黄白都有,要不要多少喝一点?”

        三个人一齐摆手,李保平瞪他一眼说:“中午喝酒不是找死吗,好好喝汤。”

        四个汤碗碰到了一起。

        汤过三巡,作为饭局的中心人物,刘亚军开始侃侃而谈:“我一直就有个观点,阿谀奉承的不一定是马屁精。真的,你想想看,人人长着一张嘴,见了领导总是要说话的。不奉承,难道还挖苦讽刺,指桑骂槐?事情一定要辩证地看,奉承话里也有门道,看你怎么听了。夸的内容肯定不一样,夸你的都是你做得好的,哪没做好,一定没人夸,也能替自己提个醒。只要耳朵竖得好,嘴巴还是有用的。总提意见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得看他是什么目的。”

        <div  class="contentadv">        “有道理啊。”李来有接过话茬,“我下午回去就开个专题会,专门研究以后怎么奉承我,先从乡长开始,压实压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

        “不信你们去夸夸吕书记,只要能夸到点上,对领导也有积累经验的积极意义。”刘亚军眼珠一转,略微压低了声音,把话题转到了拆迁的事儿上,“你看最近拆迁拆得多好,能治得住的都是老百姓,有麻烦的全部摘出去。”

        众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停了两秒,李保平说:“也是啊,绕着老同志的房子画圈,完美避开。要不你该赔多少?”

        “哪个老同志?”曹建林有点冒失地问道。

        没人接话,过了一会儿,李来有回了一句:“周良顺。”

        “噢噢噢噢……”曹建林不住地点着头说,“还是领导想得更细致啊,服了。”

        “新来的梅县长这个人怎么样,你们谁了解?”李保平冲着几人问。

        李来有头也没抬地说了一句:“据说是个干事的人。”

        刘亚军瞥了一眼李来有,说:“不能干,上面会派他到光明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就看看有多少能耐了。咱这小地方扶人不容易,毁人可倒简单。”

        李来有挠挠后脖颈子:“拆迁之后就是迁坟。刚来就赶上这当头炮,新官三把火,看看县长怎么烧给书记看吧。”

        李保平端起蛇汤又咂摸了一口,放下碗说:“本来还说找个时间请县长来这尝尝野味呢,看来要上火呀,缓缓吧。”

        机关食堂二楼是县四套班子领导吃饭的地方,除了两办主任和人武部的政委和部长,其余大概十五六个人,午餐都在一张大转桌上吃。大转桌开的是流水席,凉菜、热菜间隔着上,米饭和面条自助。午饭的用餐标准按照每个人的餐补标准调配,另外还供应自助早餐。晚饭就更简单了,留在这儿吃的最多不超过五个人。

        吕青山有固定的位置,他右侧是固定留给县长的座位。今天,梅晓歌第一次坐在这里。桌子上的转盘自动旋转,不过只要是书记和县长夹菜的时候,总有人伸手帮忙把着桌盘。

        其余的人来来往往,虽然位置不固定,但因着脾气秉性和身份关系,自然也有些远近亲疏。有的人一贯是默默无闻的听众,比如县政法委书记张新年和县政协主席廖君。比起他们,常务副县长于立群的话就比较多,他指着海带丝说:“小杨,这海带能不能上啊?算成海鲜就超标了。保险点,你搞个紫菜蛋花汤。别让上面查下来,让常务背锅呀。”

        听了这话,小杨笑而不语。作为二楼食堂的负责人,她熟悉这里每个人的籍贯、忌口和特别喜好。吕青山喜欢吃面,艾鲜枝偏好吃米饭,所以每天中午都是打卤面和蛋炒饭两样齐全。领导们用餐的时候,她穿梭其间,添餐纸、送酸奶、上水果,既及时周到,又不过多打扰。

        见小杨没吭声,明路把海带丝夹到盘子里,又夹了一片腰花说:“你们真是不懂事,每天给书记吃这么多的补品。书记一个人住在县里,晚上睡也睡不着,补得精力充沛,怪不得天天叫我们半夜开会。”

        众人一阵哄笑。于立群又说:“最近的菜越来越淡了。一看就是光照顾艾书记,不管我们。”

        “少吃点咸,对身体好。”艾鲜枝接着说,“咱们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得对自己负点责。”

        明路笑笑说:“是得多运动。你们看那些资深上访户,天天来大院报到,风雨无阻,就像那个老邱,腿脚比我都灵活。哪天让县医院查查,他绝对没有‘三高’。”

        此时,吕青山和梅晓歌一起走了进来。虽然餐厅里一片热闹,但吕青山却没有融入其中的意思,一来先去了卫生间洗手。倒是梅晓歌,因为曾经在另一个县的共青团和明路有过短暂的合作,听见他的玩笑话,自然而然地接上说:“过两天就要平坟,信访局的压力又大了。”

        县宣传部部长李唐接着说:“九原县前年就搞过这个事情,可以给他们打电话,取取经。”

        此时,吕青山从卫生间走出来,边擦手边问:“除了老邱,基本都签字了吧?”

        “就剩他一家了。也好办,把周围该拆的都拆掉,留着这根独苗,耗一耗。”纪东亮一边回答,一边等着吕青山示下。但吕青山的目光已经全被墙上的电视吸引过去了——正在直播的全省新闻,画面上一组暗访镜头显示,就在当初梅晓歌上任路过的道口,光明县的交警正拦着一辆卡车私自罚款。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静静地看着电视上的画面。梅晓歌刚拿起来的筷子,也慢慢放了下去。

        长岭村里,宝根正就着大蒜呼噜呼噜地吃着热汤面。忽然院子里有人喊了他一声:“根哥!”

        宝根抬头一看,原来是那天一起上访的一个工友,穿着工装,拎着头盔和手套走了进来。“抓紧点吃,吃完进厂啦。”

        宝根眼睛一亮:“解封,开门了?”

        “嘘!”工友压低声音,“偷偷干。”

        宝根会意,马上冲着屋里喊:“妈给我晾碗汤,吃完要出门了!”

        县委宣传部的大办公室里,宣传部部长李唐和手下的所有干部科员全都忙得焦头烂额。

        李唐的手机一直在桌子上嗡嗡振动,她听得见,却没工夫理会。此刻,还有什么比手里这份新闻稿更重要的呢?交警队乱罚款的事,省里都知道了,宣传部现在就是堵枪眼的。她站在执笔的科员身后,逐字逐句地斟酌着,看到结尾处又交代说:“把这句改成‘已对交警支队队长作出停止职务的处理’。”

        都修改完后,她才接起手机上的陌生来电,应对着说:“不好意思,县长在市里开会,暂时没法回应。交警队长已经停职,对。抱歉,我还在开会,回头再说。”

        但这样的电话此起彼伏,李唐刚挂断电话的手机又在桌上振动了起来。

        县政府常务会议通常要套开县长办公会,所以除了各乡镇的干部,没出门的副县长一般都会参加。这次是梅晓歌到任后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常务副县长明路、县人武部部长郭永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明、县政协副主席刘鹏悉数列席会议。

        因为是政府这边的会议,会务由林志为和赵乐恒负责。林志为站在门口,给众乡镇干部和县直机关干部引路指座。而赵乐恒则拿着一个签到本,穿梭在会场之中,一边找人签字,一边殷勤地和各个参会者打着招呼。

        交警队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天这个会怕是没那么好过。可开会前,大家还是默契地保持着轻松的气氛,互相揶揄玩笑着。

        乔胜利走进来,坐在了已经提前坐定的李来有的身边。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一旁的李保平先搭话问道:“砸窗玻璃的人找着没有?镇派出所的力度也太小了,不行让东亮县长督办一下。”

        乔胜利看都没看他,打了个哈欠说:“乡镇还没被督完呢。听过层层督察的绕口令吗?督察组督查正在督查的督察组。”

        这时夹在俩人中间的李来有说:“上面就知道督基层,没事也督督那些假记者。前两天乡卫生所又让人拍了,医疗垃圾乱堆乱放。其实就是地上掉了几根塑料管子。开口就要十万元,吃顿饭砍砍价,五千元。”

        “假记者背后都有真记者。”李保平接过话茬,“你不理假的,真的就来了。”

        乔胜利有点满不在乎地说:“李唐部长不是说了吗,有的文章都不用管它,现在谁还看新闻?”

        “就怕领导还在看,全省就书记一个人还在看报纸,你怕不怕?”李保平眯缝着眼睛反问道。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聊,其实几个人心里都明白得很,事情大小,且看一会儿县长怎么说吧。

        此时,梅晓歌最后一个从门外进来。看看座位前的桌面上提前泡好的茶,又看看身旁明路杯子里厚厚的一层枸杞,也笑着打趣说:“常务最近有点虚啊,喝这么多枸杞有用吗?”

        明路摇摇头:“不如县长啊。天天搞拆迁,觉也没得睡,身体快顶不住了。”

        “你可以试试跑步,真的有效。这么多年我就靠着晨跑和午休顶着。”说着他看了看旁边的副县长于立群,“明天早晨我叫你,把于常委也捎上。”

        于立群连连摆手,自嘲地说:“我还是靠回笼觉撑撑吧。”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梅晓歌看看时间,拿起话筒开始主持会议。议题的顺序通常都是从大到小,越往后事情越具体,尤其是要在会上发言的干部,字斟句酌地讲完了,还要看领导的反应。新官上任三把火,对县里的各项工作肯定要有所指示。但工作究竟该怎么汇报,话该往哪头说,在座之人谁的心里都没底,都在等,等等看新县长的风格。

        一个干部汇报完招商引资的工作之后,梅晓歌拿过了话筒:“放管服的这些政策,不管你出台多少条,落实不了的都是白条。白条是把刀子,伤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就像人一样,说了不算,撒谎,以后谁还信咱们?企业不会信你的。江浙地区几个人凑一下就可以开个企业,我们这里的限制太多。好比说一头猪从长大到最后进到我们的嘴里,有多少部门要管?让你跑好几次,你也烦。认真梳理一下流程,换位思考,好吧。下一个。”

        接下来要发言的是物价局局长刘亚军。梅晓歌见他手里拿着几页纸,没等他开口便抢先说:“今天的会多,时间也紧,不要念稿子了,直接说重点吧,言简意赅,要不然乔书记要睡着了。”

        连轴转地忙活拆迁,再加上长篇累牍的发言,乔胜利的眼皮确实已经开始打架了。可他没想到自己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是被县长发现,还被点了名。困意瞬间消失了,尴尬地往直了直身子。

        刘亚军汇报说:“报告县长,物价局申请八台电脑办公。”

        听了这个需求,梅晓歌低头看看面前的办公平板电脑,回答说:“太多了,现在很多事情手机上也能办,三台吧。”说着他又看了看身边的明路,“常务也在这里,过日子,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你当了婆婆也得这样讨价还价,以前我也不至于这么抠。财政有意见吗?各位领导?常务?”

        这点小事,县长开口了,其他人又怎么会有意见呢?刘亚军虽说心有不甘,也只能站起身来。

        下一个汇报的是公安局,负责汇报的副局长也仿照着刘亚军的模式,直接说:“县公安局申请购买一辆12万元的二手车。”

        梅晓歌看了看议题,问道:“自筹资金是吧?”

        “是。”

        “财政同意吗?”梅晓歌看向叶昌禾问道。

        “同意。”叶昌禾马上回答。

        “反正不用你出钱。”梅晓歌一句打趣,众人都笑了起来。副局长见状刚想起身离席,梅晓歌又喊住了他:“我得提醒你们一句,资金自筹,不能再去路上乱罚款。交警队上新闻的事,县里还不知道要挨多少板子,搞得省里也知道了,东亮县长给市里的检查还没写完吧?”

        纪东亮自嘲地摇了摇头。

        如此这般简明扼要,会议也开了大半天。来的时候是最后一个,走的时候还是最后一个,一出门,梅晓歌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李保平。

        “县长,不好意思,这个得您签个字。”

        梅晓歌接过李保平递上的文件,迅速看了一眼标题:《乡镇企业办厂征地方案》。

        停了两秒钟,梅晓歌问:“这是什么?法兰配套产业吗?”

        “对对。”李保平连连点头,“蒋县长已经同意了,结果……耽搁了三个月,不能再拖了。”说着,他把早已准备好的笔递到了梅晓歌手里。

        梅晓歌接过了笔,却并没有签字,他又仔细看了看文件,问李保平:“书记知道这个事吗?他的意思呢?”

        “知道,我一早就汇报过。”李保平回答得相当笃定。

        但梅晓歌还是没签字,而且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文件,嘴里慢慢地说:“征地的问题还是要慎重。这两天拆迁就快搞死人了——你这些数字怎么合不上?”

        李保平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搞了个措手不及,急忙凑过去边看边嘟囔道:“合不上吗?”

        但梅晓歌的问题却不止这一个:“施工单位是谁?总承包是谁?中标单位是哪个?都不写吗?”

        李保平赔着笑脸说:“本来还有个详细的报告,上面都有,怕您太忙——”

        “再忙也得看清楚。不光是我,你也是。要不然风险到底在哪,心里完全没有底。最后的结果,就是施工单位绑架了设计单位,对吧。”

        此时梅晓歌的目光已经从文件转向了李保平,和县长对视了一下,李保平赶紧点头哈腰地说:“那不会,那不会。”

        梅晓歌拍拍他的肩膀,把文件一卷,一边往前走一边说:“不要觉得签个字很简单,咱俩的名字签下去都是要负责任的。我再了解一下,好吧。”说完,他加快脚步,把李保平和他嘴里的“特别着急”留在了楼道里。

        一回到办公室,梅晓歌就把范太平叫了过来,用李保平递给他的笔指着那份文件说:“县官不如现管,李保平连笔都准备好了,就差拉着我的手签字画押了。我说我需要先看一下,结果告诉我这个事情特别着急。前面这么多领导都不肯签,肯定是有问题的。”

        范太平附和道:“不能以为新领导不了解情况,就搞这种事情。这就不是思想品德的问题了,政治品德也坏了。”

        梅晓歌看着文件想了想接着问道:“奶牛基地那次假数据,也是原平乡吧?”

        “当时李还是镇长。书记被免了,他是替补变主力。”范太平说着,轻轻地把一份讲话稿放到了桌上,盖住了那份文件。怎么能让领导在最短时间内转怒为喜,答案就是赶紧汇报一项已经圆满完成的工作。作为办公室主任,范太平深谙此道。

        果然,梅晓歌接过这份昨天由赵乐恒起草的发言稿,脸色见好:“速度够快的啊。”

        “连夜起草的,还得县长多指正。”范太平语气谦虚,心里却不禁有些得意。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梅晓歌目光扫过发言稿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https://www.50331.cc/chapter/84158739/16049690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