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恋阙行 > 第4章 哲妇倾城

第4章 哲妇倾城


哲妇称制至尊垂拱,天子暗弱艳妻过听

        邓氏虽称哲妇,而诸夷轻中国,边乱频频。国帑空虚,人民疲敝。

        这日恭帝正在梳洗,今日乃是邓太后为他选妃的日子。

        中常侍夏侯孜哀泣:“称至尊,坐明堂,而权归邓氏。天下只知邓氏,何曾知道天子。”

        恭帝却笑着安慰他道:“太后虽专权,到底也不曾苛待了我。且朕由太后所立,尔等日后勿复此言!”

        夏侯孜泣请:“太后连陛下后房爱幸也要管,实在跋扈如霍光。若邓氏女生子,届时陛下将何以自处啊?”

        恭帝笑道:“太后遴选之女,皆邓氏姻亲,不过是荣耀其家,又有何妨。”【ps夏侯孜的名字=太监曹节+田令孜】

        -

        邓太后于邓氏姻亲名族之中,挑选合法相的淑媛。

        相工以为梁将军之女最贵,圭璋特异,令仪淑美。又因其为汝南长公主之女,太后颇爱之,欲贵之。

        梁氏女梁儇素恶邓太后跋扈专/政,此番又将她们姊妹数人送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为人媵妾,登时委屈不已,怒言:“什么姿质天挺,以邓氏为比!司徒之孙、将军之子、怀后之甥、太主所生,可做不来邓氏妩媚!”

        可以忍辱为臧为获、妩媚固宠!亦可私心立幼主,暴行逆施政由己出!

        【注:东汉皇后以下的妃妾待遇很低。古代帝王妃妾、包括宠妃,在礼法上、在贵族士族眼里,都只是帝后的奴婢。】

        妥妥的勾践嘴脸!做狗的时候多乖顺,一朝掌权就能有多狠!

        长公主与梁将军捂嘴,怒道:“隔墙有耳,汝灭我族!”

        梁儇愤慨道:“哲妇倾城之说,牝司燕啄之踪,难以备述!哪里是我能说得完的!”

        又嘲讽太傅邓禹以女孙可贵其家,乃是以小人之言,以衽席之私,而得富贵,非长者之言,实为人所不齿,以妖幸毁政为福,以外姻乱邦为运。邓氏风物,可见一斑!

        【ps历史上邓禹说邓绥可以兴盛他们邓氏,不就是给皇帝暖/床,以女宠外戚而得富贵嘛。当然“该梁儇”的兄弟梁商也是这么看其贵女梁妠的,以女子贵其家。打脸了。】

        -

        邓太后得闻消息,并不十分愤怒。直到闻其辱及先人,这才怒不可遏,赐白绫,令其速死。长公主与梁将军终不忍,跪于芳林门号哭泣请才得免。

        梁氏之女剔除择选之列,而梁儇终邓氏一朝无人敢聘,而梁父终邓氏一朝不得重用!

        邓太后既知天子乖顺,除军国大事外,不相禁止,为其所欲。就是中宫之选,也但凭天子心意。

        故而终邓氏一朝,母子相安。

        --

        邓太后崩逝,恭帝即位。恭帝暗弱,连个女主都不如,萧规曹随都不会,致使朝政日益腐败。

        北有匈奴、鲜卑屡次寇边,大掠边民。

        西有羌氐作乱、边军养寇自重,日益做大,以致尾大不掉。

        南有丹蛮、白蛮、大蛮招而复叛,益州疮痍。

        【ps蛮太多了,给个通称吧。丹蛮姓硃、白蛮姓柏、大蛮姓孟。如此草率。荆州太大了,那就益州吧】

        中央更有储君与外戚相斗。

        恭帝皆束手无策。

        恭帝亲政五年,便无疾而崩。

        太子刘俨在宦官与妻族的扶持下登基,是为敬帝,朝政完全操纵于外戚与宦官之手——世人皆将其比作汉成帝。

        汉成帝委政舅家,王氏一门五侯,终篡汉室天下。

        敬帝援大柄,授之后族,较于成帝,暗又甚焉!

        -

        初,梁太后出生之时,一龙文鳞光的大蛇,盘踞梁府屋脊,所谓“惟虺惟蛇,女子之祥”,梁氏皆惊。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自古有称蛇变为“艳妻”,梁太后可谓如此。入主中宫,艳妻惟听,掌权称制,玩弄人主于鼓掌间,政由己出,势倾中外,光艳动天下。

        梁氏立三帝,杀二帝,乱后宫,害贤臣士人不可胜纪,天下皆畏伏。恶贯满盈,罄竹难书,可比桀纣。真可谓是,天欲其亡,先令其狂。

        梁儇生前数诫诸梁,而梁氏不听。死前对儿子李尊彦告诫道:“梁骥专权跋扈,倒施逆行,以弑君之恶,挟定策之功,杀戮忠贤如割草菅,公卿大臣祸不旋踵。灭我家者,必此人。我为梁氏女,恐身后有掘坟之祸,死后不树不封也不必祭拜了。惟独佳儿,受我连累——实是人母之过。”

        人虽死,而目不合。家人哭灵三日,目才闭上。加之,梁太后受寒染病,众人皆以为梁氏罹祸不远了,私下无不称快。

        -

        数月之后,梁太后崩。梁氏墙倒众人推,襄帝顺应民意,夷梁氏三族,长少皆弃市,无一孑遗。公卿连坐数千人,朝廷为之一空。

        惟梁纪之女梁圣,容色冠后宫,绝爱幸。不仅未曾加诛,更因爱登后,夫妇合隆。

        -

        襄帝后宫万数,多内宠,梁圣愈不自安,又因家世衰微,无所倚仗,常怀忧戚。遂行巫蛊,欲以窦邓为比!

        襄帝知其事,尤怒,诏废后: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不可承继宗庙。

        送暴室,数日辄死。

        由此,自肃帝恭后梁氏至于襄帝废后梁圣,贯穿百年的诸梁外戚,终于被彻底连根拔起。

        梁骥之恶,比窦宪为尤甚,而其受祸也亦最烈。窦宪伏法,未及全家,阎显受诛,尚存太后;梁骥一门骈戮,妻族亦蔑有孑遗,甚至三公连坐,朝右一空,设非怙恶不悛,何至于此?

        -

        襄帝知梁圣乃是为人挑唆陷害,却也不得不将其作为弃子!私下感念梁圣,为其做《伤悼赋》。文辞凄丽,有过于汉武帝诔文(汉武帝为李夫人作诔)

        【注1】

        门阀举荐迎立窦氏女为皇后,而帝意在后宫。

        经过数月的商议,襄帝乃立母舅之女吴姚为后。

        襄帝之母乃河西羌奴,有色慧,善巧佞,得幸于河间孝王,母以子贵而渐家门富贵。

        襄帝欲用舅氏打击士族门阀,以舅氏卑贱寒微,不至外戚祸政。吴氏的出身,本不该为皇后,亦是门阀反对的原因。然而宦官皆支持襄帝立吴氏为后,故而吴姚得以正位中宫。

        【ps从东汉转到北魏末年了,参考北魏末年的政局,ps宣武帝和高氏吧。】

        由此,本在炎汉王朝如日中天的宦官与外戚势力,在襄帝的授意下,竟达成了第一次合作——共同对抗尾大不掉的士族门阀。【注2】

        -

        -

        -

        -

        【注1】

        梁氏

        写梁氏是因为东汉外戚梁氏才是最恐怖的,并且也是影响东汉最深的。

        从本文开始的肃帝,即肃宗汉章帝。汉章帝恭怀皇后到梁妠兄妹为外戚巅峰,一直到汉桓帝的两位“梁皇后”。算是被迫娶的梁女莹和立后的“梁氏女”邓猛女。

        邓猛女看史书,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她是“梁氏女”。至少史书上,汉桓帝立她为后的时候,并不知道她是邓氏女。立后四年之后,才知道她是邓香女。未必不是邓猛女觉得梁氏女的名头太差劲,为了给自己换个皮,洗白身份。

        所以历史上邓猛女以色得宠十几年还是很强的,加上她的身份梁氏女,过得举步维艰也是一定的。

        具体写梁氏的人,是因为女主老爹是【梁儇】的儿子李尊彦。女主老妈刘氏亭主,刘氏父亲是被梁太后梁冀所杀的差点儿成为皇帝的“刘蒜”。

        ps李尊彦是李固之侄,李尊彦是女主老爹,刘蒜是女主老妈的爹。“稍微纠葛的”狗血出身设定。

        女主老妈刘氏亭主跟李尊彦是从小订的婚约……

        后来刘蒜和李固先后被害死……算是被迫嫁给了梁冀小表弟李尊彦的。所以这个王朝背景要交代一下,梁氏背景也要交代一下。

        女主老妈跟女主老爹【还算是有感情的】,但是在梁氏倒台之后,老妈还是毫无留恋地带着孩子改嫁了。

        女主≈邓猛女即梁圣。

        所以本文女主绝对不会嫁给掌权者“主公、诸侯、帝王”,都不会。嫁给“主公、诸侯、帝王”≈你们曾经多相爱,你也可能会是个弃子。

        而且会隐晦地暗示一下:梁妠和汉桓帝的“母/子/恋”

        梁妠只比汉桓帝大16岁。

        梁妠大美女、汉桓帝个人素质也没有那么差包括颜值,不然也不会让梁氏女跟当初一个一县之侯联姻。

        【注2】东汉就是:宦官pk外戚pk士族。

        汉桓帝时期开始的党锢之祸,明明是豪族们率先发难,皇帝不得不维护自己的权威。

        中国古代一直都是中央和地方的斗争。皇权和相权(即官僚)之间的斗争。

        宦官和外戚控制得好,那么就都只是皇权的延伸而已。

        女主专权:顶多就是天子母,太后们管家,过把瘾。

        宦官专权:就是宦官作威作福,除非是掌握军权的宦官如李唐唐德宗之后的宦官们。不然的话,宦官顶多在皇宫里依附皇帝或太后的宠信,作威作福而已。

        东汉末年,要不是宦官、外戚、士族斗得太狠,也不至于全送。当然最后还是士族通过战争洗牌,赢了。

        宦官还是为皇帝服务的,并且在汉灵帝之时,宦官跟何氏关系不错,还把何皇后提携上了皇后的宝座。

        后来何进这个脑仁冒泡的,被袁绍等人挑唆,才发生了宦官与外戚火并,一脚把东汉踢进了坟墓。本来东汉还能续命个几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古代,宦官、外戚、士族都是自私自利的。但是士族是大家一起吃公粮,所以吃相比宦官、外戚好一点儿。但是宦官最跋扈也就是屠龙,皇帝还是得宗室里挑。外戚顶天了就是跋扈+屠龙。除非外戚与士族达成一致,才会出现改朝换代。

        梁氏这种杂碎,明显脑子不够,力量不够。士族也看不起他。即使士族看不起他,即使梁冀脑子不行、梁氏名声太差,也架不住梁氏执政二十年,有几千公卿士族宾客啊。

        所以外戚必须与士族、门阀割裂开。

        这就是北魏宣武帝为啥立表妹高英为后,这是纯拿舅舅当白手套用了。

        北魏宣武帝时期,他已经压不住底下的宗室勋贵、士族门阀了。只能让舅舅给自己当枪,给自己挡枪。

        (本文襄帝)即汉桓帝我还可以写写他朝局的把控、对朝局的无力、对梁氏女即邓猛女的弃子行为。汉灵帝是真的没剧情编了。

        所以转进北魏宣武帝了……


  (https://www.50331.cc/chapter/53836731/4999980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