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恋阙行 > 第5章 汉祚将衰

第5章 汉祚将衰


宠戚宦党人遭殃,惑妖佞贵女梦日。

        汉祚衰财政崩坏,民乱平军阀做大。

        襄帝暮年,宠信戚宦,疏远贤臣,抑制清流,士人之间物议如沸,往来交通,无不叹息汉祚将衰。戚宦因此大兴刑罚,数千士人因此获罪下狱!士民不得不避其锋芒,噤若寒蝉!

        黄河断流或决堤数次,加之近年天冷霜冻,粮食歉收,人民苦不堪言,贫瘠之地死者无算。

        边疆战事和赈灾救济,亦使得河内丰饶之地不堪重赋。天灾人祸,兵祸连结,可谓是亡国之征兆初显。

        北境又起瘟疫,人民十室九空。

        由此,帝国上下,群情涌动,四海骚乱。

        匈奴与鲜卑寇边,张珣连却之。羌氐造/反,段迥拔城攻寨,犁其巢穴——如此才勉强维持着海内统治!

        而中央亦有一二贤臣做个糊裱匠,勉强也是政昏于上,而清于下。

        然而,秀容川青城观有一方士,名唤李弘,善经营,颇蓄财缁,自云道祖老聃三十世孙。

        精通阴阳五行,药石符篆,又生得一副风神秀眉目,郡中皆以为神仙。

        此番瘟疫祸延数州郡,乡民依附李弘救济,往往得活。

        由此,李神仙之名,被传得神乎其神。数月之内,奔赴之灾民,往往逾千。

        乡人因劝李弘趁机聚敛民众,占城为王。

        李弘亦知汉祚将衰,此番更是大好时机,然终不能决。

        乡人李夙又道:“襄帝昏昏,拱手与外家,朝中戚宦与士族党人斗法。而边事不断,胡虏跋扈。幸赖段迥与张珣挫敌。

        土地兼并,民穷财尽,百业凋敝。加之兵祸连结,天灾歉收,更是不堪重税。

        这炎汉已露暮气,使君当早做打算。

        汤武革命,牧野翦商,秦末群雄逐鹿……大丈夫行于天地之间,配三尺之剑,当立不世之功。”

        李弘这才与之把臂携手,道:“某正有此意。”

        -

        李弘振臂一呼,信徒十万。数月之间,便占领了河间郡、云中郡、赵郡,卷起了声势浩大的“方士之乱”,又逢荧惑守心,妖星坠于赵塞,四海为之一震。

        【ps赵塞、赵郡、赵国。胡美人是赵郡人。】

        王师与李弘乱兵,陷入战事胶着,只能调动西面的晋阳军、潞州军与东面的河东军、辽东军协同平乱。

        晋阳军、潞州军、河东军、辽东军王师表现出来的战力,竟连乌合之众都打不过!确有养寇自重之嫌!

        襄帝尤怒!拨军三万众予宦官姜直及宗室广阳侯刘琛,务必一战平乱,枭其贼首以慰天下民。自己也率禁军六卫,点检兵马三万众,打算御驾亲征。

        司徒王珲、廷尉赵菡等人苦苦哭谏,方才作罢!

        姜直怒斩晋阳军都督,震慑各路!襄帝在太尉周芳的支持下,火速提拔陇西太守朱卓为晋阳军都督——李弘之乱三月即平。

        恰值胡美人有妊,襄帝这才稍稍消气宽心。

        胡美人有色慧,精通诗书,妙解音律,本就是襄帝可意之人。而襄帝年过三旬,膝下唯有一女,此番胡美人怀孕更是天大的喜事,宫中皆云其宠有过于梁圣。

        胡美人诈称自己夜夜负日而行,定是龙子无疑。襄帝更是为此造“尧母门”,以迎贵子。

        胡父本赵郡民夫,后入清河县令邸为门房。县令见其女有异色,乃认其为女,入宫侍天子。

        本来被戚宦势力打击得一蹶不振的官僚士族,因为出身士族党人的胡美人而隐隐有卷土重来之势!

        -

        清河县令胡荃数劝胡美人低调行事,而胡美人以为自己当生天子,而愈加恃宠而骄,不敬元嫡,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丝毫不掩饰剑指中宫之意。

        胡荃倒是被她整怕了,私下让门人联络吴国丈,告知胡氏非其亲生子!

        吴国丈、司礼监丞张瑞等人以为将此事上达天听,广而告之,便可以切断胡美人与士族党人之间的联系!

        未想到,连司徒王珲都出来为出身贫贱的胡美人说话,说是:姬汉旧制,本就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贵子之母,后宫崇班,又怎会是贱人呢!

        【ps两汉认为只要生了儿子,贵子的母亲就不是贱人了,谁会去说太子、帝母是贱人?活腻了?编排储君和皇帝?】

        而襄帝亦言:胡美人才慧,天钟美如是。向来女子从夫,出身微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人好,生的孩子好,哪里能算得上是贱人、又哪里能说是名分不正呢。

        【ps魏忠贤们攻击张皇后的出身,明熹宗并不在乎张皇后出身有问题。虽然明熹宗不怎么爱张皇后,但是明熹宗对张皇后真的算是不错的了。张皇后=花瓶,还是不自量力的花瓶,还是明亡之后不愿意听朱家族长当朝皇帝崇祯命令殉国的……就很一言难尽了。】

        吴国丈、张瑞等人只得连称惶恐!

        而吴国丈私下里未尝不叹惜疾首,以为襄帝为妖佞迷惑,才会这般糊涂!张瑞亦是数次哭请襄帝,告诫襄帝勿要中了党人诡计——胡美人生子之日,就是天子让贤之时。

        襄帝自以为自己乃是当了二十年的实权天子!根本不信此说!

        张瑞等人数言肃帝、穆帝无疾而崩之事,襄帝也只是宽慰他而已。

        -

        怀胎十月,诞育元良。

        胡美人以为此后到底是有所指望了!可惜,福兮祸所伏——数日之后,胡美人产褥热去世。

        襄帝悲不能抑,于当日晋胡美人为胡贵嫔,佳儿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襄帝追思胡贵嫔,为其作诔,颇哀切。令百官为胡贵嫔作文,太常卿李复所作诔文甚有辞采,襄帝赐百绢。

        然而……

        即使天子曾经废梁氏皇后,又废杀梁圣,世人还是以为天子甚爱胡贵嫔。

        只有少数门儿清的人知道天子何意了!

        立子杀母——襄帝不会因为一个女人,而乱了自己的布局。

        羌奴出身的吴皇后父女执掌权柄,外戚势力也不可能做大。只有如此,戚宦与士族党人,才会平衡。

        三年后,襄帝落水受寒,竟不治身亡。吴皇后在宦官的支持下,垂帘听政。

        【ps只是垂帘听政啊,这个政治势力还不足以临朝称制。】

        -

        -

        -

        -

        襄帝的感情啊……梁太后>梁圣>吴皇后>胡贵嫔>其他宠妃。

        襄帝虽然拿表妹和舅舅当枪使,但是他至少还是信任表妹和舅舅的。一个是因为表妹和舅舅是最亲近的关系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他赐予的,更重要的是表妹和舅舅跟宦官一样只能依附于皇权,吴氏本自羌奴,家不大、更没有族可言、士族根本就不会鸟他们的。

        北魏宣武帝外戚高氏的势力,别说跟历史上的帝母胡充华(胡贵嫔)家族这种豪族大族比了,就是个普通洛阳、甚至河南省的平民都应该比他家这种外来户口强些(古代有乡人一说,盘根错节的关系多少都还是有点儿关系可以可以利用,拉拉关系的)。


  (https://www.50331.cc/chapter/53836731/4999980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