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恋阙行 > 第3章 吕霍·窦邓

第3章 吕霍·窦邓


恩波池宗室争权,燕然山国舅立功。

        防外戚庶女封后,谋权色同室操戈。

        -

        窦太后躺在贵妃椅上听着寺人念奏报,而刘旸正在边上鼓捣黑白棋子。

        寺人奏:“征西将军马骞奏称:河西边防空虚。氐人酋长甲兵强盛,为争夺河套之地,对羌人不宣而战,乃是对我大汉的极度蔑视。”

        窦太后道:“哼,那马骞打算如何?”

        寺人奏:“将军所言,擒贼先擒王,给他们换个乖顺的领头羊,便可不战而弱人之兵。朝廷再拨三千兵马,于陇西列兵,氐人见我军容肃整,定为天威震怖,雌伏不敢。”

        窦太后抓起手边的漆盘,往下砸,怒道:“雌伏!他都知道是‘雌伏’了!焉能不知其能卷土重来!河套之地,自古我姬汉旧邦,亏他还是马援后胤,如此不中用,猪鹿愚不可及。”

        【注1】

        刘旸安抚着窦太后,柔声道:“太后息怒,若是我朝出兵平叛,解决一个氐人自是容易,若是两虎相争,羌人白白捡了便宜,届时盘踞河西,可就尾大不掉了。”

        窦太后道:“难不成羁縻放任阉竖做大!哀家宰执天下,海晏河清,岂如吕氏当时,致使番夷轻中国。”【注:匈奴强盛,冒顿侮辱吕后】

        刘旸道:“马骞世居西凉,再给他甲兵三千,焉知不是养虎为患!窃以为段籍可用,先前他上书十项安西之策,不过是因着动了西边这群豪族的利益,才被排挤弃之不用。太后此番若是一战定河西,衮衮诸公谁还敢倚老卖老说个‘不’字。”【注:东汉几乎与豪族治天下,东汉的豪族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窦太后闲闲地瞧他,刘旸继续道:“段籍族大而不贵,才高而位卑。太后若能用他,定是得心应手——何况大将军久掌兵事,焉知不是倒持太阿,若是受人挑唆,让你兄妹二人有了嫌隙,届时太后还能稳住朝局吗?”

        窦太后冷冷地道:“也是,陛下如今也大了,他们这群老狐狸,难免不安分。也生出些龌龊心思,要谋算哀家,给他们赚扶立之功呢!我兄长也是个狷急大意的,指不定哪天就给人当枪使了。也罢,准了。”

        寺人又奏漠北匈奴控弦三十万,企图统一漠南。

        窦太后道:“又是匈奴!夷狄贱类,朝降夕叛!”

        刘旸道:“内附中原,何异于取食中原。我朝出兵,若胜,则漠北空虚,将为谁所有?若王师败绩,则我汉室百年军威扫地,而漠北声威大震,边夷谁能不叛汉亲匈?那问题可就难办了。我朝只需严阵以待,坐观二奴争斗于阴山之外,届时漠南可净归我,四夷谁能不畏惧。”

        -

        -

        窦翀、窦璿、窦闰兄弟三人,并御史大夫陆观澄、国子司业杨籍、羽林中郎将方悯等人正在内室议事。

        窦翀又气又怒道:“简直岂有此理,我原以为太后是个聪明的,没想到被他们姓刘的,三言两语就蛊惑了去!真是天要亡我窦氏!”

        陆观澄道:“大将军此言何意?”

        窦璿道:“深宫妇人能有什么心计手段!太后要将小妹嫁给天子从叔建安侯刘璧,也是刘旸从弟。一县诸侯竟也敢染指朝政!简直岂有此理!”

        窦翀怒道:“我大汉国策乃是诸侯王不得预事!太后竟这般糊涂!”

        陆观澄道:“姓刘的也敢爬到洛阳城指指点点,别说是大将军您容不得他,天子更容不得他,所以大将军自可便宜行事。”

        刘旸秽乱宫掖,势倾海内,自是为公卿所不齿。

        窦翀以为此言有理,便道:“那你们便着手去办吧,太后那儿有我。”

        方悯拍了拍手,堂下便进来一人,手持赵瑟半遮面,颜色绝整,风神方雅。

        兀自就坐,弹拨出几个爽利的音,正是太后笃爱的《西洲曲》。

        -

        窦翀会意,眉开眼笑。众人亦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届时杀了太后的心肝儿,又怎能不补偿一二。

        -

        -

        窦氏兄弟的迟迟找不到机会下手,而刘旸、刘璧倒是先狗咬狗了起来。

        刘旸自是捧着太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闻政事于内阁,而暮宿后宫,俨然是个无冕君王。刘璧瞧着穆帝气度不凡,加上日益年长,定不甘做个傀儡,故而心向穆帝。

        衮衮诸公瞧着穆帝能够在太后手底下拉拢亲信,亦是对他瞩目非常,私下里常言他有晋悼公的神采,天生王者之气。

        东宫压倒西宫,只欠时机了。

        这日太后特地在长乐宫举行了家宴,亲重大臣与外戚宗室都在。

        太后做飞花令,群臣亦做飞花令。太后阴使幸臣邀穆帝强饮,诸臣莫敢禁止。

        实在是和乐融融,并无吕后饮宴、朱虚侯军令饮酒之事。

        太后由此心意颇佳,赋诗道:“造物含气贞。”

        穆帝亦对诗,道:“无为赖慈英。”

        群臣皆贺。

        宴酣之乐,日暮方歇。

        母子和乐,太后扶着穆帝的手,送至步辇,道:“送陛下回宫。”

        穆帝亦拍着太后的手道:“母后,大汉的天子姓刘。”

        太后闻言色变。

        而外人看来,仍是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

        -

        太后胆寒,更觉齿冷。回宫早早就捂被子歇下了,然而酒气未消,愈发觉得堵得慌。

        太后道:“狼崽子究竟是狼崽子,喂不熟的狼崽子。”

        刘旸安抚道:“太后若是如今更立天子,只怕是会打草惊蛇。太后对陛下不仅有养育之恩,更有扶立之功。大汉以孝治天下,陛下不至于做得太绝。”

        太后冷笑道:“神武帝废后废太子夷外戚三族、显帝杀舅灭舅族、肃帝灭帝母后宫,打击外戚势力,无所不用其极。你觉得陛下能有例外吗?”

        太后幽幽地道:“先帝当初借我的手,灭了两位太子的舅族,不仅做绝,还做得干干净净的!也就只有我这么个实心人啊,为他担了恶名!”

        刘旸这才想起来当年宫中秘闻,乃是太后设计陷害帝母,再看看如今的局势,他恍惚觉得脖颈有些冷。

        -

        刘旸企图向穆帝投诚,由此在京的刘氏宗室,几乎练成铁板一块,随时准备向外戚窦氏发难。

        都城战火一触即发!

        窦翀由此抓住时机诛杀刘旸。

        太后震怒。

        窦翀陈述原委,揭发刘旸罪状,太后勉强息怒——然而经此一事,愈发觉得与穆帝之间的关系已至水火不容。

        窦翀趁机向太后陈说拿回兵权:“漠北气焰嚣张,可以借此立威,可谓一箭双雕之计。”

        太后力排众议,由窦翀掌权,领兵十万,务必扫平漠北,拿回安北都护府。

        -

        穆帝阅兵,为大将军践行。

        穆帝亲自给窦翀披上战袍,道:“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舅舅当自勉功名。我明堂垂拱,等着舅舅凯旋。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舅舅解战袍。”

        窦翀涕泗交颐,数言:“不敢轻负陛下,不敢有辱国威……”

        千军万马,万里赴戎机。如火如荼,浩浩荡荡,奔北而去。仿佛窦翀趁胜归来之日,便是改朝换代之时。

        望着城门之下远去的汉军将士,穆帝冷笑,对左右亲信道:“旌旗迤逦出洛阳,将军归来之日,便是楚囚相对之时。”

        -

        窦翀与南匈奴联兵,全歼北匈奴主力,重创漠北王庭。漠北缬曳单于投降称臣,愿为大汉邦州,愿为大汉马首。

        窦翀于燕然爱山勒石铭功。

        刚至洛阳,便束手被捕,赐死家中。

        寺人回报时仍说:“大将军还穿着陛下亲赐的战袍,而战袍皆灰腐。”穆帝只回以淡淡叹息,仍掩泪杀舅。

        太后亦软禁于温德殿,翌年辄崩。

        势动中外的外戚势力,竟然能毁灭得如此简单。

        窦太后为他选的中宫皇后,亦因巫蛊而被赐死,母氏蔑有孑遗。

        外戚者,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故九服无所逃其命。

        然而在大汉王室,从来就没有所谓“爱升欢坠”,全是利用。中宫之位从一个高门阀阅处丢失,却花落一个小小庶女手里。一如显帝马皇后,一如肃帝窦皇后。

        衮衮诸公,对此帝王权术不寒而栗,不得不重新考量起他们与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穆帝的关系来……

        -

        -

        天下之事,也无非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谁辛苦为谁做嫁衣裳罢了。

        邓皇后虽出生大家却是小庶女,虽年幼却端严有成人之智,心思玲珑,工于心计。若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哪个男人配得上她。恐怕也只有当今天子了,不过当今天子还是差点儿火候,不然也不至于会被一个小小女子玩弄于鼓掌。

        可惜……

        邓氏与废太子刘禧年幼相识,情谊笃好。然而窦氏擅宠移嫡,刘禧失父爱,丢储位。而长大之后的邓氏,只能被迫从名家女膺选后宫,嫁给废太子的弟弟天子刘兆。邓氏痛苦不已,为此装病一年,不愿侍寝——直到刘禧秘密告知她,须得争取来日。

        邓氏这才有了希冀,从此做小伏低、时时为穆帝献策。

        既是聪明美丽解语花,又是衰弱豪族小庶女,甭提多称穆帝心意了。

        由此,入主中宫。

        在邓氏入主中宫的第二年,穆帝驾崩——宫闱秘事,外莫能知。

        没什么厉害的帝王,是一杯鸩酒解决不了的。

        邓太后弃先帝亲子而更立废太子刘禧之子,藩王入继,一如汉宣故事,故而群臣未有异议,也未敢有异议。

        邓太后掌事,一如窦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人常以吕霍并举,炎汉亦有“窦邓之叹”。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不止男子——刘禧在邓太后的榻上,给她看着奏章,一如安陵侯当年。

        真可谓是:防外戚庶女封后,谋权色同室操戈。

        夫妇一体,兄弟同气,至亲至疏。

        社稷之主,称孤道寡。不孤不寡,怎么走得完这条帝王路呢?


  (https://www.50331.cc/chapter/53836731/4999980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