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82章 第82章

第82章 第82章


朱家太太、朱大姑娘离开司徒宅后,  这一对继母和继女坐在一辆马车上,此时在回朱家的途中。

        马车内,朱家太太对继女说道:“杜家敦三爷是什么模样,  今个儿大姑娘也瞧见了。大姑娘得着敦三爷母亲的看重,  大姑娘可是满意这般的婆家。”

        朱家太太说话时的语气是温温柔柔。朱大姑娘就是静静的听着,她没急着回话。当然朱家太太也没有想着让少言少语的朱大姑娘是一下子立马表明态度来。

        “我看得出来,  杜家非常满意大姑娘。只要朱家不给一个明确的反对态度,对方一定会当成咱家默认下这一桩婚事。近些日子就一定会请媒婆上门提亲。”朱家太太说得相亲的一种潜规则。

        相亲都是彼此长辈提前私下谈过话,然后再是由着男女双方见一面。所谓相亲,就是相看双方什么态度。也有一些姻缘可能是双方的长辈谈妥当,  小辈们得在新婚夜方是知道对方的模样。种种情况,  不一而足。

        “若是大姑娘不满意杜家的这一桩姻缘,  杜太太与其母亲的赠礼,  咱家就要退回去,再是致歉一二。”朱家太太又是提醒一回话。

        “一切由父亲做主,我这儿没什么异议。”朱大姑娘此时给出明确的答案。朱家太太听懂继女的意思,没有反对就是默认嘛。

        朱家太太心头轻松一回。她不必再操心继女的婚事。她可以把杜家的这一桩姻缘与丈夫提一回。然后就是等着杜家上门来提亲。等得六礼一过,朱大姑娘自然会嫁到杜家成为杜家新妇。

        京都外城,  杜宅。

        三太太崔氏一回家后,她就是把好消息报给杜家老太太知晓。三太太崔氏说着今个儿的相亲会,她是说得眉飞色舞,这会儿的三太太崔氏是一点不见着相亲聚会上的紧张感。崔氏是说出自己的欢喜与满意。

        “敦儿的婚事总算有成果,这是了我一桩心事。我盼着敦儿媳妇赶紧进门,也好管一管敦儿。”三太太崔氏是嘴里说着儿子和儿媳,  实则她有一点小小的炫耀心理。

        在旁边听着三太太崔氏讲话的人,  除着杜家老太太外,  还有大太太顾氏和二太太赵氏。

        “三弟妹,  敦儿媳妇进门后,你身边多一个帮衬的人手,你就会轻松起来。”大太太顾氏笑着提一话。

        “要说敦儿媳妇进门后,敦儿有岳家的支持,这学业上一定精进几分。我瞧着来年的院试敦儿一定能高中。”二太太赵氏还是记得杜家二老爷的叮嘱,她自然是小小的捧一回妯娌。

        听着两个妯娌的话,三太太崔氏想像着美好未来,她是嘴角含上一抹得意的笑容来。

        “敦儿这一桩姻缘好,咱家可不能担搁。为免夜长梦多,明个儿就请媒婆来家。”杜家老太太提醒一话。

        “娘,敦儿婚事的聘礼按照什么标准办。”三太太崔氏是问一回话。

        三太太崔氏这话一出来后,大太太顾氏是支棱起耳朵来,要知道长房长孙都在大太太顾氏这一房,将来杜家的产业大头也会分在大房。大太太顾氏这一位管家的太太自然不会有半点的疏忽。

        二太太赵氏的眼神则是闲躲一下,她是在两位妯娌的身上各瞄一眼。二太太赵氏觉得这事情的里头有得说道啊。只是二太太赵氏如今不敢闹腾,她怕惹着杜家二老爷的发火。于是二太太赵氏当一个吃瓜群众。

        “跟赦儿媳妇一个样,都是一千两银子。”杜家老太太是拿出决断来。

        三太太崔氏一听这话,她是在场人里最高兴的那一位。三太太崔氏说道:“有娘这一话,我心头就有数。”

        大太太顾氏表面上微笑着,她的心头有一点小波澜。至于二太太赵氏,她是非常不高兴,她只是端着不说出来。

        次日,杜家请媒婆来家。

        当天的晌后,李宅的杜贞贞接到亲娘顾氏的书信,在信中顾氏跟女儿吐一吐自个儿的苦水。大太太顾氏就是心气不平,她觉得赦儿媳妇是长媳,这标准当然得高一些。

        敦儿媳妇跟长嫂一个数儿的聘礼银子,大太太顾氏心头自然不太高兴。只是除着与女儿杜贞贞能讲一讲,大太太顾氏在外人面前得端着贤惠的人设,她不能开口一吐心中的郁结之气。

        “祖母倒是舍得。杜敦……”杜贞贞嘴里念着堂弟的名字。一愰多年过去,当年的事情就像是依然在眼前。只是杜贞贞这时候才发现一个事实,一切皆不同。

        “唉。”杜贞贞叹息一声。她还能说什么?

        她明明努力改变嫡亲哥哥杜赦的前程,大哥哥杜赦是得着好处,如今一家子妻儿圆满。她呢?她想嫁进宦官人家的愿望是落空。

        再是念着堂弟杜敦的名字时,杜贞贞的心情是特别复杂。

        “光禄寺的朱署丞。”杜贞贞念着堂弟杜敦未来岳丈大人的官职,她知道这一回的姻缘,乃是堂妹杜绵绵为胞弟杜敦挑中的好人家。

        这般岳家以杜贞贞如今的眼光瞧来,确实是杜家能攀上的最好姻亲。更好的京都不缺,问题就在于杜家攀不上。

        这时候的杜贞贞心头就一个想法,她的哥儿一定得读书,还得读出功名来。她一定不能让堂妹杜绵绵越发的比下去。

        四月二十二日。

        杜绵绵从娘家的来信里知道,杜家已经请媒婆家去朱家提亲,朱家同意了,还给出朱大姑娘的生辰贴子。

        杜家、朱家已经合上姻缘贴,大师算过八字是上上吉的姻缘。

        如今的杜家、朱家在走六礼,三太太崔氏在书信里专门与女儿杜绵绵讲明一回,弟弟杜敦娶新妇的聘礼银子与赦大嫂嫂全氏是一模一样的数,都是一千两银子。

        “你看到什么高兴的事情。”司徒弘光一下差,他归家后,他就瞧见妻子拿着一纸书信是读得笑脸盈盈。

        “是喜事。”杜绵绵回着丈夫话。

        “你瞧瞧。”杜绵绵把书信递给夫君。司徒弘光接过来,他是快速的读完一遍后,他把书信搁回去。

        “确实是喜事。”司徒弘光也是认同妻子的话。

        “敦弟的婚事有着落,你做姐姐的能安心。我都有所了解,朱署丞家的门风好。敦弟能娶到朱家的淑女,敦弟的婚后日子一定会过得非常舒坦。更何况朱署丞的学问好,他做为泰山大人指点一下敦弟这一位女婿,让敦弟在来年的院试中更能一展身手,一举考中得功名。”司徒弘光从更实际的角度说一回话。

        “娘信里也说了,杜家和朱家已经合算过吉日,今年一定会给敦弟成婚。”杜绵绵也盼着弟弟杜敦得岳丈的提携,那是在科举上有斩获,能够一举考中得功名。

        弟弟有功名,最好还是一个举人。因为举人有选官的资格。哪怕是黄榜之上没能考中进士,举人走一走门路就能做官。

        在杜绵绵想来,一旦弟弟杜敦当上官,杜家的门楣才是真正得提上来。

        对于自己的娘家,杜绵绵能帮衬上的是给弟弟挑一个得力的妻族。更多的帮衬,她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挺好。敦弟一旦成婚,杜家和朱家就是姻亲,敦弟求学,求到岳家的泰山大人头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是朱署丞一定乐意帮衬着女婿。”司徒弘光说得人之常情的话。

        夫妻二人说说话,又是聊一聊京都一些传闻。

        如今司徒弘光一心扑到光禄寺衙门的差事上,关于家中的产业就由着杜绵绵在打理。杜绵绵除着管自己的嫁妆,还要管忠勇侯府分给司徒弘光的那一份产业。

        还有就是当初夫妻二人在京都开办的书铺、茶楼,以及养出来的小戏班子和说书人。这里头的门道多,如今司徒家看着小门小户,从七品的官就是芝麻绿豆一样的不起眼。可背后有人啊,所有书铺和茶楼的生意还是非常不错。

        夕食,司徒宅一家人聚一起用餐。

        司徒老太爷瞧着孙儿和孙媳,还有曾孙和曾孙女,他的心情好。他是讲着江南的一些事情。司徒老太爷说道:“江南来信,东宗那一边还给咱家送一回大礼上门。”

        司徒老太爷嘴里的东宗,那是指着原来的司徒一族。至于司徒弘光这一支分出来后,因着祖坟埋葬在淮水府的西边,就是代指西宗。这算是一个司徒氏,东西分二宗。

        至于分成东西二宗的源头,就是当初杜绵绵、司徒弘光花钱请人唱戏,把司徒氏的一笔烂帐传唱得整个淮水府人尽皆知。当时暗戳戳给东宗、西宗是分一个清楚明白。

        司徒老太爷听着戏曲后,他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司徒老太爷把自己这一支就是自称为西宗。至于原来的司徒氏一族,慢慢得也是接受自己成为淮水府司徒一族东宗的事实。

        “东宗有什么事情求到咱们跟前。”司徒弘光在用完餐,在仆人把餐具都是收拾妥当,一家人闲谈消食时,他是问出一话。

        听着孙儿司徒弘光的问话,司徒老太爷很有心情解答。他老人家是说道:“当然是有事情相求,若不然何必巴巴儿的送礼上西宗来求咱们?”

        “都是司徒氏的儿孙,如果能帮衬的话,咱家自然可以搭一把手。如果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咱家就得干脆利落的推辞掉。”司徒弘光先是表明立场。

        “东宗那一边闹出人命官司。”司徒老太爷是冷哼一声。

        “人命官司,这就不是小事儿。祖父,咱们还是不插手的好,免得落下什么把柄让人拿捏。都是东西二宗,各立祖坟,没得还为别家做出来的坏事,那是坏掉自家的功德。”司徒弘光是官场越混久,胆子越老小。

        “我与弘光你一个看法,所以东宗送来的礼,我没让人收下。我今个儿提一嘴是想让弘光你知道此事,免得东宗求到你的衙门上,你是稀里糊涂的被人算计一回。”司徒老太爷是提醒着孙儿司徒弘光。

        “光禄寺又不是断案的衙门,东宗求来没用。”司徒弘光是淡然的一笑。

        消食后,司徒老太爷这儿的晚辈们是一起告辞离开,不再担搁老人家的歇息。司徒滢滢、司徒佑祺一道随爹娘回后宅。如今姐弟二人住东厢房。

        杜绵绵和司徒弘光先安排两个孩子歇息,然后,夫妻二人才回寝屋。

        杜绵绵九个半月的身孕,她的行动之间颇是不便。白天时,她身边就是离不得侍候的人,也是以防万一。

        晚间,寝屋外自然也有守夜的丫鬟。就杜绵绵本人而言,她当然是看重腹中的子嗣。便是产婆,司徒家都是在杜绵绵怀孕满九个月后,已经是请在家中候着。

        当晚就寝后,杜绵绵半睡半醒间,她让腹中的疼痛是惊醒过来。

        不是头一回生产,杜绵绵自己是心头有数。于是杜绵绵推一推身边的丈夫,她说道:“四郎,醒醒……”

        司徒弘光被妻子的话喊醒。

        “怎么了?”司徒弘光是问一声。

        “我要生了。”杜绵绵的语气还算得镇静。司徒弘光一听后,他是惊一跳。司徒弘光起身,他是点亮屋中的灯。

        “来人。”司徒弘光在门边大喊一声,把外门守夜的丫鬟喊进屋。

        杜绵绵对于生产的事情有安排详细章程,她是早与身边的丫鬟们有过吩咐。这时候杜绵绵忍着腹中的痛楚,她是对丫鬟吩咐道:“按着早前的吩咐行事,你不必过于惊慌。把杜嬷嬷唤来,把产婆唤来。”

        丫鬟应下话,马上去办事。

        杜绵绵在丈夫司徒弘光的搀扶下,她是起身,然后她是披上外衣。等着奶娘杜嬷嬷一来后,杜绵绵在奶娘和丫鬟的搀扶下,她离开寝屋,她去早备好的产房里待产。

        “我……”司徒弘光一时间,他是不知道应该干点啥。

        “四郎,滢滢那儿,佑祺那儿,还有祖父那儿,你得支棱起来。”杜绵绵给丈夫交代一回事情。司徒弘光一听妻子的话,他是反应过来。

        司徒弘光这时候穿上外衣,然后他是走出寝屋。司徒弘光先去一双儿女的屋中。

        住在东厢房的司徒滢滢、司徒佑祺被外头的动静惊醒。司徒弘光进屋后,他安排着奶娘把两个孩子包裹起来,然后就是送到前院去。

        “父亲。”司徒滢滢有一点不安。她还是拉一拉亲爹的衣角。

        “……”司徒佑祺同样有些不安的模样,他是望着亲爹。

        “没事儿。父亲送你们去祖父那儿,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去陪一陪晚上睡得不安稳的祖父,给父亲和母亲帮一帮忙。”司徒弘光说着善意的谎言。

        听着是去陪祖父,司徒滢滢和司徒佑祺都是安心下来。司徒弘光带着两个孩子到前院,浅眠的司徒老太爷这时候也是醒来。司徒老太爷从下人的口中已经知道情况如何。

        司徒老太爷此时是没有睡眠了,他关心着将要降生的曾孙辈。主要是司徒老太爷这一支的人丁太单薄。司徒老太爷是心有慽慽焉。

        “滢姐儿,祺哥儿……”司徒老太爷瞧见抱到前院主屋的两个孩子,老太爷是关心的喊一回话。

        “祖父,两个孩子被后头的动静惊醒了。我让人抱到前院来,让他们今晚歇在祖父这里。”司徒弘光赶紧的交待一话。

        “让孩子们来前院好,这般妥当。”司徒老太爷是过来人,他当然知道后宅的情况在这会儿肯定闹腾的很。让小孩儿到前院来也免得受什么惊吓。

        “成,让滢姐儿、祺哥儿今晚在前院歇下。你去后院守着,一旦有好消息赶紧差人来报。”司徒老太爷没留孙儿在跟前。他老人家等着后头的喜讯传来。

        “那我去后面守着。”司徒弘光得着祖父的话,他是马上应下来。

        “去吧。”司徒老太爷这里不留人。

        司徒老太爷自己没有睡意,他却是哄起两个曾孙辈睡觉。都说小孩子觉多,哪怕被前面的动静吵醒。这会儿一沾上被窝,司徒滢滢和司徒佑祺又是打起瞌睡来。

        “睡吧,滢姐儿、祺哥儿,你们明天还要进学,这会子赶紧睡觉。”司徒老太爷安排奶娘们,这是赶紧的把两个小主子安顿好,哄睡两个小孩子。

        对于两个曾孙辈在迷糊里又是睡过去。司徒老太爷瞧着两个小人儿的可爱睡颜,他是心情不错的。

        后宅之中,杜绵绵已经进产房。产婆瞧过情况,这时候自然是亲自搀扶着杜绵绵是在屋里的墙角处是慢慢的走几圈。

        等着丫鬟送进来吃食,杜绵绵又是强迫自己用一碗鸡丝面。为着接下来的生产,杜绵绵努力的准备着。

        产房内的气氛,还在杜绵绵的节奏中,她心情算得平静。

        产房外,司徒弘光不太镇静,他是来回的跺步。此时此刻的司徒弘光是难以安生的坐下来。哪怕下头的仆人已经把椅子摆上。

        院中,灯笼点亮。

        司徒弘光却是一抬眼时,他瞧见是天上的月亮,还有一闪一闪的星光。

        产房里的杜绵绵是感受着腹中痛楚,从最初的淡然,她慢慢的转变了脸色。

        疼的感觉,从骨头缝里冒出来。杜绵绵这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让孩儿赶紧的生出来。她想卸货。

        “太太,调整呼吸。”产婆扶着杜绵绵,她在旁边提醒话。

        “吸气……”

        “吐气……”

        “……”杜绵绵这时候当然在改变着自己的节奏。她能理解产婆的好意,所以她在努力。真的用尽自己所有力气,她在努力的生孩子。

        这时候是什么时辰?

        杜绵绵是不知道的。

        只有在屋外的司徒弘光,他是瞧着天边的月色,他大概能估算一下时辰。只是此时的他没有这样一份闲情雅致。

        “……”屋外的司徒弘光是握紧拳头,他在等等着新生儿的降生。

        等着似乎太久太久,至少司徒弘光觉得时间真难熬。一直到屋中传来“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

        “生了。”司徒弘光紧张的心情是一下子轻松下来。他的念头动起来,他又是关心起小婴儿来。这一胎是白白胖胖的儿子,还是可爱的小棉袄。

        司徒弘光对于新生儿降生,他是满满当爹的欢喜。他在屋外等候着,他是脸上带着喜意,又带些想知道答案的着急。

        产房中,产婆给新生儿剪好脐带。产婆给小婴儿收拾妥当后,又是把小婴儿包裹好。

        奶娘杜嬷嬷接过小婴儿,杜嬷嬷抱着小婴儿到杜绵绵的榻前,她笑道:“太太,您瞧瞧,您生下咱们司徒家的二爷。”

        “是一个男孩儿吗。”杜绵绵听清楚奶娘的禀话。她知道自己终于卸货。

        “恭喜太太,太太生下一位公子。”产婆这时候凑上来,她是高兴的说一回话。

        杜绵绵的嘴角含笑,她望着小婴儿时,她是满脸的母爱。就这一刻,杜绵绵突然是脸色一变。

        “嬷嬷,我腹中似乎还有孩子。”杜绵绵感觉到自己腹中的动静,她是提醒一话。产婆这时候走到近前,她伸手在杜绵绵腹部仔细的抚摸。

        “太太,您是怀的双胎。”产婆说的肯定。

        奶娘杜嬷嬷是神色一变,她道:“请大夫来家诊的平安脉,如何没有诊出太太怀的双胎。”在奶娘杜嬷嬷的眼中,那大夫已经成为一个庸医。

        产婆这时候可不敢担搁,她是给杜绵绵顺了胎,她还说着话,让杜绵绵继续调整一下生产的呼吸节奏。

        杜绵绵本来有些松懈下来的情绪又是提起来。

        杜绵绵当然知道生双胎跟生一胎的情况不同。原来大夫诊平安脉,诊断是一胎时,她心头是松一口气。

        如今变成生双胎,杜绵绵心头又是提起一回担忧的心气。只是孩子怀上了,这不可能不生吧。

        杜绵绵能做的,她就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那是让腹中的第二个小婴儿是赶紧的降生。无论如何杜绵绵都得让自己忍耐痛楚,那是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生下来。

        在屋外,司徒弘光已经听到婴儿的啼哭声。

        只是好半晌,屋门没有打开。没有来报喜的人。这让司徒弘光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他是握紧拳头,他的担忧之色溢满脸上。

        时间又是慢慢的过去。

        从四月二十二日滑到了四月二十三日。明明只差着小半个时辰,可按着日期就是差上一天。

        屋中又传来“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比着前头那一个响亮的声音,这一回的小婴儿啼哭声是弱上许多。

        在产房内,杜绵绵整个人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她躺在榻上,她觉得浑身已经乏力。

        当然杜绵绵的精神还不错。她瞧着奶娘把两个小婴儿放到她的枕边上。两个小婴儿明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很大。

        前头的哥哥似乎抢走了娘胎里的大多数营养,他长得有一点点的胖乎乎。比着一胎出生的小婴儿,哥哥也不会逊色半分。

        后头的弟弟却是小小的个头,比着哥哥的模样是瘦小许多。杜绵绵的目光是注视着双胞胎中的弟弟,她的眼中有担忧之色。谁让弟弟的哭声比着哥哥是软乎乎,那等哼哼叽叽的声音太低调。

        “嬷嬷,天亮后宵禁一解除,赶紧让人请大夫来家。让大夫仔细给两个孩子请一回平安脉。没大夫的确切答案,我心头有些担忧。瞧瞧这一个娘胎出来的两孩子,弟弟实在太瘦小了。”杜绵绵是真的担忧。

        “待宵禁一解除,奴婢一定盯紧这事情。”奶娘肯定的回一话。

        “嬷嬷,产婆这一处加倍的给喜封。”杜绵绵又对奶娘吩咐一回话。奶娘是应下话。旁边的产婆听着这话,产婆当然是高兴的利害,她是连连道谢。

        杜绵绵生下双胞胎,她感觉有些累了。于是杜绵绵在交待好话后,她是沉沉的睡去。

        屋外,司徒弘光总算是见着打开的屋门。

        奶娘和产婆一人抱一个小婴儿,二人是给司徒弘光道喜。奶娘说道:“恭喜老爷,太太生下一对小公子。”

        “一对男婴。”司徒弘光重复一回话。司徒弘光问道:“大夫诊脉时不是讲,你们太太这一胎怀的是一个孩子吗?”

        司徒弘光嘴里这般说,他是赶紧的凑到两个孩子近前。这一瞧,司徒弘光是跟妻子一样的想法。

        司徒弘光指着产婆怀中,那一个瘦瘦小小的婴儿。他问道:“这是大的哥哥,还是小的弟弟?”

        “老爷,您指的是三爷。”奶娘回着小婴儿在司徒宅的排序。

        “这是老三啊。”司徒弘光的眉头是皱起来。他说道:“天亮后赶紧安排人去请大夫来家,让大夫给两个孩子诊一回平安脉。”

        “老爷,太太已经吩咐请大夫来家的事情。”奶娘赶紧的回一话。

        “那听你们太太的,不能有半点担搁。”司徒弘光严肃的回一话。

        “下头人不敢怠慢,老爷放心,这事情一定办妥当。”奶娘态度恭敬的回了话。

        司徒弘光点点头,他又唤着奶娘和产婆把孩子抱回屋中。在司徒弘光提步进屋前,他又吩咐丫鬟去前院,去给司徒老太爷报喜。

        前院中,司徒老太爷是守到丫鬟来报喜。一听说孙媳是生下一对曾孙,司徒老太爷当时非常高兴。他发话,他要给司徒宅的所有仆人加赏月钱。

        司徒老太爷这时候高兴的没睡意,他拿出自己的黄历,他要看吉日,再给自己的曾孙们算一算生辰八字。司徒老太爷得着孙儿和孙媳的话,两个新出生的曾孙是要他这一位曾祖父取大名的。

        这不,老人家是欢喜过头,他想赶紧给曾孙选中喻意上佳的大名。

        后宅中,司徒弘光是进屋里,他瞧见睡着的妻子。司徒弘光是守在榻边上,他对奶娘吩咐话,道:“太太有交待赏钱的事情吗?”

        “回老爷的话,太太有提前安排章程,一切按规距行事。在两位小公子出生后,下头的小厮、仆妇、丫鬟们是人人都能得着赏。算到月例银子上,能加赏两个月。”奶娘回着话。

        “既然太太有安排,一切就按规距办事。”司徒弘光如今当上官老爷,他就喜欢规距二字。

        奶娘听着司徒弘光的吩咐,她自然是应下话。

        这一晚,司徒弘光没多少睡意了。

        等到天明时,宵禁一解除,司徒宅的小厮就去请大夫来家。

        大夫一进司徒宅后,就被丫鬟引着到后宅。两个小婴儿请大夫诊一回平安脉。司徒弘光就在旁边盯紧这事情。

        大夫仔细的给两个小婴儿诊过平安脉后。大夫拱手一礼,说道:“司徒老爷,贵家的二位小爷,前头出生的这一位小爷身体健康,一切无恙。后头出生的这一位小爷目前个头有些瘦小,底子稍微有一些薄弱。不过是一母双胞的兄弟在娘胎里争一回,哥哥争赢了,弟弟弱势些。只等过些年头,等后头出生的这一位小爷长大后,一切与寻常人就无二样。”

        在大夫的口中,司徒宅刚出生的小三爷,那是身体没毛病。至于瘦小的个头纯粹是在娘胎里没抢赢哥哥。

        至于为何当初的大夫没把到双胞的脉息,如今的大夫强行解释一回,说是娘胎里的哥哥太强势,把弟弟的脉息遮掉。

        这话大夫讲出来,司徒家的人信不信?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司徒家的人肯定不会真的讲什么庸医二字。

        至多就是不再请当初给杜绵绵诊喜讯的大夫。往后一定是换一位坐堂大夫请来司徒家中看诊。

        司徒弘光发话,让人给大夫双倍的诊金和赏钱。又请大夫开着养身的方子。有给产后杜绵绵吃的药膳方子,有给两个小婴儿奶娘吃的补身方子,让奶娘能有充足的奶水喂养孩子。

        当天司徒弘光上差是晚一些时辰。当然他提前让小厮去请过一回假。等他到衙门后,因着喜事临门,司徒弘光自然没有免俗的给诸位同僚和下属是发一回请贴。

        上午时分,杜绵绵醒来。

        “太太,您醒了。”秋月一直守着杜绵绵,见着杜绵绵醒来时,秋红非常高兴。

        “秋红。”杜绵绵见着榻边的人,她是唤一声。

        “太太,您的吃食备在炉上,奴婢马上让人去提来。”秋红一边说话,一边小心的给杜绵绵背后塞靠枕。

        秋红得着杜绵绵点头同意后,她是吩咐小丫鬟去提吃食来。秋红自个儿是给杜绵绵倒一盏白开水。这是给杜绵绵润一润嗓子的。白开水是凉过的不烫嘴,此时带上一些温热,饮下时最是合着胃口。

        等丫鬟提着吃食进屋后,杜绵绵来了胃口。她感觉着饿。

        一小碗的鸡汤下肚后,杜绵绵是暖好胃。杜绵绵此时是精神头不错,她与秋月问着家中孩儿们的事情来。

        秋月详细的回答一遍。

        “滢姐儿、祺哥儿来过一趟吗?”杜绵绵彼时在晕睡中,她是没瞧见两个来给她请安的孩子。杜绵绵小小的失落一回。不过孩子们在前院读书,杜绵绵想见时,随时可以见到。这般一想后,杜绵绵的心情又是松快一些。

        “新出生的两个孩子,大夫来家后已经诊过平安脉,讲一切都无恙啊。特别是我家小三郎,他就是个头小。”杜绵绵听过大夫的诊脉后,她心底是真正的落下一块大石头。

        “那便好。”杜绵绵知道孩子们平平安安,她心情就是能轻轻松松。

        当天,司徒弘光下差早,他提前回府。

        司徒弘光一回来,他就到产房瞧一回妻子。杜绵绵瞧着红光满面的丈夫,她笑着说道:“四郎遇上喜事?”

        “咱家添两丁,这还不是大喜事。”司徒弘光是非常高兴。当爹这等事情,他是跟衙门里的同僚和下属一起好好的分享过一回。哪怕此时呢,他的喜悦之情不减半分。

        “洗三之时,我的同僚和下属们都会来庆贺。到时候咱家得好好热闹一回。”司徒弘光又提一事。

        “咱家两个孩儿要办洗三宴,得给各家亲戚送上请贴。”杜绵绵一想着办洗三宴的事情,这肯定不能马虎。

        “放心,要写的请贴,我今个儿在衙门时已经全部写好。”对于在衙门当差时,顺道把私事也是一起办妥当,司徒弘光在妻子跟前说一说,他觉得完全没问题。

        “四郎,你是辛苦一回。”杜绵绵笑道:“我得瞧瞧,四郎你准备请哪些人家。我还得琢磨一下早前与奶娘商量的洗三宴,可会准备的太过于疏漏。”

        “这是一份清单,你且瞧瞧。”司徒弘光拿出一份清单来,他笑道:“你放心,事情我与祖父商量一回。祖父讲洗三宴的事情他来操办。让你好好的坐月子,万万要养好身子骨。”

        显然关于洗三宴的事情,司徒弘光表示他是仔细考虑过。真是忙碌起来,也不能让坐月子的妻子操劳。

        这不,司徒老太爷是宝刀不老,雄心依旧在,他准备出山来给曾孙庆贺。

        “祖父亲自操办洗三宴吗?”杜绵绵一听后,她是捂嘴偷笑。

        “我能躲一个懒。只是这事情若让我娘家的长辈们知道,我这儿肯定得挨批评。”杜绵绵把自己拿出来打趣一回。

        “放心,祖父说了,他办事,这名头是你拿着。”司徒弘光表示祖父他老人家不抢虚名。他老人家只是想为曾孙辈们发光发热。

        司徒宅添丁。司徒弘光与祖父一起查验一回请贴是否有疏忽。司徒弘光的同僚、下属一个不能缺少。各家亲戚更不能漏掉。

        于是秦王府的杨庶妃也是收到一份司徒宅的洗三宴请贴。至于杨庶妃怀着身孕多半不能来司徒宅参加洗三宴?

        总之司徒家的请贴,各处都得送到。不能别家都送,端是漏掉哪一位。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4937463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