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穿书之福孕绵绵 > 第47章 第47章

第47章 第47章


杜绵绵与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谈些趣事。这气氛甚好。便就是这时候,  奶娘来禀话,她说道:“四奶奶,二房传来喜讯,  白姨娘生下府上的六哥儿。”

        “二房又添一个哥儿,今个儿正巧还是太夫人的大寿,真是双喜临门。”杜绵绵赞一回。

        “嬷嬷,  你去库房里把我早前就备好的礼送到二房,  贺喜白姨娘生下哥儿。”杜绵绵笑着吩咐一句。

        “四奶奶放心,奴婢这便去办妥。”奶娘应下话,  然后就是告退去办差事。

        等奶娘离开后,  杜绵绵瞧着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样的好奇之色。杜绵绵解释一回话,  她说道:“侯府里二房的白姨娘、张姨娘都是怀上身孕。我与奶娘早备着贺礼,  就等着二房的喜报传来。”

        “你办事妥当。”老太太赞同一回。

        “这一个白姨娘生孩子的日子好。”三太太崔氏夸一回。

        “是啊,  这一个日子挑的好。”杜绵绵附合亲娘崔氏的话,她觉得白姨娘肯定是琢磨之后才挑的吧。毕竟生在这样一个日子里,真的是太过于巧合。

        这厢杜绵绵与祖母、亲娘崔氏只是小议一回白姨娘生子的话。

        然后,  稍过两刻钟,  奶娘又来禀话。奶娘说道:“四奶奶,二房又传出喜讯,  张姨娘生了,生下府上的六姐儿。”

        “二哥、二嫂好福气,  今个儿二房是添儿又添女。凑到一起恰恰就是一个好字。”杜绵绵的嘴角动一动,她能说什么,  她只能捡着好话讲。

        “嬷嬷,你再是跑一趟听雨轩,  把我备上的另一份贺礼是送到张姨娘处,  就道是稻香轩的贺喜。”杜绵绵跟奶娘吩咐一声。

        “奴婢明白,  奴婢这去办妥。”奶娘又应下差事,然后告退离开。

        等着奶娘一走,老太太的目光里有些玩味,她笑道:“我这姐姐好福气,今日大寿添一对曾孙曾孙女,凑一起一个好字。”

        杜绵绵跟老太太一个看法,她笑着回道:“是啊,跟祖母说的一样,太夫人的福气深,福缘好。”

        “搁着太夫人这儿,今个儿是三喜临门。”三太太崔氏是附合一话。

        忠勇侯府,庆晖堂。

        时间往前拔一点点。

        在侯夫人招待今个儿的女客。她自然得着二房的白姨娘是生下一子的消息。这二房的朱弘明是侯夫人的嫡次子。

        对于二房添嗣,侯夫人魏氏是非常开心的。她是跟魏嬷嬷吩咐一回,说白姨娘生下府上的六哥儿,一定是重重的赏。比着侯府的规距,那是又添二成的赏赐。

        魏嬷嬷得着话,她在库房里拿上侯夫人吩咐的赏赐,她是亲自去听雨轩派赏。

        听雨轩的女主子是明二奶奶冯氏。

        前面明二奶奶冯氏在待客,等着下头的丫鬟报信,说是白姨娘要生了。明二奶奶冯氏就是跟女客道歉,她是亲自回听雨轩坐镇。明二奶奶冯氏一直在院中候着白姨娘生产。

        明二奶奶冯氏是世家贵女,她在侯府的名声特别好。主要是明二奶奶冯氏会做人,在侯夫人魏氏的跟前也是颇得脸面。哪怕是嫡次媳,她也是掌管着一部分的管家权。

        有着管家权,女子在婆家的地位那是大大的不同。

        人嘛,现官不如现管。

        下头的婆子丫鬟都要服明二奶奶冯氏的管辖,这自然在明面上就要捧一捧明二奶奶冯氏。

        听雨轩,魏嬷嬷领着捧着赏赐的丫鬟一起到来。

        明二奶奶冯氏一瞧见魏嬷嬷,她是笑着招呼一声,她说道:“嬷嬷怎么亲自过来。”

        “嬷嬷,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明二奶奶冯氏待魏嬷嬷是非常的客套。魏嬷嬷哪敢托大,她是给明二奶奶冯氏福一礼。魏嬷嬷说道:“奴婢听着夫人的吩咐,前来听雨轩给白姨娘和六哥儿送一回赏赐。”

        “真是白姨娘的福气,母亲还是记挂着白姨娘母子。”明二奶奶冯氏脸上笑的温柔,似乎二房添一个庶子是一件欢喜的大事。

        “二奶奶最是好性子,府上人人皆知。”魏嬷嬷附合一句话后,她道:“二奶奶,奴婢这去白姨娘的屋里给赏。您看……”

        魏嬷嬷迟疑的态度,明二奶奶冯氏一眼瞧出来,她笑道:“当然,母亲吩咐的差事要紧。嬷嬷尽管去。我这会儿还要去张姨娘那儿。”

        明二奶奶冯氏瞧见白姨娘生下庶子。然后张姨娘那儿又发动。她这人自然是两处都得跑一趟。

        “二奶奶受累了。”魏嬷嬷夸一句,说道:“府上尽知二奶奶最是贤惠人。”

        明二奶奶冯氏只是淡淡一笑。魏嬷嬷再福一礼,又是告退。魏嬷嬷领着丫鬟去白姨娘的屋中,去告知侯夫人的给赏。

        明二奶奶冯氏往张姨娘的屋中去。

        她去时,张姨娘已经生了。张姨娘生了府上的六姐儿。明二奶奶冯氏瞧着产婆抱过来的六姐儿,一个皱巴巴的小婴儿,看着模样是真得有一点的丑。

        “张姨娘,你且好好的养着。你给府上生下姐儿,你就是听雨轩的功臣。”明二奶奶冯氏笑的温柔,她是夸一回张姨娘。

        张姨娘在明二奶奶冯氏的跟前是非常的老实。

        “二奶奶,妾都是托您的福份。六姐儿有您这般的嫡母,是六姐儿的福份好。”张姨娘说话时,她的神色间还是带着一份讨好。明二奶奶冯氏听着,她是笑着又宽慰两句。然后,明二奶奶冯氏才离开。

        明二奶奶冯氏没急着去待客。她回着自己住的屋子。

        她刚是坐下不久后,明二奶奶冯氏的奶娘来回话。奶娘说道:“二奶奶,夫人让魏嬷嬷给白姨娘的赏,比着府上的规距添二成。”

        明二奶奶冯氏先是沉默,尔后,她是笑着说道:“白姨娘有功劳,她给二爷生下一个儿子。母亲要赏一回,加赏二成也是应该的。”

        “嬷嬷,你亲自去办,白姨娘那儿,张姨娘那儿,都是按着母亲一样的待遇,是给白姨娘加二成的赏下去。”明二奶奶冯氏是吩咐一回。

        “奴婢明白。”奶娘应一话。奶娘又提一提,她说道:“二奶奶,六哥儿是不是抱到您这边抚养。白姨娘一个妾室,她哪有资格抚养府上的哥儿。”

        明二奶奶冯氏摇摇头,她说道:“我膝下有礽哥儿,有禧哥儿,我哪有心思抚养好六哥儿。到时候把孩子抱到膝下,一下子在府里惹来注视的目光。嬷嬷,莫忘记母亲那儿的态度很要紧。”

        明二奶奶冯氏在提醒着奶娘,有些小心思也要看人下菜的。谁让朱二爷是侯夫人的嫡次子。

        白姨娘再上不得台面,她生下来的儿子还是侯夫人的亲孙子。

        “二奶奶说的是,是奴婢一时逾越。”奶娘赶紧的回一话,显然她一时间光是心疼自家姑娘,那是忘记六哥儿是侯夫人的亲孙子。掌着府上最大管家权的是侯夫人,这一位的态度很要紧。

        可以说明二奶奶冯氏能管家理事,哪怕是协助世子夫人程氏,说到底是侯夫人魏氏给的底气。

        “二奶奶,奴婢就是担忧白姨娘膝下有一个哥儿,往后会让她的气焰嚣张三分。”奶娘说的是实话。

        侯夫人跟前还有一个添堵的秦姨娘,那一位是朱三爷的生母。奶娘说道:“瞧瞧夫人,夫人如今还在为莲子轩的那一位头疼着。秦姨娘可不是安份的,一心想给三爷谋一个官帽子。府上为着莲子轩是闹出多少事情,夫人那儿每一回都得头疼。奴婢就是心疼二奶奶,奴婢就怕着将来有麻烦。”

        “嬷嬷,你的话我都懂。只是六哥儿还小,一切哪有什么定数。我的膝下有礽哥儿、禧哥儿,他们都是好孩子。我盼着他们成才,将来礽哥儿、禧哥儿有本事。一个六哥儿都不算事情。就像是府上的三弟、三弟妹再是想翻起一拔浪,可到底还是没搅和起来。”

        明二奶奶冯氏有她的看法。她的看法与奶娘的不一致。

        奶娘福一礼,然后告退离开,她去办差事。奶娘又不傻,当然是听懂明二奶奶冯氏的话中意思。

        张姨娘得着魏嬷嬷带来的赏赐,她知道这是侯夫人给的赏。得着各房给的赏。同时张姨娘也知道与她一道生产,比她先生下六哥儿的白姨娘处,那一份按着府上规距的赏赐,就是比她的多。

        白姨娘是加二成的得着侯夫人的赏赐。她呢,她只是按着规距的赏赐。

        “姐儿,姐儿,到底比不得哥儿的尊贵。”张姨娘有一点点的失落。

        陪在张姨娘身边的,那是她的生母张家婆子。张家婆子是侯府的家生子。她今个儿是混在产婆里,那才能进府里侍候女儿生产。

        “你这孩子,你身体好好的。你好好的坐月子。等着养好身体,先开花后结果,你总能再生下一个哥儿。”张家婆子劝着话。

        “娘,我就是羡慕白氏,她一生,就能生下一个哥儿。”张姨娘满眼的羡慕,她说道:“瞧瞧夫人给的赏赐,白姨娘那处多体面。”

        “你着急什么。你膝下有六姐儿,多少人都羡慕你呢。”张家婆子指着六姐儿,她说道:“这姐儿与你不同的,她是侯府的正紧主子。你往后可不能再说什么混话。六姐儿是多尊贵的人。你都是沾着姐儿的光彩。”

        “我知道,娘放心,我知道六姐儿是我的命根子,是我的依靠。”张姨娘又不是真傻。她当然懂得,她一个家生子提上来的姨娘。在府里被尊称一声姨娘,也只是半个主子。

        她生下来的六姐儿,才是侯府正紧的主子。特别是侯夫人管家,六姐儿可是侯夫人的嫡亲血缘。

        就是看在六姐儿的份上,她和六姐儿的月例银子,吃穿用度就没有被苛刻的道理。

        “你明白就好。你啊,莫要管旁人的事。如今最要紧的是坐好月子。你出月子后,你和六姐儿的将来,还要看你在二爷跟前的体面。”张家婆子继续劝解着女儿。

        张姨娘一听,她是连连点头。

        一旦出月子,她就要继续争宠。这养好身体当然非常重要。

        张姨娘这儿,那是得着生母的开解。

        白姨娘那儿,白姨娘是生产后,得着赏赐一激动。她是带着欢喜的神色是晕睡过去。

        忠勇侯府,庆熙堂。

        太夫人的大寿,京城各府的武勋人家,有一个算一个的在京都的都是来侯府做客。

        这时候的忠勇侯府那可谓是门庭若市,那是一个喧嚣繁华,好一派的朱门盛景。

        杜绵绵哪怕怀着身孕,她在吉时将到时,她还是随着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前来庆熙堂,来给太夫人贺喜。给各家的武勋府中的太夫人、夫人们见礼,一一拜会后,杜绵绵得着太夫人司徒氏的话,她才能寻着机会是躲一个小懒。

        主要还是太夫人司徒氏心疼小孙儿朱弘光,这小孙儿是盼着多少年,这好不容易成婚,这是盼着一个子嗣来。

        太夫人自然是让杜绵绵万事以子嗣为重。这时候就不多掺合这等热闹来。

        侯府办大寿。唱堂会的,唱小戏的,玩杂耍子的。总之,那是各堂处,有各自的宾客。

        男客在前院,女客在后宅。前后宅处,还有婆子守着门。自然是守好门户,以防着男客、女客是走错地儿。

        就是在宴会最热闹时。

        有小太监来传话,这是送着上头给忠勇侯府的赏。这一份赏是来自东宫的太子、太子妃。

        太夫人司徒氏自然是满面荣光,那是笑脸盈盈的受下赏。来传话的小太监还是得着侯府的红封。

        小太监离开时,又是给太夫人司徒氏亲自的祝福一回。这满府上下的女客中,自然多有人羡慕的紧。

        太子监国要事为紧。这自然不可能亲来。

        太子妃也是有一份歉意,给太夫人司徒氏的赏加重两分。至于太子妃没亲来,主要还是太子妃那儿病一场。

        人人都在夸太子妃,说是太子妃孝顺。这当然是孝顺,太子妃为着给皇后侍疾,这是把自己都是侍出一场重病。这能不是孝顺嘛。

        太夫人司徒氏的嘴里,这一翻夸太子妃的话,自然也是随着大家伙的意思。这时候没人会不识趣的。

        除着太子、太子妃送来贺寿礼,此时的气氛是越来越热闹。

        等着大宴要开始前,秦王、秦王妃更是亲自来一趟忠勇侯府。彼时忠勇侯府里做客的人。这身份数着最高的就是秦王、秦王妃。

        杜绵绵是跪着迎接秦王妃的一众女眷里的一员。王妃的仪仗一出来,那与平常的贵妇确实又不同。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时候的人就是有不同的阶级。便是府第的规制,穿戴要求各有不同的。一旦逾越,那就是罪名。

        杜绵绵眼尖,她在人群里瞧着一个熟人的模样。杜绵绵轻呼一声,她旁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都是听见。

        杜家老太太上了年岁,她顺着杜绵绵的目光瞧去,她没瞧清楚人的模样。倒是三太太崔氏是瞧得一个清楚。

        “是楚楚。”三太太崔氏轻声的嘀咕一句。

        杜家老太太听得一个清楚。杜家老太太说道:“这时候不方便说,后续得着清静的地儿,咱们再详细的谈话。”

        杜绵绵轻轻颔首,三太太崔氏也是应一声。

        杜绵绵见着姨母杨楚楚,她有一点点小小的惊讶。她嫁进忠勇侯府这些日子。

        她是想法子给这一位姨娘一点帮衬。最初是真没能耐。后来还是与夫君朱弘光一讲。

        朱弘光只是给着一个人脉,不是从二哥朱弘明那里得来的。而是朱弘光给府上做一些小事儿,偶尔给朱弘明这一个二哥跑一跑腿,那是认识秦王府的一个小管事。

        小管事都不是一个大人物,也不是多有根脚的。

        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杜绵绵还是塞过一笔银子,把人脉介绍给姨母杨楚楚。

        杜绵绵是一个唾沫一个钉,她能办到的事情,她当然就要完成一个承诺。至于效果,她不是神仙,她不打包票。杜绵绵万万想不到,这才多久啊,这就是见着混到秦王妃身边的姨母杨楚楚。

        秦王妃是侯府上最尊贵的女客。她一来,众人迎驾。

        太夫人司徒氏自然是最先迎上去,把堂屋中最上首的位置是让出来,让给秦王妃坐。

        秦王妃笑的和蔼,她对着众女眷时,也是客气的唤一声起身。

        众人谢过话后,才是一一起身。

        杜绵绵凑在人群的角落,她是一个白身的嫡妻。哪怕是侯府的儿媳妇,杜绵绵这等时候也是凑不到秦王妃的跟前。

        凑过去,那是自讨没趣,不识抬举。这时候的杜绵绵要做到的就是当一个合格的背景板。好在这等背景板当一当,杜绵绵也不介意。

        倒是在背景板当一当时,杜绵绵就是附合着众人一道的,随着秦王妃笑时,大家一起笑。

        秦王妃与太夫人讲话,哪怕隔着远远的,众人也不敢打断气氛。哪怕听不清说什么,还得装着聆听的样子。

        权势的重要,在这等场合里就是可见一般。秦王妃的富贵与雍容,这时候让多少的女眷是巴结又巴结。

        秦王妃讲一句话,一个小停顿,就有人附合着叫好。各寻着理由的,在不落痕迹的拍一拍秦王妃的马屁。可以说这时候的秦王妃耳边,那能听见的全是夸赞。

        在秦王妃的身边全是和善人,没一个是牙尖又嘴利的。大家伙都想给秦王妃留一个好印象。

        杜绵绵一直到秦王妃说是想听戏。太夫人司徒氏赶紧的请秦王妃去戏堂子。

        这会儿众人又是随着秦王妃的出行,那是一一跟随。杜绵绵是孕妇,她是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这太闹腾的,她有些受不住。

        杜绵绵自然是寻着嫂嫂程氏,她是告饶一回。

        世子夫人程氏能理解,她笑道:“祖母,母亲都是发话,还是以四弟妹腹中的子嗣要紧。你回稻香轩歇歇就好。不去戏堂子听一听戏曲,大家伙都能理解。”

        “谢谢嫂嫂,嫂嫂最是善解人意。我这儿替腹中的小侄儿,又或者小侄女谢谢嫂嫂的美意。”杜绵绵福一礼。

        “自家妯娌之间不需要这般客套。”世子夫人程氏扶一回杜绵绵。

        杜绵绵要回稻香轩,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自然是同样的一起离开。她二人也跟世子夫人程氏福一礼道谢。

        明明杜家老太太是长辈,三太太崔氏同样是长辈。可谁让世子夫人程氏是朝廷的诰命太太,她是官眷。

        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是商贾妇,她二人在世子夫人程氏的跟前,就只有行礼的份。

        “老太太客气,三太太不必多礼。你二位都是长辈,不必如此。”世子夫人程氏挺客气的样子。

        老太太却没有当真。自己什么身份就要认着一个清楚。有时候把自己看的太高,那就是自误。

        世子夫人程氏还有事儿要忙,她与杜绵绵说两句后,她就先离开。

        世子夫人程氏领着丫鬟离开后,杜绵绵与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回稻香轩。

        等回到稻香轩后,丫鬟送上茶果点心。

        杜绵绵笑着请老太太、三太太崔氏吃茶。她自个儿倒是端着一盏奶,她是慢慢的饮一小口。

        “我是借着腹中子嗣的光彩,这能落一个轻省。瞧着今个儿侯府是一派的喧嚣,也是朱门盛景。奈何这一份热闹里,当媳妇子的可落不得一个轻省活。”杜绵绵笑着说道。

        “侯府越是气派,越是有根脚,你往后的子嗣就越有福气。他们生下来啊,就是尊贵人。”杜家老太太是深有感慨。

        杜家老太太跟太夫人这一对姐妹,都是司徒氏的女儿。如今呢,老太太挺识趣的,就是给太夫人拜一个寿礼。然后,她就是默默的离开,她不占着主角的场儿。

        老太太也想给杜家争一份脸面,哪怕是多结识一点子人脉也好。奈何她的身份在这等的场合里,就两字“不配”。

        来往皆是官家的女眷,全是一些诰命太太。她一个白身,还是商贾人家的家世,这混进去就是自讨苦头吃。

        人嘛,自知之明,搁着杜家老太太这等的年岁,那已经懂得,都是刻到骨子里。

        “祖母。”杜绵绵摇摇头,她说道:“我腹中的孩子哪算得什么尊贵人。”

        杜绵绵有清醒的认知,她说道:“就是能沾着侯府的光彩,那也是衣食无忧。更多的前程,还要靠着他们自个儿。”更何况杜绵绵不会忘记了《籫花记》中,忠勇侯府还有一个大劫要渡过。

        做为忠勇侯府的儿媳妇,杜绵绵如今瞧见的是侯府真的门楣光彩。如今是东宫为正统。忠勇侯府可是坚定的太子一派的力量。

        未来会如何?此时的人又哪能预料到。

        杜绵绵想着这些时,她的目光是望着皇宫方向。她当年读时,那一本《籫花记》她只是读一个大概。这些年过去,她能记得的真不多。

        可她知道的是未来忠勇侯府会变成秦王的附庸。

        这中间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杜绵绵有些想不通。谁让《籫花记》没提呢。等着《籫花记》开篇时,那时候已经是二房的朱佑禧,那都是在与小侄儿争一争侯府的继承权。

        杜绵绵知道的就是下一任的侯爷,不是如今的世子朱弘晔,而是二房的朱弘明。

        朱弘明才是未来的忠勇侯。所以那时候的侯府,又是一翻的模样。

        “你在想什么,可有什么不对的。”三太太崔氏对女儿问一话。

        杜绵绵一被亲娘问话,她是回过神来,她说道:“没什么。”杜绵绵忙是转移话题。

        杜绵绵说道:“我就是想着姨母,她出现的挺突然。”

        “是啊,楚楚这突然出现的,挺让人惊讶。”三太太崔氏同意这一话。杜家老太太一听儿媳和孙女的话。杜家老太太说道:“楚楚是一个有能耐的。这都能跟随王妃出府,瞧着啊,她指不定还能有一翻的造化。”

        “姨母是一个能耐人。许是如祖母说的,将来会有一翻大造化。”杜绵绵的眼中,杨姨母再有造化又如何?

        秦王府注定是一个输家。

        可以说,将来太子比着乾元帝早逝。秦王也不会成为赢家。秦王妃更不可能。

        因为秦王天生就有弱点。

        杜绵绵是成为忠勇侯府的儿媳后,她是仔细的探听过京都的一些消息。当然也听过夫君朱弘光讲一些高门趣事儿。从这里面能听着许多的秘密。

        有一些在外头听不到,在朱弘光这一位侯府朱四爷的嘴里,又有一翻的小道消息。

        秦王妃是河间王的嫡亲妹妹。这是乾元帝指的婚事。河间王当然是异姓王,而且还是前朝的皇族遗老。

        河间王当年是前朝的胡人皇族的投降派,乾元帝为着稳定朝局。为着安定前朝降臣们的心思。他把河间王的妹妹指给秦王做嫡妃。

        这一位秦王妃是生下秦王的嫡子。

        秦王府的世子是身怀胡人血统。这在正统的中原皇朝里,天然就一个失分项。这已经是隐性的没了皇朝的继承权。做为一个王府的继承人,倒也是妥妥的够格。

        太子为何待秦王亲近,太子又如何会这般信任秦王。

        实则是秦王这一个嫡次子,在乾元帝那儿已经做出一个当贤王的安排。所以秦王在封地上,那是胡做非为一些。那是敛财过份一些。

        乾元帝一发怒,太子就给秦王求情好多回。太子这一个哥哥当得好,那是当得有人情味。天下皆称太子仁孝。

        仁与孝,这可是两个重要的标杆。

        太子立的稳,秦王也是乐得配合。可以说这是一对兄友弟恭的皇家典范。奈何如今的人,谁也不会想到的就是乾元帝活的太久。而太子呢,他又寿数比着乾元帝短命了一点点。

        可惜皇家的事情,杜绵绵一个小人物,她只有当一个旁观者的资格。她能做的就是瞧清楚,这里面的风波中,忠勇侯府掺合得究竟有多深。未来又是否有机会能改变一下轨迹。

        杜绵绵哪怕知道忠勇侯府的侯夫人魏氏当家,庶房一脉被打压。

        可杜绵绵更清楚,她和丈夫朱弘光是享受着侯府的余荫。一旦侯府出事儿,他们这等人最会被殃及池鱼。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稍稍有理智的人都会知道的。杜绵绵还是盼着忠勇侯府这等世袭的爵位能传承下去。

        哪怕庶房就是沾一点点的小光彩,至少这让她和她的子嗣们,都是能得着一份小余荫。

        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一旦大树倒了,就真真是树倒猢狲散,落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四奶奶。”就在杜绵绵思绪发散时,奶娘来禀话,她笑得开心。她说道:“秦王妃差人来送赏。”

        杜绵绵惊讶一回,她这等白身还得着秦王妃的赏。这,太出乎意料之外。

        “快,赶紧的去迎赏。”杜绵绵起身,她身旁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亦是同样的起身。

        “可不能担搁王妃的赏。”老太太也是附合一句。

        “对,得赶紧的迎一迎。”三太太崔氏同样的说法。

        杜绵绵、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往外迎。这时候端着赏赐的人进屋。

        杜绵绵一瞧,是老熟人啊。来发赏的就是杨楚楚。

        杨楚楚满面笑容,她走上前,她说道:“王妃赏,四奶奶,您请接下。”

        杜绵绵对着秦王妃看戏的地,她是跪下来,还是行一个大礼,她说道:“谢王妃的赏。”

        这时候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同样的跪下来。在王妃这等身份跟前,白身没站着的资格。

        行大礼后,杜绵绵再度向杨楚楚行一礼,这是给替王妃传话使者的体面。

        “家有余荫,恩及孙辈。王妃念着侯府旧情,特赏侯府孙媳杜氏金如意一对……”杨楚楚念着单子。倒是长长的一串儿。

        杜绵绵听得一个仔细。她倒是心头一算,这一算赏赐的额度不算小。怎么着都是一大笔的银子才能置办下来。

        一直等着杨楚楚念完单子,杜绵绵再度谢一回。

        单子由杨楚楚递给杜绵绵。杜绵绵让奶娘办事儿,把这些赏赐一一的迎到库房里。这自然要造册,要小心的登记好,更要小心的保管好。

        “姨母,您近日可好。”杜绵绵递上一个荷包,这自然是谢钱。不光是杨楚楚,同来送赏的人人都有份。

        只有杨楚楚这一个是杜绵绵亲自送的。

        旁的都是奶娘给代劳一下的一一给过荷包。里面装着的钱是银花生和金瓜子,这是一份谢礼,给对方当着茶水钱。

        杜绵绵说话小声。她说道:“先论公事,再谈私事。姨母在王府可好。”

        “一切都好。我能得着王妃身边的差事,还要谢谢四奶奶的一份恩情。”杨楚楚对于如今的处境还算得满意。她倒底攀着一个主子,攀附到秦王妃的身前。

        这能攀附过去,这一份人脉就是杜绵绵给的。

        “当初姨母帮衬过我,我再小小的帮衬姨母。这不是我给的恩情,这是还姨母给我的恩情。”杜绵绵可不敢收下杨楚楚的谢。

        杨楚楚听懂杜绵绵的话。

        杨楚楚还是盼着与杜绵绵更多的交好。毕竟忠勇侯府在秦王府里的人脉,那是颇深厚的。杨楚楚还是巴巴的盼着,那是多得忠勇侯府的帮衬。

        特别是今日秦王、秦王妃亲自来给忠勇侯府的太夫人贺寿。这更让杨楚楚待忠勇侯府的人脉眼热。

        在杨楚楚的眼中,忠勇侯府的能耐真不小。这等世袭侯府,那是富贵权势都是惊人的利害。

        太夫人过寿,又不是整寿,这还有太子、太子妃的贺礼。

        瞧着侯府的富贵,那还长着呢。毕竟东宫待侯府都是高看一眼,这意味着什么。

        在这时代的人眼中,东宫就是未来的天子大业啊。

        “我得着王妃赏,此刻我不敢托大。还请姨母带路,我当去给王妃谢恩。”杜绵绵得着赏,这时候可不敢再躲懒。

        秦王妃的赏,在这里磕一个头不算。怎么着都得亲自到秦王妃的跟前,那是磕头谢恩。

        “当如此。”杨楚楚回的得所当然。

        在皇权面前,秦王妃这等皇家媳妇的权威,那是应该尊重的。

        杜绵绵一行又往后宅的戏堂子去。

        这时候的戏堂子很热闹,正在唱着《长生殿》,这是秦王妃点的一出戏。

        杜绵绵到的时候,秦王妃正看的热闹。她不敢打扰,她是立在旁边一直候着。

        秦王妃身边的嬷嬷瞧见,只是轻轻的点一个头。嬷嬷走近,她望着杜绵绵。旁边的杨楚楚小声的讲一回杜绵绵的身份。

        “四奶奶,你是来给王妃谢恩的。”嬷嬷挺客气的说话。

        “得着王妃的赏,自然要给王妃磕头谢恩。只是不敢打扰王妃的兴致,我这儿站一站,等戏唱好。”杜绵绵笑着回一话。

        嬷嬷一听,她点点头,她说道:“四奶奶懂礼。等着戏唱好,奴婢会替四奶奶禀一回话。王妃待忠勇侯府一直非常重视,自然不会慢待四奶奶。”

        哪怕不会慢待。那也得让杜绵绵等着。杜绵绵一个白身,嬷嬷当然不会为着杜绵绵去打扰到秦王妃的开心。


  (https://www.50331.cc/chapter/48392261/5003242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