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104章 第104章

第104章 第104章


杜绵绵本来以为能改变一些事情,  最后却发现很难。因为每一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大家伙的想法自然也不同。

        忠勇侯府的侯府夫冯氏有她自己的考量。特别是如今的情况下,在忠勇侯府朱弘明已经起心思想请皇上册立世孙的态度明确时。侯夫人冯氏自然就要为自己的嫡次子朱佑禧越加多的考虑几分。

        亲娘疼儿子,  总是爱之深,  为之计较的则是更多。一个身为嫡子,  却是没能继承家族爵位,最后由着小侄儿成为继承人。

        朱佑禧在忠勇侯府的地位会很尴尬。哪怕忠勇侯府如今没请封,可态度已经摆出来。

        这等时候,  朱佑禧的妻族已经由不得他做主。冯氏这一个当娘的已经拿定主意来。楚乐贞与余家子的婚事如今关键的时候准备大肆操办起来。

        处于这等节点上,杜绵绵就不能再是插手。她能做的,  就是为外甥女楚乐贞备一份添妆。尽一份长辈的心意。

        杜绵绵这一边备好添嫁,  她与丈夫司徒弘光谈过一回后。她是差人送去忠勇侯府。

        忠勇侯府已经下请贴,  楚乐贞的婚事正式操办起来。过完六礼后,自然便是出嫁去夫家。

        也是这等时候,  殿试结果出来。

        杜敦考中二甲进士,得进士出身。成为天子门生,  多少读书人盼着一辈子的事情。杜敦总算是成功。

        二甲进士,  杜敦如今的目标就是考中庶吉士。然后进翰林院当差,  等着在翰林院潜伏三年。翰林院,  储相所在。

        甭管将来能不能走上高位。至少,  在如今的读书人眼中,  这是最清贵的地方。

        杜敦自然也是深受影响。

        十年寒窗苦,  一朝成年天下知。

        每一回的进士游街,得着京都百姓的欢呼与拥促时,  那是这些新科进士们最荣耀的时候。

        这一天,  京都人在为新科进士疯狂。杜绵绵自然也是领着儿女们,  陪着丈夫一道在街道边的茶楼上,  那是等着进士队伍的到来。

        此家茶楼是司徒宅的产业。这等时候自然是一家人都是留在雅间中。

        “来了,来了。”有人在欢呼。

        在临街的窗户上,杜绵绵一家人就看到远远而来的大队伍。最前头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官服的便是三鼎甲,也是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此三鼎甲便是天子门生中的进士及第。

        至于杜绵绵的弟弟杜敦在三鼎甲后面的队伍中。知道黄榜名单,知道弟弟得着二甲进士出身,杜绵绵是为弟弟高兴。

        人群里,人人在喧嚷。

        三百来人的进士队伍中,还有三甲人数最多的同进士。哪怕如此,杜绵绵还是在进士队伍中一眼瞧到自己的弟弟杜敦。

        不是凭着眼熟,而是凭的一种直觉。

        “舅舅真威风。”司徒佑浦在旁边叮嘱一话。

        “舅舅是进士老爷,舅舅往后会当官。”司徒佑泓在旁边同样附合一句。这兄弟二人自然也是瞧着进士老爷的威风来,那是羡慕的很。

        莫说司徒佑浦、司徒佑泓兄弟羡慕,司徒佑淇的眼中也是冒着光彩。他也想这般的光耀门楣。

        街道边,人群里,许多的姑娘大胆的向着进士队伍里摇着花,扔着香囊。总之,这时候有人在喝彩。

        更多的人在欢呼。

        一派热闹里,那些进士们也是得意的很。好是春花灿烂,万物为自己而生。

        “你们兄弟现在知道科举进仕的好了吧。”杜绵绵指着进士队伍,她对着儿子们说道。

        “一直都知道。只是儿子不是舅舅一般的读书种子。”司徒佑淇回着话。他彼有自知之明,实不在自己不出众的地方努力。

        “哈哈哈……”司徒弘光笑起来。

        “今日大喜,你们做小辈的也可为你们舅舅欢呼。”司徒弘光倒是非常高兴的样子,他是不让儿郎与女儿们掬束。

        杜绵绵这一边瞧过这一翻的热闹。然后,她偶尔里听见熟悉的声音。

        杜绵绵透过窗,她瞧见了对方面的酒楼上的人头涌动。在此时,在一扇窗边,杜绵绵瞧见娘家人。

        对面也是望过来,然后,彼此就是笑起来。

        进士游街,这是朝廷给新科进士们的荣耀。

        等着这一队伍离开后,人群里许多后,方是三三两两的散开。杜绵绵瞧见对面的娘家人出了酒楼。然后,往杜家的茶楼而来。

        一众的杜家人此时都是满面高兴。特别是杜家三老爷,他此是脸带红光,走路时就差带点风。那叫一个威风的紧。

        “爹娘。”杜绵绵唤了话。她身边的孩子们也是唤着“外祖父、外祖母。”

        “弟妹、啟弟。”杜绵绵又是瞧见弟妹朱氏,还有弟弟杜啟。显然三房都过来了。这不,在弟妹的身边还有弟弟杜敦的一对儿女。

        司徒家的小辈们这时候也是唤着舅母、舅舅。一时间屋中热闹的很。

        众人相互见过礼后,杜绵绵问道:“如今就是三房人。其它的两房呢,大伯娘、二伯娘她们呢。”

        “他们在街尾那一边瞧热闹。咱们没聚一块儿。”崔氏回着女儿的话。杜绵绵一听懂了。

        这时候,司徒弘光唤来店小二,又让其准备上茶果点心。杜家、司徒家人都在。雅间中自然热闹着,大家伙都是说说话,吃吃茶。

        司徒家的茶楼中有一翻的热闹。

        在街尾,其时杜家大房、二房也没有凑在一块儿。大太太顾氏是领着儿媳全宝珠,还有两个孙儿,那是与出嫁的女儿杜贞贞,还有大外孙在一块儿。

        “还要让三个小辈多读书。赦儿媳妇,你得让我这两个孙子学一学他们三叔。”大太太顾氏又是望着女儿,她道:“贞贞,我家大外孙这里,你可不必急了婚事。我还盼着听到大外孙的科场扬名。”

        “娘,自家人知自己家的事。你这两个孙儿,瞧着就比不过他们三叔是读书种子。”全宝珠还是挺识趣的。她也没有过份逼着儿子一定要出人投地的读书。

        大太太顾氏一听儿媳的话,再瞧着旁边两个嘻嘻哈哈的孙子。再是瞧一瞧读书人做派的大外孙。

        大太太顾氏在现实面前,她还是认清真相。

        “也是,我这糊涂了。”大太太顾氏哈哈笑起来。

        “娘,你不必着急。嫂嫂最是心疼侄儿们。两位侄儿将来的前程好着呢。我家大侄儿将来是要到绣衣卫做官的。不考科举,一样是做官老爷。”杜贞贞的眼中,大侄儿的前程摆那儿,好的很。

        杜贞贞又是瞧一眼儿子。她也得意。毕竟,她可有一个好儿子。等着乾元三十年。她家儿子一旦参加科举,一旦得着功名。到时候李家同样改变门庭。

        “两个侄儿都是大嫂亲生的,大嫂哪会不为侄儿们的将来多考虑。娘,你不必忧心。”杜贞贞捡着好话讲。

        大太太顾氏听着女儿这一讲话。她再是瞧一眼儿媳。大太太顾氏笑道:“也是,我家孙儿有一份前程在。”

        对此,大太太顾氏又是转换话题。她说道:“家中已经决定好办进士宴的时间。到时候贞贞你得一家人都来。”

        “娘放心,咱家一定参加。可不能落下这等进士宴的好喜庆。”杜贞贞肯定的回一话。

        大房这里,杜贞贞是越加的巴结婆家。

        二房在另一处看过进士游街,那一等京都人欢呼的场面后。二太太赵氏的目光也是盯着两个孙子。

        “你不必瞧,你家两个孙子都不是读书种子。”杜家二老爷一瞧着二太太的眼神,他有什么不懂的。

        只是当年杜家二老爷也是去读过书,可知道读书人的苦楚。真当功名是容易考取的。这里头也是要废功夫来。

        当然,杜家二老爷这一辈三兄弟,没一个是读书种子。只能说,杜家二老爷在这等事情,他不强求。

        “咱家两个孙儿年岁又不大,再努力努力,指不定成了呢。”二太太赵氏不甘心。

        “三岁看到老。打小就瞧出来这两个孙儿不是读书种子,你莫要太逼孩子。”杜家二老爷的眼中,杜家已经出了读书人。下一辈里,也不要逼得太急。

        杜家二老爷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反正等着孙儿长大后,他们知足苦头知道读书的好。到时候依着杜家已经改换掉的门楣。在杜家二老爷曾孙辈时,杜家的读书氛围才会真正的改转过来。

        到时候,小辈们打小见识的全是读书人。那时候,家中的小辈们就一心读上圣贤书。毕竟,杜家二老爷也是打理家中的产业。

        杜家二老爷可是知道的,大哥在想法子转型。杜家如今已经开始脱手一些商业。一些明面上的都是转手。

        杜家要当书香门第,当然也不能缺银子。可有些麻烦,做官的人家就不能沾手。面上会不好看。

        杜敏与佟氏夫妻听着上头父母的对话。二人只是安静的听着,这时候不多嘴。反正二房里真正做主的从来不是二太太赵氏。而是杜家二老爷。

        乾元二十八年。

        宫中阅选结束,妃位娘娘得着乾元帝的吩咐自然是把阅选后的名单送上泰和宫。乾元帝看的名单,可不是秀女本人。而是其的详细资料。不光是秀女本人,还包括秀女的家世背景。

        乾元帝最终圈出名单来。

        不过,乾元帝没急着送到后宫去。乾元帝是对暗卫吩咐一话,然后,他是拿出暗卫的存档来。

        这些日子里,绣衣卫在忙碌,暗卫也在忙碌。他们都在查晋王府世子的死因,背后谁是凶手?这等事情不查清楚,乾元帝睡觉都不会踏实。

        在京都发生的事情,还是乾元帝的眼皮子底下。要说查不出来,那是假话。

        可真是查出来时,乾元帝又盼着自己不知道。因为这一个答案让乾元帝看后,他是气得差一点吐血。

        查出来的钉子,就在晋王府世子的身边。这钉子的背后露了痕迹,一查就查到秦王府。秦王司马松不在京都,如今就藩。

        后面的事情自然还在继续的查下去。当然,后头同那么快了。

        可看到如今的一切,已经让乾元帝的心头升起不妙的感觉。因为这一个嫡次子在乾元帝的眼中,心中,那印象分很差的。

        只能说秦王司马松已经在父皇乾元帝的跟前,那是纯粹的负分成份。

        秦王是不是幕后黑手。

        若不是秦王,谁又在秦王府里动脑筋。或者说,这般做法背后谁得利?

        晋王一个就藩的王爷,他的世子看似殁了,他王府里的庶长子会得利。可乾元帝不会简单的这般以为。毕竟,晋王府的世子又不是晋藩殁的。这在京都,真当晋王的后宅女眷们有那般大的能耐?

        这也太小瞧皇孙宗子们身边的护卫力量了。

        乾元帝心头憋着一口气。他在等绣衣卫、暗卫后头的调查。一想到一个结果出来,一旦真是嫡次子司马松。

        乾元帝头疼。对于秦王如今在秦藩的做为,乾元帝已经听说了。那是整天都是美酒佳人,这一个儿子已经废了。

        若是秦王干的这样事情,那为什么就不必问。问就是报复杀子之仇。

        偏偏对于秦王司马松而言的杀子之仇,这全是乾元帝的儿子、孙子们啊。哪一个都是手心手背的肉。乾元帝全是心疼的。

        可皇家的富贵享受一回,有些时候情份就不尽人意。乾元帝合上档案,他叹息一回。

        “梓潼,咱无能。咱让儿孙们自相残杀……”乾元帝这时候的眼中已经没了帝王的威势,有的只是一个当父亲,当祖父,这是长辈眼自家血脉相杀的悲伤。

        乾元帝心里疼,毕竟哪一个殁了的孙儿都是他和余皇后的亲孙子。乾元帝再是铁石心肥肠,一旦对上他与余皇后的儿孙时,他都会先心软三分。

        当然,对于别的皇子皇孙,乾元帝也会心疼。只是到底要差上那么一筹。只能说母凭子贵有道理。在乾元帝这儿,元配发妻的儿孙们,那是子凭母贵就更有道理。

        乾元帝想到成婚时,那时候多盼着有孩子降生。更后来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孩子多起来。乾元帝当时觉得家中不缺米粮,自然是儿孙越多越好。

        如今瞧着,这儿孙多后,那全是债。

        “冤孽啊。”乾元帝叹息一回。最后乾元帝把档案归位。他不再查看,他把这一回的事情搁下。

        乾元帝已经心有决断。要拿自己的儿子开刀,乾元帝下不去手。有些手插手太多,乾元帝准备动一动一些人。

        朝廷里,有新科进士添新血。一些占着位置不动弹,又不想为朝廷效力,不想替天下百姓办实事的官员。乾元帝不准备继续容忍。

        乾元帝要的朝廷,那是一个有活力的朝廷。能办事,敢办事,会力事。

        皇宫。

        司徒滢滢得着宫中的嬷嬷相送,她出宫了。同时,她亦是知道,这一回她入选了。宫中记名。至于后头的归宿,这得看宫里的安排。

        皇宫外,已经有等候的马车。

        司徒滢滢出来时,她瞧见了候着的自家马车,以及马车边上的弟弟司徒佑淇。

        “姐姐。”

        “弟弟。”司徒滢滢笑着说道:“咱们先回家吧。想家中亲人。”司徒佑淇听着姐姐这般讲话,他点点头。

        有丫鬟搬着小凳子,司徒滢滢踩着小凳子,那是上了马车。

        在车厢人,司徒滢滢不想多说话。宫里这一段日子发生许多的事情,司徒滢滢已经累了。不是身体累,是心累。

        司徒滢滢不想入选,可有许多人是想入选的。这等时候,司徒滢滢想当小透明,也怕被人加害。毕竟,你挡路时,也不知道谁会动一动手脚。

        好在司徒滢滢本人够低调,加之她的家世真不出众。最后能混到平平安安的出宫。司徒滢滢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是把心眼儿提在嗓子处。

        入选了。

        这三个字在司徒滢滢的脑海中。

        一行马车很快到司徒宅。

        杜绵绵瞧着归家的女儿,她是关切的看着女儿,她说道:“瘦了。”有一种瘦,是当娘的觉得女儿吃苦了。

        “一切都好。娘不必担忧女儿,瞧瞧女儿这不是平平安安的站儿。”司徒滢滢是转一个圈,她仔细的让亲娘瞧一瞧。

        “大姐,宫里什么样子。”司徒佑泓还是问一话。

        “宫里比着咱家一定大多了。大姐,你见着皇上吗?”司徒佑浦也是问一话。

        “大姐离家好久,大姐有带好吃的吗?”司徒澄澄问一话。

        “我想吃甜食。”司徒汶汶在旁边补充一话。

        “吃,吃。”司徒佑沣也是附合姐姐的话。三个小吃货是一样的神情,那是馋嘴小童子一样的盯着大姐姐。

        “你们就知道吃。你们可是好孩儿,已经长大了,要懂得自己管束好自己。”杜绵绵一一敲着三个最小孩子的脑袋。当然是轻轻的,就是一个趣味。

        “馋嘴猫。”杜绵绵摇摇头。

        瞧着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司徒滢滢笑起来。

        “放心,你们大哥回家时,已经给二弟、三弟、二妹、三妹、小弟带回来好吃的。”司徒滢滢说的大实话。

        司徒佑淇是一个心细的,回来途中真带着哄下头弟弟妹妹的小吃食。

        “大哥最好,大姐最好。”司徒澄澄高兴的欢呼。司徒汶汶、司徒佑沣也是附合二姐的话。三个小童是高兴的很。

        “滢儿回来了。”司徒老太爷这时候从屋中出来。

        “曾祖父。”司徒滢滢行一回大礼。司徒老太爷说道:“好孩子,回来就好。不必行大礼,快快起来。”

        司徒滢滢起身后。司徒老太爷又说道:“都到屋里说话吧。”

        众人自然依着司徒老太爷的话。当天,司徒滢滢归来,杜绵绵连夕食都是厨房多添四道菜,为女儿归来贺喜。

        在屋中,司徒滢滢说一说她在宫里的事情。那当然,这等时候的司徒滢滢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宫里遇上的一些小麻烦,司徒滢滢都没有讲。

        司徒滢滢讲的事情,司徒澄澄、司徒汶汶、司徒佑沣三个馋嘴猫儿自然不感兴趣。三个小孩儿拿着大姐、大哥带回来的小吃食,那去着小园子里偷偷尝一尝新鲜。

        屋中就是司徒老太爷、司徒佑淇、司徒滢滢以及杜绵绵四人在继续谈话。屋中的侍候仆人也是打发着离开。

        “这一回大选,我入选了。如今宫中记名。”司徒滢滢讲出结果来。哪怕家里人已经有心里准备,可得着肯定的答案。

        司徒老太爷是说道:“结果出来,咱家得认。往后……”后头的话,司徒老太爷也不知道如何讲。

        “入选了。”杜绵绵是皱着眉头。

        “娘,不必担心。女儿一切都挺好的。得皇宫赐姻缘,这是女儿的福份。”司徒滢滢回一话。这等话当然是捡着好的听。

        “可司徒家的情况,唉,我担忧着。”杜绵绵不讲她担忧什么,只要不傻的都是懂。毕竟司徒弘光的官职太低微。跟着其它的秀女一比较,司徒滢滢的家世背景太弱了。

        “侯府的五姐姐、六姐姐落选了。”司徒滢滢提一话。

        “如何会。”司徒老太爷不敢相信。他的曾孙女入选了,出身更高的侯府千金却是落选了。

        “唉。”杜绵绵叹息一声。哪怕在《簪花记》中知道朱佑禧后头的两个妹妹,在他成婚前,都是一直没姻缘。

        杜绵绵还是感慨,忠勇侯府已经表现出强烈的靠拢之意。偏偏没能如愿。

        “……”司徒佑淇这时候是松开手。他之前听着娘叹息时,他知道娘担忧姐姐背后无太高的家世背景。担忧姐姐的终身大事。

        这一个时代的姻亲关系,从来就是门当户对。皇家的门第太高,司徒家如今的情况真真就是配不上。

        司徒佑淇也担忧皇帝指婚时,家世不够的姐姐被指为妾室。

        妻与妾,哪怕是皇家,那也是不同的。后宅地位不同,那等日子的差别也非常的大。

        这会儿听姐姐再一说侯府的五姐姐、六姐姐落选。司徒佑淇松手握紧成拳头的手。他在想,如何侯府的两位姐姐会落选。

        要知道这两位姐姐都是品貌上佳,不是司徒佑淇自夸,那是真的非常出众。

        关于大选之事的结果,司徒弘光归家后,也是听亲人讲一回。

        当晚,夫妻二人独处时,杜绵绵把自己的担忧与丈夫提了。司徒弘光听后,他是安慰道:“一切结果没下来,也指不一定有转机。”当然,司徒弘光这般说只是安慰妻子。其时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底。

        最近皇帝的动作不少。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些全是乾元帝在给皇太孙扫平朝廷上的障碍。识趣的人不会冲动。

        冲动的人,都是坏事了的,一定会被乾元帝处理掉的对象。

        大选结束了。入选的名单也已经出来。偏偏宫中一直没有旨意,这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也便是这等时候,杜家举动进士宴。杜绵绵领家中的小辈们去参加喜宴。司徒弘光一道参加。他与儿子们在前院男客处。

        杜绵绵是领着女儿去后头的女客处。只是跟在杜绵绵身边的女儿是二女司徒澄澄、三女司徒汶汶。

        至于大女儿司徒滢滢,因着已经入选。她没有再出家门。这是避闲,同时,也是免于许多的麻烦。

        杜家这一日非常的热闹。

        杜贞贞在宴席时,还是多看了两个外甥女一眼中。杜贞贞心头曾经有一些想法,还想跟二堂妹成姻亲。如今当然不会有半点想法。

        对于司徒滢滢入选的事情,杜贞贞当然也是知道了。就是知道清楚里头的轻重。杜贞贞是完全压住曾经的想法。

        杜贞贞就当曾经的一点子想法,那时候是她自己糊涂。反正没与旁人讲,杜贞贞觉得就当没发生过就是。

        杜家的进士宴一开,那来往的宾客阶层与往常都不同。杜贞贞已经瞧出来,娘家人往来的已经是读书人家,已经是官宦人家。

        杜贞贞眼中有羡慕,她对于儿子的读书大业就是更关注了。

        乾元二十八年。

        在秋时,乾元帝给皇太孙的东宫指着八个女眷去。这八人的位份都不算太高。也便是指了人后,皇太孙司马瞻的大婚正式举办。

        钦天监合的吉日。

        皇太孙妃余氏那是皇家下聘,名媒正娶进皇宫的。那一日,余太孙妃嫁进皇家的热闹,那是让京都的百姓都是议论上许久。

        没法子,这一回余太孙妃的嫁妆,那是真正的十里红妆。那等皇家对这一位太孙妃的看重。以及太孙妃的家世背景真是让京都的大家闺秀人人都是熟透一个遍。

        当天的大婚,司徒滢滢也在自家的茶楼的二楼雅间,是隔着窗帘子看一回热闹。

        对于这般的婚礼,天下间的女儿没有不羡慕的。司徒滢滢自己的婚事一直没一个着落。司徒滢滢心头担忧啊。毕竟,她很怕,她这一辈子没一个婚礼。

        东宫已经添人。后头再是指婚,就是皇孙宗子们。做皇孙宗子们的嫡妻,瞧瞧前头那些藩王们的嫡妻人选。

        司徒滢滢不敢想。

        不做嫡妻,做妾室。皇孙宗子们的后宅也不是好混的。司徒滢滢一个少女岂能不害怕?

        哪怕司徒宅的后宅很清净。可这些年里,司徒滢滢也是结交不少的手帕交。她也知道女人多了的后宅,除非是假象,一旦揭开盖子后,从来就是斗争不断。

        后宅里从来就讲究一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男人们肖想的妻贤妾美,妻妾和睦,那从来就是男人们的幻想。

        瞧瞧为着家产时,亲人会争个头破血流。

        瞧瞧为着龙椅时,皇子龙孙们会半一个你死我活。那么,凭什么就以为在为自己的孩子争着一切利益时,那些当母亲的女儿们就会手软?

        自己的娃,从来是亲娘最心疼。

        光想想,将来与女人斗争的情景。司徒滢滢就是心不安。

        乾元二十八年。秋。

        乾元帝下一道圣旨,那是圈禁秦王一辈子的圣旨。圣旨一道秦藩,对于整个秦王府都是晴天霹雳。

        秦王司马松拿着圣旨时,他整个人跪在地上傻眼的。良久后,秦王是双手捧着圣旨,他大声的说道:“叩谢天恩,父皇隆恩浩荡,儿子受领。”

        可司马松的心底却是不好受的。这哪是什么天恩浩荡,这是皇权压顶。这是要让司马松落到泥里。

        圣旨是要供奉起来的。

        偏偏差人的天使还有口喻要单独的传给秦王。于是,在供奉好圣旨后,殿中就剩下天使与秦王二人。

        “皇上口喻。”天使说一话。秦王又是跪下来。如今的他不过一个罪人的身份,他哪有什么敢多说的道理。

        秦王只是不太清楚,为何父皇会圈禁他。他不理解。

        “儿子听旨。”秦王司马松听着,他想听听父皇的要说什么。是什么样的责难。天使开口讲的话,很平淡。

        “咱无能,没教好你,咱百年之后无脸见你母后。你……好自为之。圈禁之后,你若有一份良心就为你侄子多操些经文,求一求祖宗们的原谅,求一求你母后的原谅。”皇帝的话中,透露的是一种失望。

        没用天子的身份,用的只是父皇的身份。这是给秦王定罪了。

        偏偏这些话中透露的消息够多。秦王抬头,他望着天使,他说道:“天使,请给父皇带一话。儿子是冤枉的。晋藩侄儿的死,与儿子无关。儿子是被人陷害的。”

        “还有五弟,五弟他就真干净,他就浑身清白。父皇,如何一直待儿子如今不信任。儿子没做的事情,儿子不认。”秦王司马松害没害侄儿,他还没清楚。

        秦王没动手。

        秦王知道自己的冤枉,所以,他是真的不敢相信,他的父皇会罚他。还是冤枉的罚他。

        “……”天使好尴尬。

        天使最后还在秦王给着重赏后,那是应下话。至于不收下秦王的好处,瞧着秦王发红的眼珠子。天使都是怕了。

        天使只有一个想法,把话原原本本的带回京都。其它的,他一个字都不敢添。

        在天使离开后。秦王府的天跟塌了一样。

        秦王不理人,他又去书房里,他是饮酒,他是一个人独醉。秦王此时只有一个想法,他借着酒在买醉。何尝又不是在思考着,是谁在害他。

        本着谁得利,他就怀疑谁。

        秦王这时候怀疑的对象就是晋王。晋王害死亲哥的儿子。秦王当然就觉得这一个弟弟是心狠的。侄子杀的,儿子如何就杀不得。

        晋王这一个五弟又不缺儿子。

        秦王这时候想不到的,就是背后还有人。

        秦王不知道,可有人知道的。

        金侧妃在知道秦王府的结局时,她是害怕了。她当然没有害人。她只是知道一些真相。比方说秦王给秦王妃下药。让秦王妃早早病逝。

        可秦王妃那儿中毒初时,金侧妃就去提醒过。到底是什么心态,可能本着兔死狐悲吧。更可能金侧妃怕秦王府里没了秦王妃,她一个无子侧妃的日子同样不会好过。

        想着许多的事儿,金侧妃去寻了杨楚楚。金侧妃与杨楚楚是结盟的盟友。这是京都时建立起来的友谊。

        “秦王府完了。”金侧妃很淡然。她说道:“往后咱们全是笼中鸟儿。”

        “我不怕,我就担忧女儿往后怎么办。”杨楚楚不怕自己的日子难过,她担忧着自家的女儿。一个少女的将来姻缘怎么办。

        “王府如今已经不成样子。当初在京都时……”金侧妃感慨一回,她道:“其时,早就应该想到的。当初王爷待世子那般心狠,虎毒尚且不食子,王爷心太狠了。”

        “姐姐,这等话莫要再提。一旦让人听着……”这屋中当然没侍候的人,可隔墙有耳。杨楚楚还是害怕的。

        “如今的境况,还能差到哪里去。”金侧妃不在意了。她觉得没往后,瞧瞧秦王府被圈禁。在这巴掌大的天里,哪还有什么前途。

        金侧妃觉得这般日子再熬下去,她已经快要疯了。

        “王爷待世子狠心。可回到秦藩后,王爷待王妃更狠心。妹妹,王妃的死,你真觉得是病逝吗?”金侧妃反问,她苦笑着,嘲讽的说道:“秦王府有如今的结局,我一定不意外。”

        杨楚楚沉默下来。她当然也知道一些事情。在秦王府经营这般久,她有人脉的。更何况她和金侧妃结盟后,二人是一起相互扶持。

        特别是秦王妃的死,秦王妃那儿似乎自己都知道。秦王妃做的若隐若现的举动,不是傻子都会瞧出来。

        “我当初以为王妃会有什么举动,不会甘心赴死的。哪料想,王妃殁了。”杨楚楚当初也不理解。

        “如今想来,王妃早早殁了,也许也是一种解脱。世子殁了,长孙也殁了。王妃娘娘心生死志。”杨楚楚说着真相。

        “是啊,王妃是解脱。可咱们往后的日子,就是数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金侧妃回一话。

        “这一回王爷被圈禁。我总觉得有问题。姐姐,我得着京都的消息,晋王府世子的死有问题。还是死的不清不楚,不太干净。姐姐,你觉得……”杨楚楚一指秦王的院子方向。

        “会不会这是处罚。”杨楚楚问一话。

        “王爷不会这般做的。这不会是王爷。”金侧妃一口咬定。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4937460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